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奥匈三国行(8)—瓦豪河谷两镇

Vivian.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梅尔克(Melk)</b></h1> <p class="ql-block">从梅尔克修道院巴洛克式大门前面的斜坡小道沿着台阶一直往下走,就到梅尔克小镇老城(Altstadt)的主街‌Linzer Straße‌了。</p> <p class="ql-block">小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有参观完梅尔克修道院去小镇的,也有当地人扶着老人提着婴儿车走去修道院。我们逛完小镇后也会从这里回到山顶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通常选择尘嚣的清幽之地,如山谷、森林边缘或山丘之上,为修士提供静谧的修行环境,帮助摆脱世俗干扰,专注宗教修行。梅尔克修道院就是建在山丘之上的修道院。当‌社会动荡或经济衰退时,修道院逐渐从单纯修行场所转变为经济中心,逐步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由此就产生了城镇,如今的梅尔克城镇,“年纪”比修道院小得多,就是随着修道院的发展而渐渐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梅尔克(Melk)是一座融合千年历史、宗教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典雅小镇,是瓦豪河谷中低调又奢华的城镇。小镇的名气没有‌哈尔施塔特、‌圣沃尔夫冈、巴德伊舍、圣吉尔根那样闻名遐迩,但小镇有一座气势宏伟又赫赫有名的修道院。来这里的游客都跟我们一样,奔着修道院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公元976年,奥地利的首位统治者利奥波德一世在这里修建了城堡,后成为首府。而作为奥地利王室发源地的梅尔克小镇(Melk)的命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831年,当时名为“Medilica”,意为斯拉夫语中的"边境"之意。1809年奥地利首府迁至维也纳后,原首府梅尔克逐渐成为以修道院为核心的文化古镇。如今小镇的街道布局仍保留中世纪的风貌,有15世纪教堂、文艺复兴风格的邮局等诸多古建筑。主街正前方的教堂就是小镇的地标之一,历史悠久的新哥特式建筑圣母升天教堂。</p> <p class="ql-block">依山傍水的梅尔克小镇是多瑙河瓦豪河谷游船线路的起点。青灰色的石板路,将时光和岁月渗透到小镇的每条街巷。街道不宽,两旁的咖啡馆、餐厅、冰淇淋店、蛋糕店、手工艺品店、鲜花店等,鳞次栉比。周日的下午,街上行人不多,很多商店都没有营业。在这个奥地利典型的“低调奢华”的休闲旅行胜地,古朴自然、宁静悠闲是小镇居民的慢生活方式。 </p> 这家中国酒家在营业中,不知道这里的中餐是偏甜呢还是偏咸。 <p class="ql-block">作为曾经的奥地利首个首府,小镇保留了大量15至17世纪的房屋,尽管看着有些朴实陈旧,但不失雅致和韵味。中世纪石板路、红瓦彩墙的建筑、古老的喷泉、悠久的城市标志,充满着和谐又有生活气息。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沧桑巨变,铅华褪尽、浮华不再的小镇,依旧是青山绿水、郁郁葱葱。 </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主街上的一家餐厅,点了啤酒和炸鸡排,价格不贵服务很好味道也不错,就是上菜的速度非常慢。 </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中心广场上一场军事活动的展览刚结束,穿着迷彩服的军人在收拾物品。我们也跟着几个行人进入装甲车里面东张西望了下。</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镇,我们走到多瑙河边。回头的景象,令我们很惊喜,虽然少了明媚的阳光,有点遗憾。但金黄色的梅尔克修道院,让这片天空明亮又耀眼。坐落于山岩之巅的梅尔克修道院,在小镇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远眺修道院雄伟的身影。站在多瑙河边,这座巴洛克艺术的精美建筑,像一顶金色王冠高耸在优美的风景中,又如一幅巨幅图画悬挂在山巅,照亮整个瓦豪河谷。</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支流梅尔克河环绕着小镇,悠悠流淌。河面静谧如画,水波不兴。银镜似的河水与错落有致的红顶白墙的房屋相依相伴,相映成景。房屋、小桥和树林把影子投在了梅尔克河上,也把小镇幽静的美融进河水,汇入多瑙河,带回更多的游人来到这个奢华壮美的修道院和静谧闲适的梅尔克小镇。