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行

孙翔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1日至5月28日,应邀和朋友、老同事一行四人,参团游览了日本九州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九州包括九州岛和周围1千多个岛屿,福冈、长崎、佐贺、大分、熊本、宫崎、鹿儿岛、冲绳八县(前四县合为北九州,后四县合为南九州)。面积4.4万平方公里。人口1千4百万,占全国人口的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除了长崎、冲绳,其他六县都去了。九州,弹丸之地,游玩了八天,围着九州转了一圈,真正是休闲之旅。每天早晨8点半出发,傍晚6点左右到达入住的宾馆。餐食也不错,真正适合老年人的出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拍了些照片。这次,除个别两天下雨外,均是阳光明媚,气温适宜。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做成美篇,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Day 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天,我们从上海乘坐春秋航空9C8577航班,飞往日本佐贺开启了日本九州行。原定早上8点多的飞机,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接到旅行社通知,飞机延迟到10点起飞。本来因太早,大家为不能公交去浦东国际机场发愁,正好正中下怀。我地铁9号线转市域机场线,一个半小时就到浦东机场了。市域机场线,我也是第一次乘坐,速度快,站点少,人不多,座位宽敞舒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1点多,到达佐贺后,简单在路边7-11便利店买了点吃的和饮料,就进入观光行程。当天下午去了祐德稻荷神社和海中鸟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上来就是个下马威,一直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后转中雨,大部分人在祐德稻荷神社只是在下面简单看看,不敢登坡上去观赏主要的神社建筑。</p> <b>祐德稻荷神社</b><div><br></div><div>日本有许许多多的神社和寺庙。神社和寺庙的区别是什么呢?神社与寺庙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宗教归属、建筑特征、参拜方式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神社属于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场所,供奉自然神灵,入口设鸟居,参拜采用“二礼二拍手一礼”仪式;而寺庙源于佛教,供奉佛像,入口为山门,参拜时合掌不拍手。‌‌</div><div><br></div><div>祐德稻荷神社是日本三大稻荷神社之一‌,与京都伏见稻荷神社、茨城笠间稻荷神社齐名,位于佐贺县鹿岛市,以鲜红色建筑群和自然景观闻名。祐德稻荷神社创建于1687年,主祭仓稻魂大神等神祇。‌‌祐德稻荷神社也是日本九州岛第二大神社。</div><div><br></div> <div><br></div> <b>海中鸟居</b><div><br></div><div>鸟居是类似中国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世俗界。从材质来分,有木质、岩石、金属 ......。有神社的地方,其入口就有鸟居。</div><div><br></div><div>海中鸟居,佐贺县太良近海有一座延伸至海中的海中鸟居,是佐贺县的一大观光胜地。传说这座神社最早可以追溯到1693年左右,是为了感激救命的渔民而建立的。</div><div><br></div> <div><br></div> <b>Day 2</b><div><br></div><div>第二天,八点半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前往熊本。气候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我们在熊本县参观了熊本城、城彩苑、阿苏山草千里和白川水源。</div><div><br></div> <b>熊本城</b><div><b><br></b></div><div>熊本城位于日本熊本县熊本市中央区,别名银杏城,是日本著名景点之一。熊本城,与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这座雄伟的城堡始建于1601年。<b></b></div><div><br></div><div>我们几个抓紧时间,登上了熊本城天守阁。大多数团员没有登熊本城。2016年的熊本大地震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带来了严重损伤。幸运的是,天守阁在2021年已经重新对外开放!</div><div><br></div> <div><br></div> <b>城彩苑</b><div><b><br></b></div><div>城彩院是在熊本城下方的一片区域,主要以民俗体验及熊本食物和纪念品为主,分为涌涌座和樱花小路两大部分。