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一座民族抗战史上永远的丰碑

春风秋雨

<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西墙下(晋元纪念广场),人们自发的为保卫战的英雄们敬献鲜花、香烟和糖果,表达对谢晋元将军和420名国军官兵在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视死如归,浴血奋战,忠贞报国的大仁大义,从心里涌现出的敬仰和缅怀。</p> 谢晋元将军像 <h1>  <b>“八百壮士”千古!</b></h1><h1><b> 谢晋元将军和420名国军官兵千古!</b></h1><h1><b>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谢晋元将军和420名国军官兵!</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必须将上述三句话写在前面,这是我第二次瞻仰四行仓库西墙和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后,在心底涌动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感,我深深被谢晋元将军和420名国军官兵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报效国家,坚贞不屈,舍身取义的壮举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闸北苏州河北岸,淞沪会战期间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惨烈的、悲壮的、顽强的发生在这里。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在上海危亡、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中国军人以鲜血甚至生命书写的中华民族抗御外辱、顽强不屈、彪炳千古、英勇悲壮的一段历史。</p> 在苏州河北岸拍到的四行仓库西墙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晋元纪念广场。 在四行仓库西墙下(晋元纪念广场)参观瞻仰的人们,每天都络绎不绝。 在四行仓库纪念馆和晋元纪念广场之间流动的人们。四行仓库西墙上的枪炮弹痕,都是根据战后拍摄的照片精确复原的。 2025年5月24日上午,我再次来到了闸北比邻苏州河的晋元广场,在那弹痕累累的西墙下默默凭吊之后,又进楼参观了四行仓库纪念馆,在那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硝烟战场照片、一个个雕塑出来的当年战斗的场景,还有《八百壮士》电影和当代制作的影像资料前驻足、观看,心潮起伏、肃然起敬。 淞沪抗战时期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发生地,闸北四行仓库(当时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仓库)西墙。 <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0月26日深夜,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524团一营(加强营)420名国军官兵(外界称800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其战斗事迹之英烈,爱国气节之豪壮,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国军官兵抱定以死报国之决心,既将四行仓库看作自己的战场,也将四行仓库看作自己的坟墓,誓死坚守,抗击贼寇,没有逃兵,没有怨言,在团附谢晋元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时间里,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歼敌多名,最后存活人员奉命撤回南岸的公共租界被拘禁在兵营,成为和大部队的孤军。</p><p class="ql-block"> 在被拘禁期间受尽凌辱,但是他们没灰心没丧志,每天仍坚持出操、练兵、学习,以多种方式坚持抗日,后来他们还是落入日本人之手,被卖到美洲做苦力,世界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存活下来的这些国军官兵历尽千难万险,才得以回到故土,420人大多在抗战战斗中、在孤军艰难的日子里、在日本人手中、在美洲做苦力期间失去了生命,此时也就剩几十人了。</p> 谢晋元将军给妻子写的遗书 谢晋元将军给妻子写的遗书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一些图片有四部分组成,一是美国记者海岚•里昂在当年战斗期间从苏州河南岸拍的实时战斗场面和战斗结束后到现场拍的照片,二是1938年应云卫导演的电影《八百壮士》剧照。三是部分文物照片(包括旧报纸书刊),四是纪念馆的雕塑和场景布置等。</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照片下面的文字,都是这些图片本来的文字说明,重新打出附在图片下面,便于阅读。