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3日游

Cathy

<p class="ql-block">借着初夏天气清朗舒适,我们再次来到了历史名城—大同市,想弥补一下曾经错过的辽金名寺:华严寺和善化寺。当然大同市博物馆也是我们此行的重点。</p><p class="ql-block">从北京北站乘坐高铁2个小时就到达了大同市,放下行李,我们便前往大同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同市博物馆馆藏丰富,现有馆藏文物17643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2269件(套),下辖九座分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明堂遗址博物馆、北朝博物馆、魁星文化博物馆、平城记忆馆、梁思成纪念馆、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均出自北魏时期,集中体现了该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北魏蓝</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辽金时期现存最大的佛殿之一。佛殿上方木制方匾,笔触大气而浑厚。</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顶部的鸱吻是辽代遗物,大雄宝殿的琉璃鸱吻是全国最大的一对。鸱吻因外观似鸱尾而得名,古人认为其能避火灾,是古人求平安的具象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殿是我国木骨结构与斗拱相结合的建筑杰作,犹存唐代建筑遗风。</p> <p class="ql-block">要说华严寺最具看点的地方,那一定是这座被郭沫若先生评价为“东方维纳斯”的胁侍菩萨像。塑像面型丰满,嘴角带笑且露背赤脚,造型优美,具有强烈的动势。服饰上缝针和花纹都塑造得十分清晰,合掌露齿的神态表示对佛法的领悟。这种神秘的微笑和露背的衣饰在当时是相当大胆和反叛的,因为当时女子是严格遵守“笑不露齿衣不露体”的规矩,在佛像中更是极少有这种形象出现。</p> <p class="ql-block">“东方维纳斯”彩塑‌:薄伽教藏殿内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造像,以温婉笑容和精湛工艺闻名,是辽代雕塑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南区的最后方,是华严宝塔,它面阔进深皆为3间,是2010年新建的木塔,也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木塔(第一当然是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这座塔从外面看好像是3层,实际里面夹着2个暗层,所以一共是5层,它的上面有12块书法名匾,下方则有一座纯铜地宫,由100吨纯铜打造,还藏有高僧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地宫由百吨纯铜打造,供奉舍利及千尊佛像,展现辽金金属工艺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地宫位于总高43.5米的藏经阁之下,藏经阁全部用木料建成,规模仅次于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藏经阁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余吨纯铜打造而成,从天花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全部用铜制造,是一处名副其实的铜宫殿,也是全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光是殿内大到3米、小到33厘米的铜佛造像,就达到1000尊。</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文殊阁内香樟木雕文殊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门前的影壁—五龙壁</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更名大普恩寺。金代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正统十年(1445年)明英宗赐名善化寺,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大吉祥功德天也称吉祥天女,面容温婉,眼帘微垂,眸光悲悯柔和,身着流光溢彩的仙裙,广袖飘飘,双手轻捧一缕轻纱,姿态优雅庄严。在佛教中,她是主管财富和吉祥的护法天神,被认为能令众生成就众福,护持一切令足所须。</p> <p class="ql-block">在鬼子母塑像的左脚下,有一青面红发小女鬼像,是鬼子母作恶时的形象。匠师别出心裁,以它的矮小凶恶,来衬托其皈依佛门后的善良美丽。</p><p class="ql-block">相传鬼子母原本有500个孩子,但却每天吃一个别人的小孩,佛祖藏起了她的一个孩子,她着急寻找,佛祖借此点化她,让她顿悟并皈依佛门,成为了护佑儿童的天神,在民间也被当作“送子娘娘”来供奉。</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四牌楼</p> <p class="ql-block">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网红餐厅—凤临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临阁酒楼始创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明代1518年“游龙戏凤”的故事和清朝“百花烧麦”的佳话而闻名于世,是历代名人雅士云集、美食家乐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凤临烧麦”为慈禧太后御题,自此凤临烧卖有了天下第一笼—百花烧麦的美誉,成了食客必点的一道美食。</p> <p class="ql-block">吃好玩好了,天气预报明后天有雨,所以第三天一早我们就打道回府啦!</p><p class="ql-block">2晚3天的行程略显仓促,但该看的看了,想吃的吃了,还是很满足的!再见了,大同!我们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