<b></b></div><div>“樱花小路”则重现江户时代的街景,并汇集了熊本县内精选的23间当地料理,游客可以在这个充满怀旧风情的街区享受美食,并且有许多土特产专卖店。</div><div><br></div> <div><br></div> <b>阿苏山草千里</b><div><br></div><div>日本熊本县的阿苏火山,是日本最著名的活火山之一。据说火山口面积世界第一。这次,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上到火山口。只是远眺冒着火山烟的阿苏火山。</div><div><br></div><div>阿苏山草千里是鸟帽子岳北麓的火山口遗迹,有面积为78万5000平方米的大草原。在烟雾缭绕的阿苏火山背景下,能看到放牧中的牛和马吃草时的情景。</div><div><br></div><div>漫步广阔草原,观赏自由奔跑的牛马,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div><div><br></div><div>阿苏火山博物馆帮助人们了解阿苏火山的地质和历史,欣赏火山口壮观景象。</div><div><br></div> 阿苏火山博物馆<div><br></div> <b>白川水源</b><div><br></div><div>白川水源是日本著名的天然泉水景观,位于熊本县阿苏郡南阿苏村,被列入日本“名水百选”,以其水质纯净、涌水量大和生态价值闻名。</div><div><br></div> 白川水源<div><br></div> <b>Day 3</b><div><br></div><div>今天又是个好天气,我们在鹿儿岛游览了水前寺成趣园、成山展望台和仙岩园。</div><div><br></div> <b>水前寺公园(水前寺成趣园)</b><div><br></div><div>水前寺成趣园是肥后国熊本藩细川家的大名庭园。熊本藩第一代细川氏藩主细川忠利对这片清水汩汩涌出的地方颇为倾心,于1632年在此建造了一间茶屋。此后,第三代藩主细川纲利大规模建造庭园,1671年建成了一座围绕池塘的回游式庭园,美轮美奂,情趣盎然。庭园之名“成趣园”取自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div><div><br></div> 夏目漱石的诗句碑 (据说夏目漱石生前非常喜欢到水前寺公园散心)<div><br></div> <b>樱岛火山</b><div><b><br></b></div><div>樱岛,位在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是鹿儿岛的象征和代表,还是一座活火山,至今火山活动仍十分活跃,是日本气象厅列为长期观测的火山。<b></b></div><div><br></div> <div><br></div> <b>成山展望台</b><div><b><br></b></div><div>城山展望台 坐落在鹿儿岛市中心的高地上 这里不仅是俯瞰鹿儿岛市区的最佳地点 还可以一眼望到对面的樱岛火山 无论是日出 日落 还是夜景 都能给你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div><div><div><b><br></b></div></div> 樱岛火山和鹿儿岛市区<div><br></div> <p class="ql-block"><b>仙岩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岩园位于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县首府鹿儿岛市吉野町的矶地区,曾是萨摩藩藩主岛津氏的别墅和庭园,别名矶庭园,占地面积约5公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岩园建于 1658 年,是统治鹿儿岛一带的岛津氏宅邸之一,其最大特色便是以樱岛活火山为景,以锦江湾为池,借景手法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日本封建领主庭园中的经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是 19 世纪亚洲唯一一个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在仙岩园外还建有尚古集成馆,可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岛津家族800 多年的统治历程,了解他们打造的国际关系如何推动近代日本的工业化道路。</p><p class="ql-block"><br></p> 巧遇日本新婚夫妇<div><br></div> <b>Day 4</b><div><b><br></b></div><div>来九州第四天,夜里就开始淅淅沥沥下起雨,雨越来越大,整整下了一天,无法正常旅游。</div><div><br></div><div>不过,还是按日程去了雾岛神宫、高千穗牧场和福山町黑醋壶畑。只能说是蜻蜓点水,青岛神社改到明天。</div><div><br></div> <b>雾岛神宫</b><div><br></div><div>雾岛神宫是位在日本鹿儿岛县雾岛市的神社。最早建于6世纪钦明天皇时代,在高千穗峰和火常峰之间的背门丘上,建立了最早的雾岛神宫本殿。这个神宫源自于日本传统的山岳信仰。</div><div><br></div><div>因火山活动,多次被毁。1484年,萨摩藩主岛津忠昌下令在现址重建此神宫。其建筑为木造,又多次因火灾而重建,现存正殿建筑是在1715年,由藩主岛津吉贵所建。</div><div><br></div> <div><br></div> <b>高千穗牧场</b><div><br></div><div>高千穗牧场坐落在雾岛连山山脚下,视野开阔、青草繁茂。