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怎么样才能往上走

青海驰越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p class="ql-block">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是一个人人格修炼的道场,是一个人的出发点,也是一个人的归宿。家庭是一个系统,关乎到每个成员的发展和生命质量。那么一个家庭怎样才能往上走呢?一、人人都付出,幸福有保障一个家,不能只累一个人!一人的付出,撑不起一群人的家;家务并非一人专属,经济也不应一个人承担。家的温暖,源于一家人的心心相印、携手同行。</p><p class="ql-block">如果人人付出,这个家便充满欢乐;个个偷懒,找借口,思维固化,拒绝成长,家中磁场就会混乱,一家人互相耗电,家就成了烦恼的牢笼,痛苦的深渊。由此可见,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家务活,却关乎家庭成员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p><p class="ql-block">二、小事有主见,大事有商量</p><p class="ql-block">家,是相互支撑的港湾,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相互搀扶,共担苦难,同享喜乐。夫妻之间小事有自由,大事共商量,遇事有依靠,这,才是家!</p><p class="ql-block">最怕的是,生活琐事不动脑,事事都请教,内耗家人不自知,家人烦不胜扰;事关核心家庭与原生家庭利益冲突的大事,不告知、不商量、自作主张、还一边倒,背着一方和孩子,闷着头瞎搞。</p><p class="ql-block">三、终身学习,注重成长</p><p class="ql-block">作为家庭的主心骨首位是父亲,次位是母亲。父母内核稳定,目标明确、注重学习、终身成长、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身体力行,提高心智化水平,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价值观、处事风格和生活方式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成为孩子的潜意识的一部分。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这句话强调了潜意识对人生的深远影响。所以,要让孩子活出自己,需要父母共同努力,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四、站对序位,界线清晰</p><p class="ql-block">家庭序位错乱,很有可能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心智不成熟,处在小孩的状态,不但给不到孩子情绪价值,反而向孩子索要情绪价值。孩子最迫成为父母的父母,做父母情绪的垃圾桶,填补父母爱无能的黑洞。</p><p class="ql-block">当父母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当夫妻矛盾借由孩子传递,当祖辈过度介入核心家庭,错位的序位正悄悄瓦解亲密关系的根基。丈夫与妻子的同盟被打破,父母与子女的边界被模糊,焦虑在错位的角色里循环——孩子被迫早熟懂事,父母困于情感内耗,家庭被搞得鸡飞狗跳,一家人都被搞得精疲力竭,残喘苟活。</p><p class="ql-block">父母只有回到自己的位置,孩子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父母序位正了,孩子自然也就归位了。父母活好了,孩子才能为自己活,活出自己的能量。五、核心家庭为主,原生家庭为辅</p><p class="ql-block">两个人结婚生子组建了一新个家庭,这个家庭叫核心家庭。结婚之前我们出生的家庭叫做原生家庭。有了核心家庭之后,夫妻双方都要与原生家庭剥离,而不再是共生。</p><p class="ql-block">丈夫不做愚孝男,妻子不做扶弟魔。愚孝男、扶弟魔都是在原生家庭中被忽视的最缺爱的那一个。如果不去觉察自我,他们的一生都在通过牺牲自我、奉献家人,来填补童年被忽视的匮乏,或者用救世主的姿态来拯救错位的原生家庭。缺爱的人没有自我,价值感极低,佩得感也不高。缺爱的人是心盲(心忙),一直在忙,东也忙,西也忙,实际上是瞎忙,不会聚焦,就是忙不到正地方。真正地忙,是忙在核心家庭上,首先把自己活好,其次把小家庭经营好。只有自己活好了,才有余力爱家人。但遗憾的是缺爱的人也给不到家人爱,当孩子心情低落的时候,Ta给的不是安抚而是指责。当孩子无助的时候,Ta要么逃避,要么比孩子还崩溃。所以缺爱的父母很难给到孩子爱,给到孩子的充其量来说是为人父母的责任。</p><p class="ql-block">父母爱无能,很难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我曾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好友的文案分享:“缺乏父爱的女孩,只会在垃圾堆里找糖;缺乏父爱的男孩,很难学会担当”。同理,缺乏母爱的孩子,成年后也很难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人际关系很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课题。亏妻者百财不入,爱妻者风生水起。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 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父和则母慈,母慈则子孝。 子孝则家齐,家齐得家治。 父懒则母苦,母苦则子惧,子惧则家衰。一个男人应该孝敬父母,但不能愚孝。真正的孝,是站对序位,站在核心家庭一家之主的位上,照顾好妻儿。让妻子看到希望,心甘情愿做你的助理,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让家族在你的经营下迭代升级,而不是老鼠下崽,一代不如一代。一个女人,在娘家时无论多么扛事,无论你站的是谁的位置,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就要退出原生家庭的位置,回到核心家庭妻子的位上,与原生家庭做个交还。把父母的命运交还给父母,把兄弟姐妹的命运交还给兄弟姐妹。当然,这么说并不是绝情,而是自然规律。重建秩序也不是冷漠切割,而是让爱回到本该流淌的轨道上。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嫁出去之后,就不要再指手画脚地掺和娘家的事,介入娘家人的因果。相信每位家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他们都有能力活好自己。放下救世主姿态,你才能活出自己的能量。有了能量,你才能担负起为妻为人母的责任。一个家庭给到孩子的是创伤,还是滋养,是蓄电池,还是充电桩,全在父母。在于父母觉醒的程度、改变的力度、智慧的高度。一个向上走的家庭,就好比根系分明的大树:夫妻根系深扎土壤,孩子向上舒展枝叶,祖辈如阳光守望而不越界。在清晰的边界里,在爱意芬芳的空气里,每个人都能自由呼吸,都能够活出自己的能量和质量,这个家才会积极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