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

郭苏淮(楚歌)

<p class="ql-block">楼台柳外日西斜,弄笔窗前学画蛇</p><p class="ql-block">添足应惭多此事,丹青纸上写年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作品以“画蛇”为题,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一幕,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p><p class="ql-block">**首句“楼台柳外日西斜”**,以景起兴,勾勒出一幅傍晚时分的画面。楼台与柳树相映,夕阳西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这里的“日西斜”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为全诗奠定了基调。</p><p class="ql-block">**次句“弄笔窗前学画蛇”**,转入叙事,诗人坐在窗前,随意摆弄笔墨,学着画蛇。这一举动看似闲适,实则透露出一种无聊或消磨时光的心境。“学画蛇”三字,既是对动作的描写,也暗含了对“画蛇添足”这一典故的联想。</p><p class="ql-block">**第三句“添足应惭多此事”**,直接引用“画蛇添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多此一举行为的自嘲或反思。这里的“惭”字,既可能是对自己行为的惭愧,也可能是对生活中类似现象的感慨。</p><p class="ql-block">**末句“丹青纸上写年华”**,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丹青”(绘画)与“年华”联系起来,暗示自己在纸上涂抹的不仅是蛇的形象,更是流逝的时光。这里的“写”字,既指绘画,也暗含记录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伤。</p><p class="ql-block">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画蛇”这一日常小事,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画蛇添足”典故运用巧妙,既增添了文化内涵,又深化了主题。末尾的“写年华”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留给读者无限的回味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