是远近闻名的休闲观光牧场。挤牛奶、制作黄油、骑马等亲子体验项目。牧场餐厅的特色烤肉等美食,值得一尝。牧场的商店里有卖使用牧场鲜榨牛奶制作的甜筒冰淇淋,酸奶,黄油等一系列奶制品。蛋筒和酸奶,奶香浓郁、口感细腻,甜品迷趋之若鹜。</div><div><br></div><div>可惜外面下着大雨,无法拍照。我们只能在午餐餐厅吃了午餐,到牧场商店吃了冰淇淋,喝了咖啡。</div><div><br></div><div>无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美照,以饱眼福。</div><div><br></div> 在牧场餐馆的午餐(吃烤牛肉) <b>福山町黑醋壶畑</b><div><br></div><div>走进雾岛市的福山,随处可见黑醋坛田,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壶畑”。每一瓮黑醋,都需靠自然之力,经历一年以上的发酵才能成熟。黑醋的原料为地下水、糙米和麸曲,经过漫长发酵而成。发酵时瓮内会发出声音,匠人根据声音来判别黑醋发酵的情况。</div><div><br></div><div>黑醋的酿造历史可追溯至1820年,目前保持着两万多瓮发酵的醋缸规模。</div><div><br></div> <div><br></div> <b>Day 5</b><div><b><br></b></div><div>今天天气放晴,除了补昨天的行程,青岛神社外,还去了日南太阳花园和鹈户神社。</div><div><b><br></b></div> <b>青岛神社</b><div><b><br></b></div><div>去九州不能不去宫崎县,去了宫崎就爱上了那里,蓝天白云蔚蓝的大海,还有一座建在海中的方圆只有1.5公里的青岛神社。到江户时代为止,青岛神社被视为神圣之地禁止进入,到了江户时代才允许进入岛内。也因此得以让这里的热带植物肆意生长,5000多棵槟榔树和亚热带植物成为国家天然纪念物。<b></b></div><div><br></div><div>青岛神社附近的一处自然景观,因其形状酷似搓衣板而得名“魔鬼搓衣板”。据说,大约在650万年前,沉积在海底的沙石和泥石交替层发生倾斜后暴露在海面上,由于岩石硬度存在差异,经海水长年累月侵蚀,逐渐形成了坚固的凹凸岩。当海浪涌来,海水冲刷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形成层层叠叠的白色浪花,仿佛是在搓衣板上搓洗的泡沫。</div><div><br></div> 魔鬼搓衣板<div><br></div> <b>日南太阳花园</b><div><b><br></b></div><div>日南太阳花园位于日南海岸稍高的山岗上。园内设有摩艾岬广场、太阳之丘、天空塔、地球感谢钟、瞭望台、餐厅和纪念品店等。全园的焦点是在七尊摩艾巨石雕像上,高5.5米的摩艾像是获得智利复活岛正式授权复刻的摩艾像。整个景观非常雄伟壮观。 </div><div><br></div> 摩艾巨石雕像 摩艾巨石雕像 <div><br></div> <b>鹈户神社</b><div><b><br></b></div><div>面向日南海岸的鹈户神宫本殿位于太平洋岸的一崖洞内,依山而建,有几进门楼,重要的是,它供奉着日本民族的祖神。传说日本第一代天皇的父亲诞生于此,靠岩石上滴下的泉水养活。这神宫自古以安产、夫妇百年好合及结缘等闻名。</div><div><br></div> <div><br></div> <b>Day 6</b><div><b><br></b></div><div>今天是行程的第六天,主要在别府活动,游览了海地狱、汤布院、金鳞湖、九重梦大吊桥和汤之花小屋。</div><div><br></div> <b>海地狱</b><div><b><br></b></div><div>海地狱位于大分县别府市。别府市是日本最著名的温泉城市,全市有超过200个公共温泉,大约有2700处温泉泉源,有“温泉王国”之称。</div><div><br></div><div>海地狱是别府最著名的旅游观光路线“别府地狱巡游”中八大地狱中的一个。属于别府最著名的观光路线“地狱巡游”八大地狱温泉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于1200年前由鹤见山爆发时形成的。因其水质富含属硫酸铁质,池水呈现出清澈的湛蓝色泽,给人望之有海的感觉,不过温度却高达98℃。鸡蛋放到温泉里只要6分钟,就可以煮熟。<b></b></div><div><br></div><div>八大地狱温泉分别为:海地狱、鬼石坊主地狱、山地狱、灶地狱、鬼山地狱、白池地狱、血之池地狱(血池地狱)、龙卷地狱。</div><div><br></div> <b>汤布院</b><div><b><br></b></div><div>汤布院,也称由布院,位于九州大分县由布市,是一个以温泉为特色的观光小镇。这里共有800多处温泉,泉水质量高且历史悠久,早在江户时代就有记录。小镇四周被由布岳山、雨乞岳山、城岳山和飞岳山所环抱,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b></b></div><div><br></div><div>汤布院分两部分,汤之坪街和金鳞湖。汤之坪街,这是一条步行街,两旁开满了各具特色的小店,非常适合闲逛和购物。街道上的美食和吉祥物也非常吸引人。</div><div>‌</div> <div><br></div> <b>金鳞湖</b><div><br></div><div>金鳞湖是由布院地区代表性的观光景点之一,坐落在由布岳山脚下,原名岳下池,后来一位儒学者看到夕阳下的湖面有如鱼鳞般闪烁,从此改称金鳞湖。湖水清澈,周围环境优美。