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河与雪山之诗——评杨志军的《雪山大地》

唐明华

刚看完雪山大地,一种冲动,让我觉得有必要写下当时的感受。<br>  现在写东西不在乎给别人看还是不看,这已经不重要了。我把写作当成了和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和自己窃窃私语,和自己喃喃自语,抚慰自己的心灵,让其得到疗愈。 雪山大地和宝水的风格很像,没有夸张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的展开。一切都是自自然然,清清爽爽,朴朴实实。给我们展开了一幅藏族风情图。 我觉得今天看力冈在翻译《静静的顿河》时,写的自序里有这么一段话:“一部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不在于别的,不要赋予他政治意义,而是要表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性格特征,在面对困难时,面对苦难时,可以逃避,可以悲伤,可以软弱,但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以后,还能保持人性的光辉,善良,正直,厚道。”正是有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才会让一部部的名著名垂千古。 接着我就来说说,雪山大地的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吧。<br>首先是强巴,他因为被角巴一家人救了,赛珠也失去了生命,从此他和角巴一家开始了水乳交融的交往。他首先发现了藏族人发展的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宁愿让孩子放羊,也不让先孩子读书。于是他开始筹划如何让藏族孩子读书的问题,首先说服角巴一家,然后再慢慢地说服其他人,宁愿冒着被丢出帐篷的危险,也要把沁多小学开办起来。当沁多小学一办起来以后,他就又退回去当一个自由自在的牧民。但是他又突然发现藏族人在缺乏教育的同时,还很穷,于是他又开始创办“沁多贸易”。让牧民们知道要去宰杀牛羊,变成钱。 再接着他又发现,自从把牛羊分田到户以后,牧民们开始泛滥地饲养牛羊。这样下去,草原的生态环境即将不保。于是,他又让阿旺引导日尕率领马群走向了无人区。接着又提出了要建立一座城市的想法。让牧民们开始渐渐地接受文化的洗礼,也让草原开始恢复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机。<div>  强巴就是这样,就像上帝派来的使者一样,为了藏族的繁荣竭尽自己的所能。</div> <br>  接着再讲一讲阿妈。在阿妈身上有几个情节让我泪目。首先,她不辞辛苦地带才让去治病,直到才让耳聋的痊愈,开口叫一声“阿妈”时,她竟然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再接着因为被强巴爸爸连累,她只有躲进了生别离山。就是在那里,她近距离地接触到了麻风病人。她并没有嫌弃他们,勇敢地行使着一个医生的职责。她会偷偷摸摸地去找索南院长,只为了解国外,以及藏族医生是怎样医治麻风病人的,甚至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让索南院长给生别离山的医务所配一辆救护车。然后她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麻风病患的救治中。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她就这样平静而坚定地做着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在这期间,她还染上了麻风病,她果断地拒绝了亲人的探视。她认为:“各自安好,便是晴天。”我想:就算是她死了,她也会用一双慈悲的眼睛俯瞰着大地,俯瞰着这大地的生灵,并给他们庇佑。阿妈似乎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天使,用她那一双温柔的手抚慰世间的苦难与伤痕。 慢慢地读,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物值得我们回味。角巴,老才让,索南,桑杰,果果﹍﹍他们的出现,钩织着一幅华美绚烂的藏族风情图。这些人物里没有绝对的坏人,都是善良厚道的人,我们在含蓄蕴藉的文字里读出了一种淡淡的温情。 就用雪山大地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吧。“人生的奇妙就在于:当你认为已经走到尽头,暗淡来临,悬崖出现,四野荒芜,希望全无的时候,突然头顶一阵闪亮,月光流淌而来,原来红地毯已经铺在你脚下,你只需要脱掉你泥泞的鞋子,洗净自己,清清爽爽的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