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师生共写随笔(十四)

立德立行 至善至美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六年级   张庭桢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六年级   陈嘉乐 《骑鹅旅行记》 五年级  牛丽红 《做不完美的教师》 语文组  孙翠雯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我们常常追寻着完美的教育境界,期望成为无可挑剔的教师。然而,阅读《做不完美的教师》这本书,却让我对教师的角色与成长有了全新的感悟。它宛如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对于完美教育的执着迷雾,引领我踏上接纳不完美、在缺憾中成长的教育旅程。</p><p class="ql-block"> 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教育实例,深入剖析了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完美现象,以及教师如何正视并超越这些不完美。它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教师形象的刻板定义,让我明白,教师并非无所不能的圣人,而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犯错、反思并成长的平凡人。</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及的“不完美的课堂”让我感触颇深。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精心备课,期望每一堂课都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高效吸收。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会出现教学进度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内容仓促讲解;有时学生的反应与预设相差甚远,课堂气氛沉闷或失控。这些课堂上的“小插曲”曾让我倍感沮丧,认为自己教学能力不足。</p><p class="ql-block"> 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些所谓的“不完美”恰恰是教育的常态,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它们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学情和思维差异,为我们提供了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契机。每一次课堂失误都是一次自我反思与成长的机会,通过分析问题所在,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驾驭能力,使未来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教师自身的“不完美”也是书中探讨的重点。我们都有自己的知识短板、情绪弱点和教育风格的局限性。例如,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学科知识时,可能会存在理解不够深入或讲解不够清晰的情况;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有时会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做出不恰当的反应。承认这些不足并非意味着自我否定,而是一种勇敢的自我认知。它促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学会情绪管理,以更加平和、理智的心态应对教育中的挑战;借鉴他人的教育经验,融合多种教育方法,逐渐形成适合自己且富有成效的教育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对自身不完美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转而将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与教育实践的探索中,实现从“追求完美”到“追求卓越”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书中还强调了“不完美的学生”这一关键要素。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速度、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会出现成绩起伏不定、行为习惯不良等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期望能够迅速纠正学生的所有错误,让他们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模范生。然而,这种期望往往忽略了学生成长的渐进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不完美,用耐心和爱心去陪伴他们成长。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障碍,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鼓励;对于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是简单地惩罚了事,而是探寻背后的原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我们放下对学生“完美”的苛求,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并激发他们的闪光点时,教育便不再是一场艰难的“改造工程”,而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生命培育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