</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b>九重梦大吊桥</b><div><b><br></b></div><div>九重“梦”大吊桥 风景区 九重“梦”大吊桥九重“夢”大吊橋 横跨僻静山谷的高空吊桥 穿过大分县西部的九重梦大吊桥就如同在天上行走一般。它全长390米,高173米,是日本最长最高的人行天桥。</div><div><br></div> <div><br></div> <b>汤之花小屋</b><div><b><br></b></div><div>别府市的明矾温泉区域,随处可见一座座木制小屋。这里从江户时代起,便利用地底下喷出的温泉喷气,来制造药用的汤之花(湯の花:温泉精华)。</div><div><br></div><div>因该制法独特而被认定为日本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明矾温泉区域也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景观。<b></b></div><div><br></div><div>汤之花小屋始建于1725年,目前分参观场所,露天温泉和租赁式家庭温泉。大露天温泉位于别府的高台处,景色迷人,视野开阔。</div><div><br></div> <div><br></div> <p class="ql-block"><b>Day 7</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游程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回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日程安排,上午游览了太宰府天满宫。下午去了综合免税店、药妆免税店和福冈LALAPORT购物。所谓的免税店内雇佣了大批会将中文的中国人,免税店的商品的价格贵得令人吃惊,好像是专门斩中国游客的。打着免税的幌子,装模作样地还要登记护照,误导人们以为这里的东西便宜,实际上比普通大型超市的东西要贵。</p> <b>太宰府天满宫</b><div><b><br></b></div><div>太宰府天满宫是位于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的神社。是日本九州地区最大、最著名的神社。太宰府天满宫祭祀平安时代的学问家菅原道真。同时也是菅原道真的墓地。和京都的北野天满宫并列为日本全国天满宫的总本社。<b></b></div><div><br></div><div>天满宫供奉的菅原道真公,在日本誉为「学问之神」与「书法之神」,已有1100年的历史,受到全日本的尊敬。这里是祈求金榜题名的圣地,许多疼爱孩子的家长和高考在即的高中生都来此求其保佑,每年有多达700万人来此参拜祈福,在小木板上写下他们期望成功的愿望。</div><div><br></div> 西铁太宰府线太宰府站 <div><br></div> <b>Day 8</b><div><b><br></b></div><div>九州行的最后一天。早上7点,宾馆里用了自助早餐,8点半驱车前往佐贺机场。</div><div><br></div><div>回程是春秋航空的9C6140航班,准时12:10起飞,13:15到达浦东国际机场。</div><div><br></div><div>八天七夜的日本九州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div><div><br></div> <div><b><br></b></div><b><div><b><br></b></div>后记:</b> <b>我的一位日本九州朋友</b>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写在重访日本九州之前</h3>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日本,是公派去日本大学学习,学校在日本冈山县著名的仓敷市(注:日本的县,行政级别相当于我国的省)。那是1983年(昭和58年)的4月份,我27岁。转眼已经过去了42年,日本天皇也换了两茬,从昭和时代,经过平成,来到了现在的令和。那次在日本呆了两年多,期间没有回过上海。回国后,还曾经去过日本10多次,不过都是单位的短期公出。这次来到九州旅游,是近20年来,再次来到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位日本朋友是我的朋友余林介绍认识的。 余林跟我年纪相仿,因身体不好,早年没有上山下乡,在里弄生产组干活。不过她绝对是才女,是金子总会发光,1977年冬天的文革后第一次高考,余林一举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余林外语不错,毕业工作后没两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美国大学录取,全奖赴美学经济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位日本朋友,大我约二、三岁,九州岛福冈市人,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她性格开朗,喜欢中国,热衷登山。曾经多次来中国爬山,如黄山等。我到了日本后,宿舍房间里装有电话,联系方便,我们常常电话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楚地记得,1984年的暑假,这位日本朋友热情邀我去九州福冈他们家做客。那天,我从冈山上了光号新干线列车。那时,日本新干线列车主要有两种,光号(ひかり,Hikari)和回声号(こだま,Kodama),都是高铁。