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岩头古村

神采飞扬

<p class="ql-block"> 摄影/文编:神采飞扬、年华飘逸</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4504643</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州楠溪江,以其迷人的田园山水风光著称于世。在楠溪江畔,至今依然可见那些依据“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的构思,以及阴阳风水的理念精心建造的古村落,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岩头村,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静卧在楠溪江中游的西侧,因地处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岩头村初建于元代延祐年间,竣工于明代初年,占地面积18.5公顷,人口7000多人,是楠溪江中游最大的村落。其建筑风格独特,以古朴的街区式布局为主,伴随着两院四合围式的建筑群,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钦佩的是,这个村落不仅有着整体的规划,甚至连局部的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这样的规划水平,在古代的村落中实属罕见,堪称典范。2008年,岩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个古村落,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此行我们只游览了部分景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入岩头村,一株大樟树遮天蔽日,其下横卧一道三孔的石板古桥,名丽水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水桥,又名“永庆桥”,位于乘风亭前,丽水街边,是一座跨越丽水河的石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见证了无数商贾往来与岁月变迁。此桥虽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仍坚固如初。丽水桥是三孔拱券式石板桥,由48根条石构成,暗含地属“四十八都”。桥长12.3米,宽3.8米,桥面分三段,每段9条石板,下由石柱磴支撑,凡条石14根,古朴美观,并与自然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水街,又名“丽水长廊”,是建在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的一条商业街,东西走向,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商店,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店铺前,空出2米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长廊外侧设有美人靠座椅,可供行人驻足歇息,凭栏眺望檐外的自然风水或俯观水中嬉戏的游鱼。 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言道:“未至岩头丽水街,便不算真正领略过楠溪江的韵味。”这条古街散发着一种淳朴而古老的气息,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历史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湖庙风景区位于丽水街南侧,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时期,扩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观多变。它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峰塔是当地金姓在五百年前根据山水地形而建的金山十景之一,故又名金氏塔。该塔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与水亭祠、桂林公(金永朴)书院、文昌阁相呼应,是岩头古代乡村园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后因年代久远而倒塌,于2008年7月破土重建,2009年7月向游客开放。重建的文峰塔共7层,可观景游览。文峰塔重建标志着岩头丽水街金山十景再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亭祠(琴山书院)坐落在岩头村中央街南端,由金永朴创建,外墙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4米,现尚存正堂一座。正堂前是一个大水池,池中央有亭,现尚存16平方米的石板基座。水亭祠原是楠溪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其南面的汤山上有与水亭祠同时建造的文峰塔。站在书院的水亭里向南望,塔影正巧照在水池里,形成了楠溪江村村追求的“文笔蘸墨”的风水格局。在塔湖庙北侧,与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的山麓上有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昌阁,即溪山第一图书馆遗址,坐落在塔湖庙南侧,建于明朝,清道光年间由当地名人金则胜出资重修,坐西朝东,背靠塔山,面向塔湖,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1923年9月,金贯真和李得钊在文昌阁创办了溪山第一图书馆,购置进步书刊,供青年人阅览,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文昌阁由于年久失修,在一场台风中倒塌。2008年由永嘉县岩头镇人民政府筹资按原建筑重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水河(部分宽阔的河面也有人称丽水湖)水色清澄见底,水面平静如镜,远近险峰奇岩、村屋古树皆成水中画影。</p> <p class="ql-block">岩头村拥有独特的水利系统,元代始建的水渠网络引楠溪江支流五尺溪水绕村而过,兼具灌溉、生活用水与景观功能,被誉为“浙南都江堰”。捣臼灯舞是岩头村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村民夜间以稻草扎灯笼起舞,展现传统民俗文化。此外,岩头村还有永嘉麦饼等特色美食,游客可参与手工体验,感受当地的独特风情。</p> <p class="ql-block">岩头村,一座集湖、岛、山、堤、亭、庙、阁、轩、塔、桥、戏台于一处的园林,景观变化多样,风格清逸淡雅,不失乡土本色。丽水街是古代村落规划中人与自然相依相存完美结合的典范。今天,当城市化的滚滚车轮不断碾压过历史遗存的印痕,我们默默祈祷,请为人类保留这些古老田园和乡土之根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谢您的观览🍃——</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1日拍摄(阴间小雨)</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参考网络资料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