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邯郸峰峰磁州窑大型山体浮雕 群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新义公路上,名为《千年瓷都—中国非遗》。浮雕群全长近千米,平均高度二十余米,由二十多幅画面组成,全天开放,无需门票,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条蜿蜒的新义公路,穿越绵延南北的鼓山而西去,将其拦腰截断为巨大的豁口。远远望去,惊现一处“前年瓷都,中国非遗”为主题的巨型山体浮雕群,顿时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置身此处,仿佛带你穿越到一千多年前,领略古丝绸之路的大漠风情,感受峰峰的文脉瓷韵。</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光影在此闪烁,熔铸成永恒的瞬间。这处全长约六百米,高约25米的山体雕塑群,诉说着历史烟云。</p> <p class="ql-block">放眼面对巨大的浮雕,让人顿时沉浸在这特定的磁州窑意境和韵味里,也将这座城市的底蕴与厚重都沉淀、浓缩其中。</p> <p class="ql-block">峰峰矿区是古代磁州窑发祥地一。规模宏大的浮雕非常让人震撼。它以磁州窑悠久历史为蓝本,借20 多幅生动画面,把磁州窑从创烧直至繁荣的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希望朋友们有机会都能来这里看看。</p> <p class="ql-block">来到邯郸,涉县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是一定要过来看一下的,这段抗战历史早已铭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了。</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北4公里处的赤岸村中央,是全国先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抗战期间,旧址一直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暨晋冀鲁豫军区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四合院和防空洞组成,占地面积为1834.1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下院由正房、西耳房、西厢房和戏台及东厢房等五座建筑物组成。</p> <p class="ql-block">上院即刘邓旧居,位于下院西南角上侧。</p> <p class="ql-block">后院位于上院的西面,与上院相通,防空洞位于后院作战室的后角。</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太行山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对研究当时、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1982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一座华夏祖庙的悬空奇迹!</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中国最大的女娲祭祀地,被誉为 “华夏祖庙”。传说女娲在此 “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现存建筑依崖而建,九根铁索悬挂的娲皇阁堪称“活楼吊庙”奇观。</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在明万历(1573—1619年)年间修建,主体建筑依山而建,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是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所以名叫娲皇宫。</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景区由入口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天谷五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自汉代创建神庙三楹,现存北齐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明清建筑等古遗址。</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北齐摩崖石刻,13 万余字的《法华经》刻于崖壁,为 “天下第一壁经群”。</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为悬空建筑,娲皇阁三层楼阁与山体相连,登顶可俯瞰漳河峡谷。</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坐东面西,紧依崖壁而建,通高23米,由四层组成。娲皇宫整体古建筑群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的山道相连,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远眺漳河水</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以北齐摩崖石刻、主体建筑娲皇阁、女娲祭典为景区三大精髓。</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建筑群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依山就势,建于天造地设之境,其形制远看很像浑源县的悬空寺,娲皇宫处在垂直于水平两种节理裂隙面交界处的一个狭小平台上,地基岩石为抗风化抗溶蚀能力很强的鲕状灰岩,造就了独特的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建于中皇山腰,至今还保留着原始人类生活过的洞穴。娲皇阁坐东面西,紧依崖壁。由于上面三层阁楼就像是积木一样搭建在石条宝券顶之上,没有深厚根基,加上背后与山崖没有任何连续,当阁楼上站的人多了,楼身就会前倾,非常危险,因此,聪明的工匠拉起了九根铁索链(一头系在崖壁的八个拴马鼻上,一头系于阁楼的柱子上),当楼身前倾 ,铁链绷紧拉直,给楼体一个反作用力,使楼体尽量恢复原状,故而被誉为“活楼”、“吊庙”。</p> <p class="ql-block">登上娲皇阁顶部,全部是木质结构。</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5A级景区,趁着腿脚还能动的时候赶紧过来看看吧,值得。</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是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景区,上去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步行,第二:缆车,第三:滑道。我们选择了最省力的方式滑道,不光是省力、省时,也非常刺激好玩哟。</p> <p class="ql-block">邯郸之行是为响堂山而来,响堂山是我心心念念了很长时间的地方,因为它毕竟是一座皇家石窟啊。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位于邯郸峰峰区,始凿于北齐时期(550-577年),现存17座洞窟和4000余尊造像,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以北齐造像风格为核心,兼具印度笈多艺术与中原传统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石窟群坐落在太行山支脉鼓山沿线,分为三大区域:既北响堂山石窟、南响堂山石窟和水浴寺石窟。</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最初开凿于北齐,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因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p> <p class="ql-block">时间的关系,我们只选择了北响堂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是规模最大的石群,含常乐寺遗址及9座洞窟,以皇家开凿的大佛洞为代表,主佛高达5米,背光雕七条火龙与忍冬纹,展现了北齐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东魏北奇:大佛洞</p> <p class="ql-block">明代:关帝洞</p> <p class="ql-block">隋代:大业洞</p> <p class="ql-block">北奇:刻经洞</p> <p class="ql-block">北响堂山石窟 中许多佛像已经没有脑袋了。一者,历史动荡所致。响堂山石窟开凿于北齐年间,彼时战乱频仍,社会不安。佛像之头,或遭盗匪劫掠,或因战火损毁,致使今日所见,多无完整之貌。</p> <p class="ql-block">二者,文化浩劫之伤。民国时期,国家动荡,许多珍贵文物不幸流失海外。响堂山石窟亦未能幸免,许多佛像头部被不法之徒盗凿,辗转流落异国他乡。</p> <p class="ql-block">三者,自然风化与人为破坏。历经千年风雨,石窟佛像难免受到自然风化之侵蚀。加之人为活动之影响,如游客触摸、环境污染等,亦加速了佛像的损坏。</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p> <p class="ql-block">回京途中路过赵州桥。</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洨河之上,始建于隋代(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和“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入选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历经历经10次水灾、8次战乱及1966年邢台7.6级地震的千年考验,至今完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