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贵州游之镇远古镇

上湖居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5.09.1-02</p> <p class="ql-block">贵州的第一个主要目标是梵净山,途经著名的镇远古镇,先来这吧!</p><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始建于公元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镇之一,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p> <p class="ql-block">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流过,形成了一个天然的“S”形峡谷。</p><p class="ql-block">舞阳河‌从古镇中间穿过,有着“小三峡”的美称,山水景色如诗如画‌,成为我们游览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的东岸是著名的石屏山,镇远古镇的第一高山,也是著名景区。</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一路漫步,欣赏碧绿的河水和两岸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青龙桥是舞阳河古镇段的边界。</p> <p class="ql-block">主背景是香炉岩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建筑群被誉为“西南悬空寺”,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修建于悬崖之上,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龙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过去一直是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原名㵲溪桥,俗称老大桥,始建于明代初期,中间因故废弃,明崇祯元年才竣工。清朝期间,因康熙祝寿,“㵲溪桥”更名“祝圣桥”。</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不仅是交通要道,还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是湘黔两地的交通要道,有“湘黔咽喉”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为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之路,桥上建有三层穿斗式青筒瓦顶楼阁,名曰“魁星阁”,寓意学子金榜题名、一举夺魁,当地老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p> <p class="ql-block">楹联上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p><p class="ql-block">横批为:河山柱石。</p> <p class="ql-block">楹联上联: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携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p><p class="ql-block">横批为:云汉天章。</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原,可建筑风格却为徽派。主要是因为徽州商人在此地经商并定居,按照徽州的建筑艺术建造了房屋,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镇远镖局,在这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小吃城也用镖局命名。</p> <p class="ql-block">酸汤鱼是这一带著名美食,在这家店名与我的网名一样,就他家了,味道果然不错。</p> <p class="ql-block">酸汤鱼结合了酸辣的味道,鱼肉鲜嫩爽滑,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酸汤可以搭配腐乳、葱花、芫茜和辣椒等调料,增加风味‌。</p> <p class="ql-block">镇远的古巷道是镇远古城的腹心,结构错综复杂,有“六牌十巷”的说法。至今犹存七条巷道,多建在石屏山的山坡之上。</p> <p class="ql-block">先游览四方井巷。</p><p class="ql-block">四方井巷建于明代,因巷内有一口方形古井而得名,随山势蜿蜒起伏,上可达山顶的“苗疆长城”城府垣,下可直接通往临河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关于四方井,还有一个传说。</p><p class="ql-block">古时候,有一皇帝经过此井,便以井名出了一副上联考随行的官员:“四方井,井四方,四方井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p><p class="ql-block">一个官员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自然龙颜大悦,四方井也就名扬四方。</p> <p class="ql-block">四方井是一处泉眼,水质清澈甘甜,雨季水位高时井水四溢。</p> <p class="ql-block">向氏民宅始建于清晚期,采用传统的土木结构,融入了穿斗式梁架和青瓦悬山屋面的设计元素‌。</p> <p class="ql-block">杨氏民宅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苗族、侗族建筑的特点,并融入了儒、道、佛三大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是复兴巷,以其古色古香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复兴巷的建筑特色之一是“歪门斜道”,门和街道的角度有意错开,象征着富贵和财不露白‌。</p> <p class="ql-block">傅氏民宅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傅家从江西经湖南来到贵州镇远,从一个小小的货郎担开始,最终成为当地富甲一方的巨富‌。</p> <p class="ql-block">刘氏民宅建于清末,原为周瑞松宅,后被用作客栈‌。</p> <p class="ql-block">猪槽井巷,因巷内有猪槽型的井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冲子口巷是镇远古镇中保留最久的一条古巷,因巷口正对着冲子口码头而得名‌。古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融合了中原和江南的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两湖会馆曾是古代官员的府邸,后来改建为小学,现为一家充满历史韵味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何氏民宅始建于宋元时期,明清曾改建过,为镇远土司的私宅。</p> <p class="ql-block">杨家大院是一个多行善事的商人杨茂兴的家族宅邸,以其独特的“拐弯抹角”建筑风格而闻名,即院墙的直角被抹砌成圆角。</p> <p class="ql-block">镇江阁是镇远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代初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新大桥建于1944年,是连接府、卫两城的交通要道‌,当时为了讨好蒋介石称为“介寿桥”。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950年才建成通车,更名为“新大桥”,现在已经成为古镇的核心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夜晚降临,古镇变成另一个美丽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即将落山的太阳,不舍地印在平静的河面上,两岸房屋若隐若现,远处群山巍峨,拉开夜晚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新大桥的夜景灯光秀。或紫,或蓝,或绿,或粉,桥与河融为一体,色彩斑斓,变幻无穷。</p> <p class="ql-block">清晨起来再看新大桥,没了那么丰富的色彩,但在青山之下,碧水之上,依旧壮观秀美。</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河岸,没了游人,好个宁静的秋!</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景观再转转,今天就要离开喽!</p> <p class="ql-block">碧水蜿蜒流舞阳,</p><p class="ql-block">青山巍峨伫石屏。</p><p class="ql-block">河山柱石藏人杰,</p><p class="ql-block">云汉天章显地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