从“听书”到“听雨”

刘海霞

<p class="ql-block">  最近一直在坚持听《红楼梦》,总是抱怨自己平时琐事太多,没有静下来看书的时间,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罢了。不过也真不想看那大部头的书了,对于我这样的懒人,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已经听到了102回,越听越有一种莫名的凄凉涌入心头。我也不是深读红学之人,只是说说自己感想。红楼梦的前半部分像极了我们的儿童时期,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甚至各个院里的丫鬟整天都很开心,他们在大观园里结诗社、放风筝、避暑、看戏听曲等,还有刘姥姥进入大观园,记录的都是他们开心快乐的事,难怪依稀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红楼梦》,里面的姑娘们每天都是在玩、在笑。即便是因为林黛玉的耍小脾气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都像极了孩子们之间的小打小闹。</p> <p class="ql-block">  从抄检大观园之后,晴雯的凄凉离世、迎春的不幸婚姻、黛玉的离世等,故事一下子从乐到了悲。又像极了我们步入生活、工作后所面临的种种的压力和不如意。再后来大观园里边已经没有人住,竟然传言闹出了鬼,贾赦带着人去驱鬼,被一只野鸡吓得纷纷离开,感觉特别的可笑。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贾府 ,从她们的眼中看到的贾府是多么显赫。不过当时有多么显赫,后来就有多么的凄凉。</p> <p class="ql-block">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西游,女不读书红楼。人到中年,再听红楼梦的故事,这句话却有道理。孩子们在上自习课时,我会给他们读儿童版《西游记》。小时候看《西游记》只关注着猴子如何打妖怪而现在再读《西游记》时,却发现这一路走来他们多么的艰难。所有的困难都是人为的,只看到各路神仙不停派手下去阻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却不曾见到如何处置犯错的手下?这是不是也像极了我们的生活。回顾年少时我们都是在如何玩耍,而现在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难。看似一张张微笑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千疮百孔的心。我家的孩子总是调皮捣蛋,不让疯跑他总是不听。每次高高兴兴下楼玩,哭哭啼啼上楼闹。我总是对他说:刚刚有多嘚瑟,现在都有多难过。可是哭过之后,孩子仍然要下楼去玩,已然忘记了刚刚的痛。这是不是也像极了我们?悄悄擦掉眼泪仍然要微笑面对生活。</p> <p class="ql-block">  最近孩子们在学习一篇课文《小毛虫》,课文当中讲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像贾府这样盛极而衰、离散无常。像《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只手遮天,向《三国演义》里朝代更迭、历史变幻。像《水浒传》内英雄末路、黯然收场。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哭也好,笑也好,过好自己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我并不是对红楼梦有多少深入的学习,只是通过这些故事谈谈自己的想法罢了。记得以前看红楼梦,最后还自己写了一句诗:红楼一梦终成空,现在想想也挺符合故事内容。怪不得说女不读红楼呢,确实如此,如果不读,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感慨了。那天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p> <p class="ql-block">  如果再等十年读红楼,应该也会有“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任随了。接下来还是读一点儿喜庆的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