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南岗博物馆

星明

随着历史的变迁,哈尔滨从一个渔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在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时期,哈尔滨的城市雏形开始形成,逐渐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南岗区昔称秦家岗,传说哈尔滨火车站附近有一秦姓人家居此耕种得名曾称秦家岗。由于地势偏高,又位于中东铁路线以南故称南岗。中东铁路建成后,1904年中东铁路局将哈尔滨划为四个区,南岗归属新市街警察署。1946年哈尔滨解放,于1947年组建南岗、马家两区,后并为南岗区。 南岗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被誉为龙头之地。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交通的中心。南岗区是哈尔滨最早设立的核心区域,留存大量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古迹众多。南岗曾是中东铁路管理机构、多国领事馆、诸多宗教寺院的所在地,也是各时期机关、学校和公共文化设施的聚集地。‌哈尔滨建筑风格以多元文化融合为核心特征,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位于联发街1号,该建筑始建于1904年,是中东铁路时期留下的一座不可多得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珍品。这座建筑最初为中东铁路总稽核(副局长)官邸;1929年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公馆;1935年为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参事住宅;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后称四野)指挥部曾在此办公;建国后由哈尔滨铁路局管理使用,2010年初政府依照修旧如旧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进行修葺、布展。2010年10月,作为南岗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 <p class="ql-block">  南岗博物馆与我们单位的宿舍和食堂同在联发街上,大约有三四百米的距离,经常路过这个漂亮的建筑,只知道这个小洋楼早年是中东铁路局局长官邸,后来是铁路花园幼儿园,前些年改成了博物馆。远远的望去,奇特的造型、黄色的楼、绿色的栅栏、帐篷式尖顶,堪称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经典之作。从那些斑驳中依旧透露出优雅气质的装饰细节,无一不在诉说着它见证的百年风云。站在这座欧式小楼前,人们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沉淀,不禁对这座承载了无数历史瞬间的建筑肃然起敬。</p> 南岗博物馆的建筑属中东铁路时期建筑,采用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模仿自然界草木形态,线条自由曲线化。由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塔楼及庭院几部分构成。这座小楼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它独有的风姿。黄色的小楼楼体高低错落有致,铠巴屋面、块石勒脚、拱形门窗、彩色地砖,窗饰多样且贴脸曲线优美,体现浓郁的异国情调。室内“别列达”(音,意为火墙)多,房顶烟囱造型奇异;室内楼梯盘旋而上,窗户被设计成斜式的,堪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扫码进入南岗博物馆的大门,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踏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它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南岗区乃至哈尔滨的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旧报纸和生活物件,每一件展品都像是时光的碎片,拼凑出南岗区昔日的模样。那些熟悉的建筑、街道,在照片中得以永恒,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故事的时代。特别是那座微缩沙盘和视频,将南岗区的街景细腻地还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南岗展览馆展厅设有南岗兴起、乡城嬗变、商贸繁荣、文化多元、生活百态、建筑精华和世纪风云七个部分,并设有环形幕影视播放厅。馆内通过详实的史料,综合运用了历史老照片、图表、模型、沙盘、模拟场景、远红外线互动装置、三维动画宣传作品以及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示自中东铁路修建至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的发展历程。突显了历史上南岗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相融互促的格调以及南岗人民热爱祖国、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斗争精神。 ‌‌ 这座隐藏在现代都市喧嚣中的历史宝库,以其独特的魅力,向观众们展开了南岗区乃至哈尔滨百年的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古老的遗址追溯着南岗的风云,古稀的老人也在回忆过去的故事。这里既有百年建筑的厚重低语,也有市井巷陌的烟火欢歌。正当我看得流连忘返的时候,已经到了闭馆的时间。我真想再多看几眼啊,可是也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的院子绿树成荫,丁香盛开,让人心旷神怡。开心路上度年华,留下健康看晚霞,人生就像一朵花,花开花落美如画。看淡人生诸多事,平安健康最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