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走进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晚秋

<p class="ql-block">同为陇东儿女,对庆阳香包节的向往早已深植心底。今日终得机会,一探这香包文化的独特魅力。走起,让我们共赴这场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走进庆阳民俗文化馆,仿佛踏入了一片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海洋,这里承载着庆阳千年的民俗记忆。</p> <p class="ql-block">剪纸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每一张剪纸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刀锋过处,留下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p> <p class="ql-block">书法绘画展馆内,墨香四溢,笔走龙蛇间,一幅幅作品展现了庆阳人民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各地特色文化展馆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那些调皮的香包,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它们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庆阳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庆阳香包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被称为香囊、佩帏、容臭。2001年,在庆阳市华池县的双塔寺内发现的一只“千岁香包”,出土时依旧色泽艳丽,图案如新,这无疑证明了香包历经岁月洗礼而不衰的魅力。2014年,庆阳香包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荣誉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庆阳香包的制作技艺复杂而精湛,从创意、选料到缝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劳动妇女的智慧与汗水。这些香包造型夸张变形,多用原始图腾和远古历史纹饰,色彩绚丽多姿。香包内的香料通过文字和图案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个香包都是一个故事,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审美情趣。绣娘们在制作香包时,不仅追求形似,更强调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观察。</p> <p class="ql-block">庆阳香包种类繁多,根据制作技艺和使用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和平面刺绣类。香包的设计多样,有头戴、肩卧、胸挂、背负和脚蹬等类型。例如,头戴型香包通常设计为虎头、猫头、兔头及各种动物头型帽,具有祛邪护身之意。肩卧型香包一般较小,可以挂在肩上,随着人的走动而摆动,通常以猛虎雄狮为图样。胸挂型香包较大,样式繁多,内容庞杂,通常用于祈福求安。背负型香包如“五毒背心”,刺绣有毒的蛇、蝎、蜈蚣等小动物,表达古人“以毒攻毒”的哲学观念和护身心愿。脚蹬型香包则设计在鞋上,多为飞禽走兽头型的图样,随着脚步的移动发出声响,有步步高升之意。</p> <p class="ql-block">美食大世界,这里不仅有香包文化的熏陶,还有各种美食的诱惑,让人在品味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舌尖上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盛大举行,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与。</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美丽的香包令人眼花缭乱!驻足欣赏,流连忘返。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唤:大美庆阳等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