</p> 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后西墙真实的情景 谢晋元将军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保证书: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一营营长杨瑞符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写的保证书: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民族求生存。 <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26日,国军88师师长孙元良给第88师262旅524团“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手令。</p>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军队战斗序列(1937年8月—11月) 淞沪抗战时期的上海外滩 <p class="ql-block">  临危受命:1937年10月26日,大场失守,苏州河以北中国军队防线瓦解,南京国民政府统帅部决定将原驻守在闸北、江湾、庙行一带的中央作战集团撤往沪西苏州河南岸,并命第88师留一个团坚守闸北以示中国抗战决心,第88师师长孙元良权衡再三,决定留下一个加死守闸北,该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赶赴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接受坚守命令,进行防务交接。</p> 谢晋元临危受命,上峰正给他布置坚守任务。 守卫闸北的中国军人严阵以待,积极备战。 修筑于闸北北站地区的街垒、反坦克路障等工事。 驻扎在闸北的第88师中国军队修筑工事,严守阵地。 闸北八字桥因两次淞沪抗战而闻名于世。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由八字桥开始,五年后八一三淞沪抗战再次在八字桥燃起战火。图为国军驻扎在八字桥附近的军营(上),守卫在八字桥上的中国军队(中左),国军士兵在八字桥上准备战斗(中右),中国军队在八字桥前线战斗。 <p class="ql-block">  繁荣的工商业,发达的金融贸易业和便捷的海陆交通,使上海成为近代东方的经济中心。图为20史记30年代的上海外滩(上),20史记30年代的苏州河(中),图为20史记30年代闸北宝山路街景(下左),图为20史记30年代闸北福建路米业市场(下右)。</p> 国军官兵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一栋楼)坚守四天四夜,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 四行仓库正面 <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一次重要战斗,影响巨大,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自1937年10月26日深夜始,时称“八百壮士”的国军72军88师262旅524团1营(增配机枪连)官兵奉命坚守四行仓库,在团附谢晋元率领下,在四昼夜的生死激战中打退日军十余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最后退入公共租界,照片内容为当时激战中和战斗后的四行仓库战场情景真实反映。</p><p class="ql-block">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照片是美联社摄影记者海岚•里昂在苏州河南岸公共租界和日军日军占领四行仓库后所摄,绝大部分照片为第一次展出。</p> <p class="ql-block">  美联社摄影记者海岚•里昂从苏州河南岸拍摄的四行仓库激战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从苏州河南岸拍摄到的战斗结束后的四行仓库大楼,以及其他建筑废墟。</p> <p class="ql-block">  从苏州河南岸拍摄到的四行仓库战场情景,近处即是苏州河。</p> 从苏州河上空拍摄到的四行仓库 <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凌晨,在团附谢晋元和1营营长杨瑞符的带领下,国军战士利用仓库物质和沙包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战。</p> 10月27日凌晨,在团附谢晋元和1营营长杨瑞符的带领下,国军战士利用仓库物质和沙包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战。 雕塑模拟场景,国军战士在备战。 雕塑模拟场景,四行仓库保卫战激战中,国军战士居高临下阻击来犯日军。 雕塑模拟场景,四行仓库保卫战激战中,国军战士居高临下阻击来犯日军。 雕塑模拟场景,四行仓库保卫战激战中,国军战士居高临下阻击来犯日军。 