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当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软糯交织,一场浸润着传统文化与劳动精神的实践课堂在校园里悄然展开。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以“巧手包粽”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师生们在亲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触摸历史、传承匠心。</p> <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粽叶、糯米、红枣、蜜饯等食材早已整齐摆放,散发着清新的自然气息。经验丰富的老师化身“劳动导师”,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包粽子的步骤:先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再填入适量糯米,放入香甜的馅料,最后用棉线细心缠绕、打结。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手、眼、脑的紧密配合,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学习,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努力,形态各异的粽子陆续诞生:有的小巧精致,有的“体态丰盈”,虽然不如专业师傅包得规整,但每一个粽子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汗水与创意。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随后,学校将孩子们包好的粽子煮熟,分发给大家品尝。当软糯香甜的粽子入口,孩子们不仅尝到了传统美食的独特风味,更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此次端午节包粽子劳动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包粽子的技能,更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一片片粽叶包裹的,是千年传承的文化记忆;一双双小手传递的,是勤劳质朴的劳动精神。未来,我校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传承中创新,让劳动之花在校园中绚丽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