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黎族是海南岛最早居民,族源与古代越族尤其是“百越”中“骆越”关系密切 。其先民约3000年前殷周之际定居海南岛,当时处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从事原始锄耕农业、狩猎、捕鱼,采集也很重要,制陶和原始纺织技术已出现。秦汉起,受中原王朝统治,与汉族交流渐多。唐代农业发展,特产输入中原;宋代汉族大量迁入,促进开发,黎族社会封建化加深;明、清时,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占统治,部分地区土地集中,农民起义不断,五指山腹地仍保留原始公社残余共耕组织 。</p> <p class="ql-block">展示了祭祀用品、藤编衣箱等物件。牛头造型的祭祀用品,体现了黎族对牛的图腾崇拜,牛在黎族生产生活中意义重大,是财富和力量象征,用于祭祀表达对祖先和神灵敬意 ;藤编衣箱展现其传统手工艺,就地取材用藤条编织,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反映黎族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被,是黎族织锦艺术的杰出代表。图案以龙为主,辅以云纹、花卉等,龙在中华文化象征祥瑞、权威与力量。龙被采用黎族传统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蕴含黎族审美观念,曾是黎族进贡皇家珍品,也是宗教仪式、社交礼仪重要用品 。</p> <p class="ql-block">这是织布机及各色丝线。织布机是黎族传统纺织工具,黎族纺织历史悠久,“黎锦光辉艳若云”。通过织布机,黎族妇女将彩色丝线织成精美黎锦,黎锦图案多源于生活与自然,有深刻文化寓意,是黎族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体现其精湛纺织技艺和对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这是各类饰品,涵盖头饰、耳饰、颈饰等。这些银质饰品造型多样、工艺精湛,部分有复杂雕刻和装饰。银饰在苗族文化中意义重大,不仅是装饰,更具文化传承价值,常含图腾崇拜、祖先信仰元素,如蝴蝶纹、龙纹等,承载民族记忆,也是重要社交礼物,在节庆、婚嫁等场合佩戴展示。</p> <p class="ql-block">这是树皮衣,由树皮经加工制成。苗族在过去物资匮乏时,利用树皮制作衣物,体现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树皮衣制作工艺复杂,需选合适树皮,经浸泡、刮削等多道工序。它不仅是御寒蔽体衣物,更见证苗族生存发展历史,反映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 。</p> <p class="ql-block">这些珍贵的物品,无论是黎族饱含图腾信仰的祭祀器具、绚丽精美的龙被、传承技艺的织布机,还是苗族造型多样的银饰、古朴独特的树皮衣,都是黎、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智慧与情感,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让我们得以触摸和感知那深厚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激励着我们继续探寻和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