现在四行仓库楼内墙壁上制作的谢晋元的一段话,其中前两句是: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刚毅不屈,气壮山河。 <p class="ql-block">  团附训话:10月28日晚8时许,谢晋元与杨瑞符先后到各楼层召集各连官兵见面,谢晋元传达了“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表达了国军官兵为国捐躯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同写遗书:在战斗中多位战士壮烈牺牲,他们却没有给父母和家庭留下只言片语,这事儿令谢晋元心中很是抱憾,10月28日晚,谢晋元在巡视战场时,郑重其事的要求各位官兵利用战斗空隙给家中写一封遗书,把这次承担的战斗任务和抱定的为国捐躯的决心,给家人作以交代。本文前面谢晋元给妻子的信,就是他带头写的遗书。</p> <p class="ql-block">  童军献旗:随着八一三淞沪抗战接近尾声,四行仓库所在的闸北已全部沦陷。10月28日晚,中国童子军女队员杨惠敏冒着危险进入四行仓库,将一面青天白日国旗送到四行仓库守军手里。10月29日清晨,一面中华民国国旗在四行仓库楼顶缓缓升起,沿河观战的上海民众看到后激动万分。</p> 纪念馆内童军献旗雕塑 上图左照片即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四行仓库送国旗的童子军队员杨惠敏,上图右是“向我闸北孤军献旗的女童子军杨惠敏题字”:以大中国的国旗来献给我们闸北的孤军。杨惠敏于献旗日28/10 《国民》(第一卷)特刊的“震动全世界的“八百壮士”文章” <p class="ql-block">  当时报纸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及时纪实报道:国徽飘展,气壮山河;八百孤军沉着应战,今晨三次却敌;一百小时坚守不退;四次猛攻均遭击退;谢团长函激昂慷慨;壮士高呼中华民国万岁。</p> 多家报纸对四行仓库保卫战进行报道 <p class="ql-block">  撤出四行仓库的孤军:1937年10月31日凌晨,“八百壮士”奉命撤出四行仓库退入公共租界,被公共租界当局送至跑马厅,当天上午由北送至胶州路兵营(即后来的孤军营)拘禁。</p><p class="ql-block">  照片为当时八百壮士"乘坐汽车撤出四行仓库以及撤退中部分伤员在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情景。</p><p class="ql-block"> 这些照片是美联社摄影记者海岚•里昂独家近距离拍摄的,由于当时日军一再指责公共租界当局破坏中立原则,庇护”四行仓库孤军“而在当时没有公开发表。此次展出才公开面世。</p> <p class="ql-block">  撤出四行仓库的孤军:1937年10月31日凌晨,“八百壮士”奉命撤出四行仓库退入公共租界,被公共租界当局送至跑马厅,当天上午由北送至胶州路兵营(即后来的孤军营)拘禁。</p><p class="ql-block">  照片为当时八百壮士"乘坐汽车撤出四行仓库以及撤退中部分伤员在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情景。</p><p class="ql-block">  这些照片是美联社摄影记者海岚•里昂独家近距离拍摄的,由于当时日军一再指责公共租界当局破坏中立原则,庇护”四行仓库孤军“而在当时没有公开发表。此次展出才公开面世。</p> 撤出四行仓库的孤军:1937年10月31日凌晨,“八百壮士”奉命撤出四行仓库退入公共租界,被公共租界当局送至跑马厅,当天上午由北送至胶州路兵营(即后来的孤军营)拘禁。<br>  照片为当时八百壮士"乘坐汽车撤出四行仓库以及撤退中部分伤员在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情景。<br>  这些照片是美联社摄影记者海岚里昂独家近距离拍摄的,由于当时日军一再指责公共租界当局破坏中立原则,庇护”四行仓库孤军“而在当时没有公开发表。此次展出才公开面世。 <p class="ql-block">  孤军抗争:1937年10月31日凌晨,四行仓库守军奉命全部撤离,进入公共租界,被租界当局滞留在胶州路兵营。四行孤军坚贞不屈,继续进行抗日斗争,保持了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日本侵略者视谢晋元等爱国官兵为眼中刺。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日伪收买的叛兵刺杀,不幸身亡。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动,缅怀和悼念这位抗日民族英雄。</p> 大节孤忠,炳如日月,在孤军营中的谢晋元将军。 练习马术的谢晋元将军 民众代表向谢晋元将军赠送锦旗 在孤军营里的谢晋元将军和国军官兵,坚持在出操、训练、学习。 在孤军营里的谢晋元将军和国军官兵,坚持在出操、训练、学习。 当时报纸对谢晋元和孤军营的报道 谢晋元将军上了中华民国的邮票 这是四行仓库纪念馆展览内容的结语,也是我这篇美篇的结语。 2025年5月24日,从苏州河南岸拍四行仓库 2025年5月24日,从苏州河南岸拍四行仓库 2025年5月24日,从西藏路桥上拍四行仓库 2025年5月24日,从西藏路桥上拍四行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