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黎服饰创始人倪月清的创业史

飞歌传说

<p class="ql-block">秋黎服饰创始人倪月清的创业史</p><p class="ql-block"> 非常巧合,今天我去秋黎服饰,遇到创始人倪月清,和她聊天,她讲述了她的创业史,让人激情澎湃,让人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她出生于1966年,十六七岁时就开始跟着师傅学裁缝,学徒只有吃饭没有工钱,她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去厂里上班,厂里有工资。他先是去乡镇企业的羊毛衫厂工作,做了几年,从摇横机到套口都学会了,乡镇企业却不行了倒闭转制了,于是她又去了私人企业。当她听到老板老板娘兴奋地说赚了多少钱时,她意识到我自己技术都懂也可以自己干。她老公当时在西安做羊毛衫销售,于是让她老公回来,和老公说,想自己干,她负责做羊毛衫,老公负责去濮院的梅泾宾馆卖羊毛衫。当时他大儿子才六七岁,忙得没工夫管大儿子,大儿子就在羊毛衫堆里睡觉。九三九四年左右,濮院羊毛衫市场还没有形成,只有梅泾宾馆有几个东北人收羊毛衫。他们就把做好的羊毛衫拿去卖给梅泾宾馆的东北人。当时买卖特别简单,看一下货没什么质量问题就收了,等熟悉了,就数一下件数就收货付款了。当时只要有货,不怕卖不掉,她说就是傻子也能赚钱。这个谦虚的话,没有那个灵敏的商业头脑,那能找到这个发财的机会。因为做羊毛衫就要不断出新品,要去观察市场。当时她经常一大早去杭州四季青,看市场上哪些产品好卖,她就卖一些回来跟着潮流。赚到了钱,她就买了当时香格里拉最好的排屋。</p><p class="ql-block"> 可是做到2005年,她生小儿子了,就没有时间跑市场了,没有新款羊毛衫就难做了。她左思右想,想到了做毛纱生意,买和卖相对简单。于是他老公去濮院档口开毛纱门市部,当时生意不错,一年就可以赚三四百万。又买了不少房子。但是生意越来越竞争激烈,卖低端货,遇到的客户也是良莠不齐,拖欠货款的问题非常严重。到2014年时,门市部一年一百万也赚不到了,感觉这样下去日子不行。大儿子也不能再打工了,还是要自己干。</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找到当时的热点生意双面呢面料。本来她准备投入资金购买机器直接生产双面呢,但是大儿子陈海斌比较稳妥,说先从其他企业进点货卖卖再说,如果形势好,摸准了销路再搞生产也不迟。当时直接做双面呢生产线的许多企业因为不掌握技术,生产的产品不合格,产品滞销,亏了几千万的都有。当初做双面呢,老公还是担心她做不好,怕她亏本。她就是不服输,要争这口气。她向老公说,就算你借200万给我,就算亏了,也就200万,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这一年她为了学习,一年的路程要开近三万多公里,不断地去拜访生产商,去学技术,与行业人才交流。她经过一年多的买卖,从行业小白变成了行家,掌握了销售渠道,也认识了不少生产商,熟悉了生产流程,知道了行业内的许多内幕,避免了很多坑。她做得越来越顺手,把赚到的钱,买了30多亩地和厂房,组建生产车间,开始生产双面呢面料。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销售都掌握在他们一家人自己手里,产品大受欢迎,又赚了不少钱。</p><p class="ql-block"> 倪月清,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老板娘,她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凭借着一颗不服输的拼劲,闯出一片天地,创业成功!她不拿打工的高工资,而是自己做羊毛衫,终于第一次成功地掘取了第一桶金。第二次成功是她家里转战卖毛纱,又抓住了风口,大赚一笔。第三次成功是她和家人转战双面呢面料,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全面掌握核心技术,一举拿下许多高端客户。她说,高端客户比低端客户好打交道,他们讲信誉,说到做到,合作比较愉快,做生意要和对的人在一起。她的成功,真不容易,这种拼搏的精神让人佩服不已,是一名真正的企业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