光号速度较快,只停大站,回声号速度则相对较慢,停靠站点较多。新干线列车经广岛、下关,中午时分抵达博多(福冈),日本朋友已在新干线的月台上等候接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了新干线博多车站,她先带我去午餐。记得那是一家印度餐馆,我是第一次品尝印度餐,咖喱非常美味,完全打破我原先对印度食品的不好印象。感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美食。以至后来我到美国,还几次进过印度餐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怎么会对印度食品有不好印象的呢?这里有段小故事:我在日本时,住的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宿舍。宿舍区一共三幢楼,第一幢楼是男职工楼,第三幢楼是女职工楼,中间一幢是带家属的职工楼,较高有十层。男女单身职工楼都是三层。每一层有十多套房间,都是一间一间小套间,面积不大,“五脏俱全”,有卧室,厨房,浴室,配有各种家用电器,一人一套。我住在一楼,碰巧隔壁是一位来附属医院进修的印度医生,比我大二、三岁,是位帅哥。印度医生有时会自己做饭,他一做饭,一楼走廊弥漫着浓烈的咖喱的气味,我实在是有点受不了。偶尔,他还热情地邀我到他房间坐坐。他的卧室充满着咖喱气味,满地都扔着看过的英文报纸、杂志。煤气灶上是黏黏糊糊的咖喱餐,手抓着用餐。这就是我对印度饮食的最初印象,完全不敢恭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享用了印度餐后,朋友带我去她的家。途中正巧经过她就职的中学,于是介绍了学校的一般情况,同时指着教学大楼说,装有空调外机的都是教室,大楼每层尽头几间没有空调的是教师办公室。我一听就明白了,在日本学生比老师优先。心里很有感触,这和当时我们国内观念、做法完全相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家虽在福冈市区,却是传统的木质老屋。房子很大,透着年代的气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迎了出来,经介绍得知是她母亲。在她家期间,始终没有见到她父亲,我也不好意思打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今记得,在她家印象深刻的有几件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踏入铺着榻榻米的客厅,抬头见到一个镜框,走进一看,镜框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发布的“投降诏书”(日本人不愿意被称为投降,故称之为终战诏书),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当时,我心里一惊,因为我到过许多日本人的家,没有见过家里挂“休战诏书的”。莫非他们家和那场战争有什么联系?我心里有点忐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非常客气,亲自做了一种叫“散寿司”的寿司款待我。日本寿司有许多名堂和品种,有握寿司、卷寿司、稻荷寿司、军舰寿司等等。散寿司我是第一次见到。只见老太太,把冷却了的米饭放在一个木桶里,撒上寿司醋,加上各种食材如生鱼片,鱿鱼、熟虾仁,鱼籽,其他海鲜,蛋皮,蔬菜等等,相拌均匀,味道非常好吃。后来知道,散寿司是日本人家中传统而隆重的待客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他们家的浴室,里面不是常见的浴缸,是传统的木质的浴池,有三、四个浴缸面积这么大。洗浴时间,她们一定坚持让我先洗。日本人酷爱沐浴,一池洗浴水,一家子洗,浸泡后,洗头,打肥皂,冲洗一定要在池外。家中洗浴顺序是有讲究的,按照老幼尊卑。如有客人,让客人先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睡在铺有榻榻米的房间。在日本,传统的日本式老屋的房间面积,不是讲几个平方,而是讲几张榻榻米来描述房间的大小,榻榻米的大小是统一的(四张榻榻米的房间,大概7平方米左右)。我房间蛮大的,中央榻榻米上铺有垫被盖被,头边给我放了一盏台灯,还有一壶凉开水和一个玻璃杯。总之,全套传统日本式。那晚,先在客厅里聊了一会,便互道晚安。回房间后我倒头就睡,一觉天亮。虽说是夏天,日本传统的这种木质老屋,一点不热,非常舒适凉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这位日本朋友,让他哥哥开车,一起陪我游览九州。先去了位于福冈市附近的九州最著名景点“太宰府天满宫”,然后驱车去了日本著名的活火山,位于熊本县的阿苏火山。福冈市离阿苏火山有不少路,我们走的是高速公路。他们告诉我这条高速公路名字叫“山波高速”,尽管我只有走过一次,可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那时,我们国家还没有高速公路。记忆中,山波高速公路两侧比较荒凉,很少人烟,通行车辆也不多。不过,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应该大变样了吧。车一直开到火山口,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我看到了终日冒烟的,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有一些游客,还有慕名而来的欧美游客。