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放下“鸡娃”执念,静待花开</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好些年了“鸡娃”这个话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越琢磨越觉得迷茫,找不到方向。今天晚饭后,偶然见读到一位智者的文字,就像一束光照进了迷雾,瞬间让我豁然开朗。那些话语仿佛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与我长久以来的困惑不谋而合,其中有三个观点更是直击要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一、如今,从热闹繁华的大都市,到宁静偏远的小乡村,<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假学习”现象</span>如影随形,成了教育领域里的一个怪圈。许多家长省吃俭用,把孩子送进一个又一个补习班。为了给孩子报班,自己舍不得买新衣服,不敢去享受一顿美食,生活质量一降再降,钱包也越来越瘪。可到头来,孩子的成绩却丝毫没有起色,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这不禁让人深思:这样盲目的教育投资,到底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仅仅为了填补家长内心的焦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二、说到“鸡娃”,有个关键问题不容忽视——孩子们愿不愿意“被鸡”。这就好比喂饭,如果孩子不愿意张嘴,就算家长学会了花样百出的喂饭技巧,又有什么用呢?教育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强行灌输,强扭的瓜不甜,强迫孩子学习,知识很难真正扎根发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三、还有不少家长,仿佛被培训机构的“成功案例”洗了脑,陷入了成功迷幻城堡。让大家觉得只要花钱给孩子补课,就是在托举孩子的未来;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就等于为孩子铺就了人生的康庄大道。可如果孩子自身没有学习的内驱力,这些投入就如同往大海里扔石子,即便能溅起短暂的水花,最终还是会沉入虚无,徒劳无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从我家孩子上初中起,我也是“鸡娃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候的我,一边质疑这样的补课方式是否真的有效,一边又忍不住观望其他孩子补课的效果,在焦虑中不断筛选、抉择,不断的督促和激励之中孩子,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自我拉扯。反复多次拉扯之后,我开始了深层的思索和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静下心来细细回想,才惊觉“内卷”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这代人的骨子里,卷竟然成了自己生存的本能。年少时,我拼命读书,一心只想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中年了,依旧利用碎片时间考取执业资格证书、钻研专业知识,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正是这些刻进骨子里的“奋斗印记”,让我不自觉地想要在孩子身上复制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路径。于是,催孩子学习、盯着写作业、报各种补习班,成了生活中的日常。其实是我们忘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时移世易,刻舟求剑</span>的教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存在的现实是,真正能自我驱动、自觉学习的“学霸”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节奏会慢一些,他们的闪光点,或许根本不会在试卷分数中显现。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多花些心思去发掘孩子的爱好与兴趣,更加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时间带他们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去郊外游玩,去带他们见识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拓宽他们眼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这场修行,不要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更是关乎其他方方面面,例如:有关生存、有关健康、有关技艺、有关乐趣等等。我们这代家长既是参与者,也是学习者。过去,我们总以为用力推着孩子奔跑,就能帮他们避开人生的荆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准高三学生的妈妈,我逐渐明白:与其整日陷入提前焦虑的漩涡,不如放下“经验主义”的执念。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说的那样,<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不要用过去的认知局限,去定义孩子未知的未来”</span>。有时候松开紧握的手,反而是给孩子长出翅膀的机会。孩子不是流水线的标准产品,而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或许会在不久将来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速度发光。<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放下“鸡娃”的执念,不是对教育的懈怠,而是以更温柔的姿态,陪伴孩子探索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span>。毕竟,<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教育的终极答案,从来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未来的某天,从容地对世界说:“这一路,我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活成了喜欢的模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