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帮扶启新程,学习交流助成长 — 东源高级中学德育团队赴深圳市三高学习交流活动

Lucky杨颖

<h3>教育帮扶如春风化雨,润泽城乡教育沃土;校际交流似纽带相连绘制协同发展蓝图。5月23-24日,东源高级中学在“托管帮扶” 机制引领下,侯体鸿副校长和赖坤翔副校长带领近40 人德育团队(含 20 位优秀班主任及多部门管理干部),赴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开展深度学习交流。此次活动以“精准对接需求、共享优质资源、共探育人新径” 为帮扶导向,聚焦德育创新与管理智慧,旨在构建双向赋能的教育共同体,为县域高中振兴和德育工作提质注入新动能。为做好本次学习活动,5月21日在学校阶梯教室召开了动员会,侯体鸿副校长强调了活动目的、任务和纪律要求。</h3> <h3>一、座谈启思:在教育痛点中锚定帮扶坐标</h3> <h3>在深三高阶梯教室的座谈交流中,双方以目前县中教育生态为镜,聚焦县域教育三大现实困境:乡村文化认同弱化、家庭教育支撑缺位、学生成长目标模糊。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雷声副校长提出“差异化帮扶”理念,强调德育需立足县域学情,通过“一生一策”个性化方案破解“整齐划一&quot; 的教育困境。<br>东源高级中学侯体鸿副校长强调,帮扶是教育理念共振、管理经验共生的双向奔赴。此次带队学习正是为了将深圳“精准德育” 经验与县域实际结合,探索“帮扶输入 - 本土转化 - 特色输出”的闭环模式。</h3> <h3>随后,座谈中举行的“藏书票”捐赠仪式,成为教育资源流动的生动注脚。一枚枚精美的藏书票承载着两校的深厚情谊,寓意着深圳第三高级中学与东源高级中学友谊之树长青,未来携手同行,共同书写教育新篇章。</h3> <h3>二、领导分线交流,两校管理团队按部门精准对接</h3> <h3>德育处肖贤学、李珊珊主任与深三高德育团队深入交流升旗主题设计、德育系列活动策划、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及家长学校建设经验,重点学习深三高“每月一主题”德育课程体系与家校协同育人机制。<br>团委孙飞、朱房辉围绕社团活动开展、学生干部培养展开研讨,获赠深三高《学生社团管理手册》,并就“科技节”、“ 读书节”等活动的跨校联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br>年级部陆振栋、骆丹丹等 6 位干部聚焦违纪学生管理、家校共建策略、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运作等议题,重点学习深三高“学生成长档案袋” 制度与班级家长会分层设计方案。<br>安全办廖小坚、戴金平实地考察深三高校园安全设施,就安全工作机制、应急处理流程展开交流,现场确定引入深三高“智能安检系统”,计划返校后重启学生入校安全检查流程优化工作。<br>心理中心王雪梅老师参观深三高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学习功能区划分、团体辅导活动设计及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获赠《高中生心理团辅课程案例集》。<br>后勤和生活部赖晓华、廖浩华等深入宿舍管理一线,交流宿舍公物维护机制、生活教师培训体系,重点研习深三高“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的组织经验。</h3> <h3>三、课堂探秘:AI赋能教育,点燃智慧火花</h3> <h3>在教研处刘承志主任的带领下,东高的20位优秀班主任踏入深三高主题班会课堂,沉浸式感受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中学优秀班主任刘雅芬老师执教的“AI赋能,逐梦未来”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创新课程。<br>班会课伊始,随着大屏幕亮起,一段精彩绝伦的AI发展史纪录片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从早期人工智能的艰难探索,到如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案例,同学们的认知边界被迅速打破,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的巨大颠覆性力量,“觉醒”环节成功点燃了大家对AI的浓厚兴趣。<br>进入“赋能”板块,课堂秒变实践基地。老师带领同学们实操智能学习工具,通过模拟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让大家亲身体验AI如何与学科学习、职业规划深度融合。同学们纷纷惊叹,原来AI不仅是高科技名词,更是能帮助自己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创意灵感的得力“数字助手”。<br>“思辨”环节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AI是否会取代人类创造力”“算法偏见如何规避”等辩题一出,同学们分成小组,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引经据典,从不同角度阐述观点,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逐渐建立起“技术向善”的价值观念,学会用理性的目光看待AI技术的发展。<br>最后的“升维”篇章更是创意十足。以“我的2035—与AI共舞的未来”为主题,同学们通过跨学科项目策划、虚拟现实职业体验等前沿活动,将个人理想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大家既学习掌握AI技术工具,又不忘坚守人文情怀,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脚踏实地的规划,描绘出属于新世代的未来蓝图。</h3> <h3>四、宿舍寻秘:从生活管理中挖掘帮扶密码</h3> <h3>11:20,深三高的领导热情洋溢地带领东高老师们走进学生宿舍。推开宿舍楼大门,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与井然有序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h3> <h3>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深三高可谓别出心裁。定期举办的学生宿舍文化节是校园里的一大盛事。“生活能力”大赛上,同学们化身“生活小能手”,叠被子、整理衣物等技能在竞赛中得到充分锻炼和展示;“宿舍是我家”手抄报比赛中,大家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对宿舍生活的热爱,一幅幅作品满是温馨与创意。这些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宿舍卫生意识,更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h3> <h3>深三高的宿舍长效管理机制同样令人称赞。每月一次的内务评比标准严格、流程规范,多次荣获“五星级文明宿舍”称号的寝室可获得卫生免检“特权”。深入了解发现,这些优秀宿舍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管理模式:责任明确到人,物品分区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精细化管理的智慧。生活区走廊的五星级宿舍表扬栏,图文并茂地展示着优秀宿舍的风采,成为激励同学们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强大动力。</h3> <h3>更令人惊喜的是,深三高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发现”:那些长期保持五星级荣誉的宿舍,同学们在高考中往往也能取得优异成绩,不少人成功考入国内外顶尖学府。这一现象生动诠释了生活自律与学习自律之间的紧密联系,生活中的良好习惯悄然间转化为学习上的强大动力。</h3> <h3>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深三高宿舍管理中无处不在的“温度”。每天中午放学前10分钟,宿舍管理员便会提前打开空调,只为让同学们回到宿舍就能享受清凉。平日里,她们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将宿舍打造成学生们温暖的“第二个家”。</h3> <h3>五、学思践悟:凝聚帮扶共识,推动成果转化​</h3> <h3>活动结束后,全体成员结合岗位撰写心得体会:</h3> <h3>德育处肖贤学在总结中提出“三维融合”计划:将深三高德育课程体系与东源乡土文化融合,将AI技术与传统德育手段融合,将深圳经验与县域学情融合,重点推进“每月一主题”德育活动的本土化改造。<br>年级部朱奇峰在笔记中写道:“深三高‘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让我深受启发,计划在高二年级试点‘班级轮值管理制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br>安全办廖小坚立即启动整改方案:“参照深三高智能安检系统,完成东高入校安检流程优化,增设‘学生安全承诺书 '签订环节。”。</h3> <h3>教育帮扶的真谛,在于用一束光指引另一束光的方向。当深圳特区的创新实践与县域高中的育人需求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方法的革新,更是“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光彩”的教育理想。东源高级中学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在托管帮扶的新征程中,创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无限可能。</h3> <h3>撰稿:杨颖<br>编辑:杨颖<br>照片:学习团队<br>一审一校:肖贤学<br>二审二校:侯体鸿<br>三审三校:金政松、刘瑞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