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看学生出勤率低,2015.5.28

花园马荔

<p class="ql-block">  和朋友们一起吃饭,讨论了现在学生上课出勤率不太好的问题。当老师的对这件事实际上是很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的学生的的确确有很多不愿意到教室听课的情况,哪怕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都出现很多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那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件事呢?课堂毕竟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当学生都抬着头认真听老师的课的时候,老师也会觉得非常的带劲儿,激发出很多的灵感,怎么样说呢,教与学应该是个面对面的过程,但现在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导致学生有的时候喜欢独处,他们觉得自己独处的效率才高。</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对这件事的看法,我觉得值得借鉴。他说,你可以快点儿讲,然后把剩余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巩固知识,这样他们可能掌握的更好。至于不到课堂来,那他有很多学习的方式,各种网上也有很多视频。比如Al赋能教学,老师们又做了很多辅助性的教学资料,所以他们得到获得、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这就取决于学生自己内驱力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师的目的不就是只要学生学会了可以吗?这个观点我是非常同意的。</p><p class="ql-block"> 我也有一个实例跟大家分享,就是在这一次考科目一的时候,首先我做了模拟试题,只考了37分,于是开始学习。看了很多的直播视频,然后做了很多模拟,然后又有针对性的买了资料,这么多渠道的中,不同的人讲课的角度方法都会对你有不同的启示,所以呢,只要达到目的即使学生不进教室也没什么。</p><p class="ql-block"> 但是对于传统的学校来说,学生不走进课堂听课学习,我认为还是不是那么合适,因为在教室里边,你和老师面对面的时候,可以直接和老师面对面探讨,从老师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因为教师上课毕竟不是只讲知识,还有很多的拓展,包括老师的微表情、老师的微动作,都是对你一个提醒,相当于是眼耳鼻都在接收老师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时代变了,学习方式变了,但知识是载体,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的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任何时代学习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