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2日8点,我们来到了人间天堂一一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 西湖总面积6.39平方公里,湖泊周围被青山环抱。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如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西湖眼前一亮,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碧水荡漾,令人神怡,依栏远眺,一湖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人在西湖游,惬意泛轻舟。湖岸观三分,游船观七分。我们选择了先乘船游览,尔后在堤岸游。我们从花港观鱼码头乘船游览。</p> <p class="ql-block"> 当游船缓缓驶离湖岸,西湖的美景便在眼前展现,湖水碧绿清澈,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游船轻轻摇摆,仿佛进入画中。</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潋滟,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湖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不久游船来到了湖心亭。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央,三潭印月、阮公墎和湖心亭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历史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湖心平眺”在清朝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乾隆皇帝在亭上题过匾额“静风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环岛皆水,环水皆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游船中眺望创建于公元1848年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风景。“山外青山楼外楼”出自南宋诗人林乔的《题临安御》,描会了临安城的繁华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批判。“山外青山楼外楼”,这里的山水楼阁的层叠无尽,风景如画。周总理曾经9次陪同外国友人到达这里,现在仍是接待外国政要的重要地方。</p> <p class="ql-block"> 船行至湖中的“三潭映月”,三座石塔呈三角形分布,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传说中秋节时,这里能同时看见十七只月亮,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制造力。</p> <p class="ql-block"> 壹元的人民币,就是取了三潭印月图案。</p> <p class="ql-block"> 游船来到了西湖断桥附近, 西湖断桥是西湖景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其历史和传说丰富多彩。断桥因段家桥谐音,白堤中断和雪景似断而得名。断桥因(白蛇传)中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而闻名,桥面若隐若现,宛如一条玉带横卧湖面 远望似断非断,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p> <p class="ql-block"> 船在继续前行,远处的雷锋塔静静矗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庄重而雄伟。关于雷峰塔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吴越王钱俶为皇妃而建,原名皇妃塔。另一种认为是吴越国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求国泰民安而建。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建的,由于战争遭到严重损坏,加上常年不维修和盗挖者猖撅,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彻底坍塌。现在这座雷峰塔是2000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2013年4月份我曾来到西湖,旧地重游,记得上次来天下着毛毛雨,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断桥时有时无,景色也非常奇妙,那时脑海里就浮现出白素贞和许仙情景。西湖,晴天有晴天景色,下雨天西湖好象蒙上更神秘的面纱,霓真霓幻。同样给人迷恋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在湖中游览约50分钟,游船缓缓靠进了码头,我们仍沉迷在如诗如画的西湖中。</p><p class="ql-block"> 上岸后漫步走在苏堤上,湖岸上柳树成荫,柳丝飘摇,清风拂面,不由人举起手机,多拍几张美景留下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 12号1点30分,我们游览杭州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位于杭洲老城区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离西湖风景区4.5公里,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与开阔的钱塘江咫尺之遥。</p> <p class="ql-block"> 钱江新城是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是杭州的“外滩”,成为了集中展现21世纪杭州大都市的形象标识和新地标。从一片滩涂到今天杭州城市CBD,杭州正在书写一部于勇气和智慧的当代史。2016年G20杭州峰会在杭州开幕后,钱江新城也随之亮相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站在杭州阳台观看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杭州大剧院、杭州之门、钱江观潮台等建筑,宏伟壮观,气势非凡,让人震撼。在这里,杭州将以世界的眼光张扬钱塘江的大气。西湖的秀美与钱塘江的大气相结合,充分表达了杭州“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城市内涵。</p> <p class="ql-block"> 12日下午四点,我们来到了淅江绍兴,中国近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故乡。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化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之一。鲁迅故居坐落在绍兴市鲁迅中路。</p> <p class="ql-block"> 在鲁迅故居门前的小河上还停着乌篷船,让人不由想起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场景。我们看到乌篷船穿过窄窄的河道,在水面上留下一道美丽的孤线,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 百草园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碧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葚。鲁迅曾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形象地描述了这个地方。在童年时代,鲁迅径常和小伙伴们在这个园中玩要寻我乐趣。是鲁迅儿时乐园。</p> <p class="ql-block"> 故居内部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生活的场景,感受到了他写作时所体验的情感和氛围。</p><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主要景点有百草园、三味书屋、周家老台门和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是鲁迅家的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肥胖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先生曾经在这里度过许多时光。