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胡家寨

窗外

<p class="ql-block">前几日,几位老友相约,偶然又去了胡老大农家院吃饭。说是偶然,其实也不尽然。人到了一定年纪,总爱往旧地重游,仿佛要验证记忆是否可靠似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老大农家院,就在胡家寨坡下。去胡家寨的路修得很好,柏油路面平整,两旁栽了些不知名的花木,倒也有几分新意。只是于我而言,反倒不如从前那泥泞小路来得亲切。那时每逢雨后,黄泥便黏在鞋底,须得用力在石阶上蹭几下才能除去。如今这光洁的路面,竟使我迷了路——不用导航,反而不好找了。</p> <p class="ql-block">车停在胡老大农家院停车场,顺坡拾级而上,来到胡家寨门,那棵古老的皂角树依然如故,静静的站在寨门前。它不喜不悲,淡然从容,风来枝叶颤动,风停祥和平静,苍老的树皮,几十年看不出增减,却把日月星辰刻进年轮之中。树下的红石棋盘,依稀记得这里曾经的人头攒动。树未显老,我却有些老了,回忆着十五年前树下对弈的老翁。</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寨门依旧,只是石缝里钻出的野草更茂盛了些。门楣上"胡家寨"三字,经年风吹雨打,笔画已有些模糊。记得十五年前在此工作时,这几个字尚依稀可辨。那时我常倚着这门框抽烟,看寨子里升起的炊烟与晨雾混在一处,分不清哪是人间,哪是天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独自走进寨中,石砌的老屋多半空着,有几处显然经过修葺,门框还算周正,窗棂也有新换的痕。转角处遇见一个晒太阳的老汉,竟是旧识。他眯着眼认了我半天,才道:"是你啊,头发都花白了。"我们坐在石阶上说话,他说寨里的人大多都搬出了寨子,有的在村子里建了民宿,有的开了农家小饭店,有的去了城里,他也搬了出去,只是总想回来转转,晒晒太阳,靠靠墙根,抱抱老树。"好在现在寨子是文物保护单位,还能多来几次,找找从前的影子。"他咳嗽着说。</p> <p class="ql-block">胡家寨始建于宋。老辈人说,当年胡氏先祖为避战乱,率族人迁居于此,依山筑寨,垦荒为生。寨墙用山石垒就,高两丈有余,四角有望楼,俨然一座微型城池。明清时,胡家寨出过几个秀才,寨中曾有小书院一处,如今只剩地基隐约可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鼎盛时,寨中有百余户人家,自给自足,俨然世外桃源。寨中古制,凡男子成年,须参与寨墙修缮,女子则轮流为寨中孤老洗衣做饭。这些旧俗,在我十几年前来时已所剩无几,如今更是无人提起。只有寨中央那口古井,与杂草相伴,隐约有水的记忆,井沿上绳索磨出的凹痕又深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清凉的夏风,把慵懒的夕陽吹下了树梢,吹下了山梁,我登上残存的寨墙远眺。远处紫云山如黛,近处田野间有农机在耕作。寨子下面,沿栢油路依山就势新修了几个停车场,停着城里来的汽车。晚风送来农家院里的笑声,夹杂着猜拳行令的喝酒声,偶尔还有时尚的音乐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山间随风飘荡,掩盖了本应有的鸡鸣狗叫和蛙鼓声声,却又透着股奇异的穿透力,牵住了渐次上班的夜幕上的星星。</p> <p class="ql-block">下寨时路过一所老宅,门楣上"耕读传家"四字尚可辨认。院内杂草丛生,唯有墙角一株老梅,枝干虬劲,想必开花时仍是一树好景致。这宅子的主人,那位爱吟诗作对的胡老先生,怕是早已作古了。</p> <p class="ql-block">胡老大农家院倒是兴旺。院中新起了几间厢房。新一代老板已经接替当年的老板胡老大,换成了他的儿媳,一个精明强干的中年妇人。胡老大梳着稀疏的大背头,刮着古铜般干净的脸,背着手指指点点,俨然是厨艺总监。偶有故旧老表,也亲自操刀掌勺,做一道拿手的麻辣熬炒柴鸡。饭菜还是老味道,山野菜、土鸡、自酿的黄酒,只是价钱翻了几番。席间听她说,如今城里人周末爱来这儿"体验农家生活",生意很是不错。</p> <p class="ql-block">胡家寨的变迁,恰如中国万千乡村的缩影。旧的在消逝,新的在生长,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只是当我看见几个城里孩子,穿着汉服在古寨门前摆姿势拍照时,忽然想起当年寨里孩童赤脚追跑的情景。他们现在都在哪儿呢?大概散落在各个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吧。</p> <p class="ql-block">离寨时,我回头又望了一眼。寨门在暮色中成了一个剪影,门洞如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往来过客。这只眼睛看过宋元明清,看过民国战乱,看过土改公社,如今又在看着旅游开发的热潮。它还会看多久?没人知道。</p> <p class="ql-block">回城的车上,我翻看手机里拍的照片。有一张是寨墙缝隙中长出的一株野花,在夕阳中摇曳。这花明年还会开吗?或许会,或许不会。但胡家寨总会有人来,或为怀旧,或为猎奇。记忆中的胡家寨正在消失,而新的胡家寨,正在无数人的镜头里、朋友圈中重生。</p> <p class="ql-block">胡家寨是我在最好的年华工作作过的地方,仿佛是我曾经的故乡。我不禁冥想,故乡是什么?不过是一段共同记忆罢了。当记忆的载体变了,故乡也就不再是原来的故乡。我们怀念的,或许从来就不是那个真实存在的地方,而是自己在那个地方度过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