阿苏火山下来,我们又驱车去了九州东北部,面朝别府湾的大分县别府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别府以温泉闻名,全市有超过200个公共温泉,大约有2700处温泉泉源,有“温泉王国”之称。整个城市到处冒着热气,弥漫着硫磺的气味。有许许多多“地狱”,“地狱”是指有名的温泉,最受欢迎的有八大“地狱”温泉,什么“海地狱”、“山地狱”...... 等等,当时觉得非常有趣,印象深刻。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在别府把温泉称之为“地狱”?不过别府的许多温泉温度很高,有的竟有98度,翻滚的泉水,冒着滚滚热气,确实可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事先计划坐船回冈山,所以最后我的朋友和她哥哥把我送到别府的轮船码头。互相道别后,我登上了夜航轮船。这次九州之行,一定还有许多趣事,只因年代久远,实在是想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当时只是一个寒酸的学生,买了一张去四国岛的船票,舱位是最低等的通铺。傍晚启航,和许多日本人一起,先是坐着和他们聊聊天,后来迷迷糊糊入睡,轻轻的海风吹在身上,很是惬意。那天一起睡通铺的日本人,居然始终没有发觉我这个外国人,这让我得意了好多年。船是沿着濑户内海驶向四国岛。清晨起来,迫不及待登上甲板,眺望濑户内海的日出美景。当时濑户内海刚建好了濑户大桥不久,大桥把濑户内海中的大小岛屿连接起来,形成大桥,极其壮观。当年,日本人将濑户大桥工程引以为豪,我也是叹服和羡慕。那个年代,是日本经济最辉煌的年代,繁荣而富有,他们做了许多大工程,在电视节目里,常常口称“世界第一”。想不到30年后,我们国家成了“基建狂魔”,陆陆续续建了许多跨海大桥,有些规模比濑户大桥更大,更气派。现在我们国家气势有点像当年的日本。每每回忆这些,感慨万千,同时庆幸自己后半辈子遇上了国家发展的好年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 船到四国岛的香川县高松市。看看时间还早,一个人去了著名的高松市栗林公园。公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景丰富,景色极美!记得公园里游客不多,一个人逛游了约两个小时。然后,到码头乘渡船,横渡濑户内海到对面本州岛的冈山市, 傍晚时分回到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州行后,我和这位日本朋友一直保持着联系。隔年的1985年4月初,我按计划回国。回国后,虽然中国日本一衣带水,由于中国当年贫穷落后,我的工资也就一百来元人民币,家里还没有电话,就是有电话,国际长途话费也异常昂贵。没有办法,与日本朋友之间,只能偶通书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我因单位公事,10多次前往日本短期出差。大多数是前往东京,没有机会到日本其他地方。一旦公事办完,旋即回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其中有一次,大概是1988年或是1989年,也就是我回国后第三或第四个年头,我随团赴日,什么访日事由想不起来了。期间有机会再次去了九州的福冈。我到了东京后,给这位福冈朋友打了个电话。并告知行程很紧,实在是无法见面。她说到福冈新干线车站见一面也好的,于是约定在车站见面。我清晰地记得,我们代表团乘坐的新干线一到福冈车站,月台上老远就看到她和她母亲,老太太穿着和服,几年不见,异常兴奋。无奈,我无法将代表团的领导晾在一边,尽管我做过汇报。大约在月台上聊了约一刻钟,我只能再三道歉,依依惜别。突然,老太太掏出一个牛皮做的皮夹,硬塞给我。说是,里面有一点零用钱。老太太这样,我无法推脱,只得收下。当时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这个皮夹我至今珍藏着。然后,我们互相鞠躬,互道珍重,挥手告别。想不到,光阴如梭,这段往事,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我退休也快十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因工作生活繁忙,又去了美国学习。加之,搬了几次家,单位也迁到了田林。与这位日本朋友的联系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断了,再也没有谋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要到九州旅游,又要到福冈。我尝试着寻找过去的通讯录,电话号码,结果没有找到。更让我感到内疚的是,这位日本朋友的名字,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一个月来,每每入夜,躺在床上,回想着这段往事。这个朋友的音容笑貌还很清晰,可是名字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内心充满着对这位日本朋友的愧疚,甚至有点恨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从心里说“对不起”,默默地问:这些年来,你可安好?还能爬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5年5月 中国上海</p>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背景音乐:</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