在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据说鲁迅的父亲生病,鲁迅因给父亲买药迟到上学,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从此以后从未迟到,而且事事早,时时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鲁迅祖居也称为周家老台门,它是周家的老宅,整个占地近30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兴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p> <p class="ql-block"> 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则。纪念馆展出了大量鲁迅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文章书信、纪实照片、笔记手稿、物品模型等珍贵展品。使研究鲁迅先生生平不可多得的史料。</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可见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不可替的重要地位,是五四远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 13号9点半我们乘车到达了普陀山朱家尖码头。乘游轮到彼岸一一普陀山。开启了普陀山一日游的行程。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面积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86.3米。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四面环海,被誉为“第一人间清静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南山门,我们沿着海岸栈道前行,大约半小时到达了“紫竹林”景点。</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上最出名的风景点为紫竹林潮阴洞,紫竹林一带山中岩石呈紫色,因此人们把这里的石头叫“紫竹石”。紫竹林内有潮音洞,潮阴洞高数十米,洞口与大海相通,因此这里常常是波浪翻滚,涛声动地。</p> <p class="ql-block"> 12点50分我们 去拜南海观音。 南海观音像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建在龙湾岗上,1997年10月30日建成,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佛象高33米,观音铜像身高18米,莲台2米,台基和功德大斤高13米,礼佛广场占地5500平方米,观音菩萨左手托法轮,在手施无畏印,慈悲中透着庄严。让人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 参拜完南海观音,我们1点50分来到了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建筑宏伟,寺内供奉着众多佛象,是祈成福许愿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普济禅寺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此名源于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途径普陀山时,数次遇狂风险浪阻隔,同时还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慧锷最终明白这是观音菩萨不想去的意思,于是上岸与本地渔民在“潮阴洞”建院子供奉观音,后扩大为寺庙。慧锷一不小心成了“普济寺的开山祖师”,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砚音寺”。</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四面环水,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不光有侍院,它是水中有山,山中有侍,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中外旅游胜地、风光旑旋,幽幻独特,景色美不胜收。是度假旅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由于行程安排,我们下午四点结束了普陀山的行程,未能游览法雨寺和慧济寺。普陀山的朝山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了内心的平静与启示。在普陀山的祈福圆满结束之后,让我们一起将这份祝福与智慧带回日常生活中。像普陀山一样永远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p> <p class="ql-block"> 5月14日早上我们游览了奉化溪口蒋介石故居。走进溪口,沿着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武岭路,首先看到的是武岭门。</p><p class="ql-block"> 进入武岭城门就到了溪口三里长街,武岭城楼两层高,飞檐翘角,雄踞溪口镇东。</p> <p class="ql-block"> 武岭门是奉化溪口的门户,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1921年前还是个小庵堂,蒋母笃信佛教,常在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将介石改建为两层三间的武关式城门建筑。楼上原为民众阅览室。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背面是蒋介石手书。</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又称奎阁、乐亭。地处武山南端,始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是溪口文士拜祭文昌帝君和同人聚讲雅集之地,阁下武岭潭,谭深水碧,游鱼历历,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他见文昌阁年久失修,规模狭小,遂出资请其兄蒋介卿负责重建。到1927年12月蒋宋完婚后,文昌阁成了蒋宋别墅和他们的藏书楼。1939年12月12日日本鬼子的6架飞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1986年由政府出资按民国时原貌复建。</p><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被押送到溪口软禁,起初也住在文昌阁,后来才送往“雪窦寺”。</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下剡溪岸边有三间二层小平房,是蒋经国住过的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当时所用的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确实为居家胜地。</p> <p class="ql-block"> 将氏故居位于溪口镇武岭西路77号,蒋介石、蒋经国曾经在这里居住。</p> <p class="ql-block"> 丰镐房是蒋氏故居的主要部分,蒋氏家族的核心部分就在这里。是蒋介石母亲王彩玉和蒋经国生母毛福梅的住所。日本飞机轰炸溪口时,毛福梅殉难于此。宋美龄跟蒋介石回乡探亲时,也在此居住。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850平方米,其中大门、素居、报本堂、独栋小搂系清代老建筑,其余建筑是蒋介石于1929年扩建。形成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布局。丰稿房坐北朝南,临街而筑,是蒋介石的故居。“丰镐”二字是蒋氏古居栋房号。又因蒋介石一家信佛,经常烧香,吃素念经,蒋介石又把住宅命名“素居”。在蒋氏故居隔壁是蒋氏宗祠,大门上方挂着“忠孝传家”的牌匾,系蒋介石亲自提题写。</p> <p class="ql-block"> 溪口憩水桥,是宋美龄休息、掉鱼、观尝、休闲误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仰望长天,不由我们遥相联翩。2017年10月我们有幸去台湾蒋介石“士林官邸”游览,那是一个山系环抱,古树参天,中西式庭院结合,浪漫惬意,精致清幽的别墅。可惜的事,那孤悬海岛的蒋氏父子,是否梦牢魂绕,魂兮归来,一览故乡的新貌,一解思乡的渴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