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强调在真实语境中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知力和文化认同。九江市双峰小学紧扣课标精神,以“识字小报”为载体,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汉字学习融入艺术创作、生活观察和亲子互动中,真正实现“学中用、用中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剪贴、绘画、拼搭等方式,将抽象的汉字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对话的创意作品,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指尖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 从零食包装到公交站牌,从超市标签到绘本插图,孩子们化身“汉字小侦探”,在生活中发现汉字、收集汉字。这种“生活即课堂”的实践,让识字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成为探索世界的钥匙。 </p> <p class="ql-block"> 瞧,让我们来看下孩子们童趣和智慧的创意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利用这些鲜活的“生活课本”识字,把枯燥的识字变得有趣,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量。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式包装和零食袋子上也满是鲜活的汉字……</p> <p class="ql-block"> 汉字不仅仅出现在课堂上,还藏在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纸、饮料瓶、废旧报纸里,这些可都是识字的好材料!一年级的孩子们将一个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汉字与多彩的图画联系起来,创作出一张张或精美或稚嫩的识字小报。 </p> <p class="ql-block"> “识字小报”虽小,却承载着教育的大智慧。它让识字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和创意之旅!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语文实践的创新尝试,更是一场文化启蒙的浪漫之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