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梅花镇的琉球女神:蔡夫人传奇

梅山夜话

梅花镇的琉球女神:蔡夫人传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福建长乐的梅花镇,有一处神秘的田螺洞,流传着一个跨越山海的动人传说,故事的主角是来自琉球的蔡夫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万历年间,琉球国里生活着一位名叫蔡红亨的女子,她出身名门,父亲蔡金城是琉球国的耳目大夫。蔡红亨不仅生得美丽动人,还精通刺绣,其绣品精美绝伦,在琉球声名远扬。琉球尚氏朝廷将她绣制的花布、甚至有一说是绣制的龙袍,作为珍贵贡品献给明朝。万历皇帝见到这些贡品后,被其巧夺天工的技艺深深折服,当即下诏,宣蔡红亨进京面圣。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蔡红亨领命后,便乘船踏上前往明朝的旅程。然而,茫茫大海充满未知与危险,当船行至长乐梅花港时,突然遭遇狂风巨浪。船只在波涛中剧烈摇晃,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危急时刻,蔡红亨凭借着自身的勇敢与智慧,与风浪顽强抗争。也许是她的坚韧感动了上天,最终,船只安全地驶入梅花港躲避风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梅花港的蔡氏族人得知蔡红亨的到来,热情相迎。一番叙族谱后,惊喜地发现彼此竟是同宗,且蔡红亨辈分颇高,当地蔡氏后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姑姑”,后世更是尊称她为“姑婆”。此时,从福州“柔远驿”传来消息,蔡红亨暂缓进京。于是,她便在梅花镇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梅花镇生活的日子里,蔡红亨与当地的渔乡姐妹结下了深厚情谊。她见姐妹们心灵手巧,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精湛的刺绣技艺传授给她们。教她们如何用五彩丝线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绣制精美的嫁衣、被帐和手帕。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梅花刺绣逐渐名闻遐迩,成为当地的特色技艺,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闲暇之余,蔡红亨喜欢在海边漫步。一天,她在梦中见到有神人在自己手掌上写下“东涌起风沙,得道在梅花”的字样。醒来后,她对此深感奇异。不久后的一天,她突然预感到海上即将有风暴来袭,危及渔民的生命安全。于是,她急忙奔走相告,通知镇上的渔民不要出海。起初,一些渔民半信半疑,但蔡红亨焦急万分,苦苦劝说。最终,大家选择相信她,几十艘渔船及时回港避风。果然,不久后海上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若不是蔡红亨及时示警,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梅花镇生活一段时间后,蔡红亨不幸染病。尽管当地百姓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料,但她的病情仍逐渐加重,最终香消玉殒。百姓们悲痛万分,为她准备了隆重的葬礼。当灵柩被抬到田螺礁前准备祭祀时,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转瞬间,灵柩竟消失不见。待风雨停歇,人们发现原地出现了一座高约10米、宽3米,形状如同丘田的土丘,这便是乡人所说的田螺洞,也被认为是蔡夫人的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说蔡红亨死后成仙,常常在海上显灵,庇佑过往的船只和渔民。每当行船的人在海上遇到风暴,只要大声呼喊“蔡姑婆”,便能得到她的救助。万历皇帝听闻蔡红亨的种种事迹后,也大为感动,下旨册封她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梅花镇的百姓感怀蔡夫人的恩德,在她生前居住的地方修建了蔡夫人庙,又称姑婆宫,常年祭祀。庙中的门额上书“懿德夫人”,横额书“琉球国蔡仙府”,左右联为“梅花古迹明如镜,螺洞得道蔡夫人” ,殿前横额题“琉球国蔡夫人”。数百年来,蔡夫人庙香火鼎盛,蔡夫人的传说也在梅花镇代代相传,成为连接梅花镇与琉球的一段美丽佳话,见证着两地人民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