</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杜恩施泰因(Dürnstein)</b></h1> 离开梅尔克小镇,继续沿着多瑙河下游行驶。沿岸可见漫山遍野的葡萄园和零星的酿酒坊,这里从罗马时代起就是优质葡萄酒的重要产区,现在依旧有大片的葡萄种植园。一面是碧绿的多瑙河风景,一面翠绿的葡萄园,赏心悦目中我们来到了位于瓦豪河谷中央的杜恩施泰因小镇。 <p class="ql-block">  </p> 流经10个国家、被誉为中东欧的母亲河的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奥地利瓦豪河谷成为这条长河中最优美的一段,当罗马帝国横扫多瑙河流域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紧挨着‌‌多瑙河岸的杜恩斯坦因小镇,像一片美丽的树叶飘落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瓦豪河谷最迷人的小镇之一。 <p class="ql-block">  杜恩施泰因(Dürnstein)以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巴洛克风格建筑、中世纪狮心王城堡废墟、葡萄酒产区和浪漫的多瑙河风光闻名, 被誉为“瓦豪之珠”。</p> <p class="ql-block">瓦豪河谷游船从梅尔克出发,途经五六个停靠点,约3小时抵达克雷姆斯,是世界上最美的河谷游船之一。河上的游船顺着多瑙河在山谷间缓缓行驶,惬意的游客在船上边品尝本地葡萄酒,边欣赏杜恩施泰因小镇。我们沿着河岸小道,走进小镇游览,如银梭般的游船和静静流淌的多瑙河一起,都成为我们眼中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历史可追溯到1192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镇曾多次遭受过多瑙河水患,这些历史痕迹成了小镇的河岸纪念。小镇在1881年、2002年和2013年都遭遇过多瑙河洪灾,2002年的洪水最肆虐,是历年最高的,河水漫过小道直达指示线的近5米处。 </p> <p class="ql-block">小镇完整保留了很多中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沉淀着岁月韵味的石板路,仿佛是一册历史长卷,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城镇的变迁,也带着我们步入沉静又古朴的杜恩施泰因小镇。</p> 杜恩施泰因修道院(Stift Dürnstein)始建于1372年,最初为 哥特式风格的圣母升天礼拜堂,1400年设为修道院,1710年被改建成巴洛克式建筑,并建成现存的蓝白色教堂。修道院矗立在小镇码头边,是小镇明信片上的经典风景,也是多瑙河游船经过杜恩施泰因小镇时最耀眼的风光。教堂的高塔象征着克服苦难和复活,蓝白色的钟楼象征着天空。这座外形如一座小灯塔的蓝白相间的修道院是小镇的标志性的建筑。 <br>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外墙上刻着一个雕塑,人像下注明AUGUSTIN WEIGL(奥古斯汀·韦格尔),估计修道院与他有历史渊源,所以修道院也叫奥古斯汀修道院。英国的圣奥古斯丁修道院是英国保存的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而杜恩施泰因小镇的奥古斯汀修道院是瓦豪河谷的地标建筑之一。</p> 修道院的建筑风格和梅尔克修道院相似,也是在巴本堡家族支持下修建的。虽然规模不大,装饰上也不如梅尔克修道院奢华,但和梅尔克修道院一样,巴洛克风格精致细腻,是奥地利巴洛克塔式建筑的最佳代表之一。内部华丽庄重,有高大的立柱和精雕细刻的雕像、绘画,二楼露台可以眺望瓦豪河谷的优美景色‌。1788年修道院被约瑟夫二世取消了宗教功用,成为私人庄园。现在设有国际会议中心,购票可进入参观。 没有“特雷西亚黄”的高贵和灿烂,但蓝白交织的色调,宛如一首天空与白云的交响乐,在柔美和谐中谱写出清新自然的优美乐章。 <p class="ql-block">河边的房屋很多建在高高的岩石上,有的岩石都深深嵌入在建筑中间,与房屋紧密相连。就像哈尔施塔特小镇和巴德戈德伊小镇的“树屋”建筑一样,杜恩施泰因小镇这些可称为“岩屋”的建筑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节省土地资源。</p> <p class="ql-block">河岸边有一段老城门(韦森基尔肯门)的遗迹,在城外老城区的西部。从西面进入小镇时,沿着通往韦森基尔肯门的街道上曾经分布着葡萄种植户的房屋和新艺术风格的别墅。可如今唯一保留的遗迹就是韦森基尔肯门的拱形大门的基座(位于43号房屋)。介绍牌上说杜恩斯坦因的刽子手也曾居住在城外的这一带地区。 </p> <p class="ql-block">顺着河边继续向上走,进入小镇中心的街道。</p> 常住人口不足1000人的小镇,历史悠久又遗世独行,保留着浓郁的中世纪古老气息。小镇的建筑风格不同于其他地方,有纵横交错的小巷和建在斜坡上的漂亮民居,还有环绕小镇周围的漫山遍野绿意盎然的葡萄园,让小镇既有浓郁的山水田园风情,又有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悠闲,成为瓦豪河谷如诗如画的小镇。 弯弯曲曲的小巷、红色屋顶的房子、装饰别致的墙面和门牌、种满植物的花园、开满鲜花的露台以及琳琅满目的小店,让小镇有了闲适而浪漫的小资情调。电影《茜茜公主》的许多场景就是在小镇拍摄的。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街道边有不少出售当地特产的商店,有Benediktiner啤酒 ‌,称为百帝王的一款源自德国的高品质啤酒。还有自家生产的一些葡萄酒。杜恩施泰因小镇也是品尝奥地利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之一的绿维特利纳 (Grüner Veltliner)干白葡萄酒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家商店出售本地手工做的各种果酱、果汁等。</p> <p class="ql-block">在小镇外的葡萄园抬头就能看到山顶上的城堡废墟,曾关押过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德,因此又被称为“狮心王城堡”,是小镇的标志性景观。 ‌如今这座古城堡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瓦豪文化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小镇著名的杜恩施泰因城堡( Burgruine Dürnstein)位于海拔312米的山顶,是一座中世纪的岩石城堡废墟。12世纪初,奥地利利奥波德三世的家臣哈德马一世在可以俯瞰多瑙河的战略要地建了这座堡垒,并通过从城墙延伸出来的防御墙与杜恩施泰因城镇相连。1192年12月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归来,在维也纳附近被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俘虏,关押在城堡,1193年3月被引渡给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 理查一世是英格兰历史上一位著名君王,其外号形容他如狮子般勇敢和大胆。</p> <p class="ql-block">刘兄和其他二个团友由领队姑娘陪同去徒步登山了。我和其他团友就在不大的小镇里溜达。山顶风景和城堡废墟的照片都来自刘兄的拍摄。</p> <p class="ql-block"><br></p> 城堡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破坏。1428年和1432年,胡斯派部队洗劫了杜恩施坦因城镇和城堡。1645年,一支瑞典特遣队征服了杜恩施坦因,撤军时摧毁了部分城门。到1662年,城堡不再有人常住。1663年,施塔尔亨贝格的康拉德·巴尔塔萨(Conrad Balthasar)买下了这座城堡,至今这座城堡仍为其继承人所有。从1679年起,终因城堡不再适合居住而被遗弃。 可爱的领队姑娘在现场表演“狮心王被俘记”。 从小镇中心沿石板路徒步约20分钟就可到达山顶,随着海拔逐步升高,可以看到葡萄园和多瑙河风光在山脚下不断变化。因为没有穿登山鞋,就没有跟着刘兄一起上山,到现在我还在后悔。 <p class="ql-block">现在仅存部分城墙和塔楼的城堡废墟,依旧是俯瞰小镇、瓦豪河谷全景和周围风光的最佳观景点。 </p> <p class="ql-block">  </p> 有蓝天的时候,多瑙河的河水是蓝天的。在阳光的映衬下,湖水时而深邃、时而灵动,如一幅流动的美丽画卷在河谷间荡漾。没有蓝天的时候,多瑙河的河水是绿色的。此起彼伏的黛绿山丘和翠色欲滴的葡萄园将深的、浅的绿色渗透了整条河谷,一幢幢红顶的房屋在一片绿色中更加光彩夺目,犹如大自然的调色板,让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生机盎然,多姿多彩。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上还有一座城堡,不知道又有什么历史故事和传说呢。</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离开小镇的时候,多瑙河上又有一艘大游船经过我们的眼前,不知道这游船是去维也纳吗,我们的下一站就是被称为“欧洲心脏”的奥地利共和国首都维也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