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聚首忆芳华—重返江浦营

新华

<p class="ql-block">  时光如奔腾不息的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而记忆却似那江边的磐石,历经岁月的冲刷,愈发清晰。2025年5月28日,参加原83418部队江浦营、连战友聚会的24位老兵们怀着满心的激动与眷恋,再次踏入梦中的江浦营,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时空,回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去往江浦营驻地响堂村的柏油路上,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前往江浦营的战友们的招手致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条平坦的柏油路增添了几分诗意。车轮在路面上平稳地滚动,发出轻微而有节奏的声响,给人一种安稳与舒适的感觉。然而,在战友们的记忆深处,五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条简易沙石路,战友们外出必须徒步行走在这条沙石路上。</p> <p class="ql-block">  原江浦营吴家勋营长带领战友们乘坐专车前往江浦营驻地。南京军区第二通信总站二营(江浦营),成立1975年2月,营部驻江苏南京江浦县老山林场响堂生产队。营部是原南京军区通信团三营撤銷后,由三营营部改編为二总站二营营部。</p>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记忆深处,永不褪色。江浦营,便是我们心中那片神圣而炽热的土地,是我们军旅生涯的起点,是我们青春热血的见证地。</p><p class="ql-block"> 江浦营,老兵们来了,我们带着对你的思念与眷恋,带着对军旅生涯的无悔与自豪,回到了你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踏入营区的那一刻,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营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取代了当年坑坑洼洼的土路,两旁的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现代化的营房拔地而起,庄重沉稳,设施齐全,与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  江浦营现任连长杭宇,欢迎阔别多年的战友们重返江浦营。</p> <p class="ql-block">  王修德、左益友、吴家勋、顾正龙、杭宇战友互致问候。</p> <p class="ql-block">  现任连长杭宇,向老首长汇报部队建设情况。</p> <p class="ql-block">  在杭连长的带领下,战友们参观营区,寻找过去的记忆,回味曾经的芳华岁月。</p> <p class="ql-block">  再次走进曾经的战斗生活过的江浦营驻地,内心非常激动,那是战友们永远魂牵梦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左益友、王修德战友。</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电缆仓库依旧屹立在营区的一角,虽然经过翻新,但依然保留着当年的轮廓。当年为了保障通信畅通,我们不分昼夜地工作,搬运电缆、铺设线路,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却从不喊苦喊累。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任务,守护好祖国的通信生命线。那些艰苦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珍贵的回忆,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营区漫步,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身着军装,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他们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来到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这片营区里,为了梦想而拼搏奋斗。虽然岁月已逝,但那种精神却从未改变,它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p><p class="ql-block"> 许保芳、李正斌战友。</p> <p class="ql-block">  陈景斌战友</p> <p class="ql-block">  在坡道两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是当年我和战友们亲手种下的小树苗。五十年的风雨洗礼,它们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撑起一片绿荫。轻轻抚摸着那粗糙的树干,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生长的力量,那是一种坚韧不拔、蓬勃向上的力量。当年,我们一群热血青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来到这片土地。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我们种下这些小树苗,希望它们能和我们一起成长,见证我们的青春与荣耀。如今,它们已然成为这片营区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老营长深情回忆起当年的营区绿化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如同璀璨星辰,永不褪色。那是上世记七十年代中期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老营长与战友们在江浦营的营区里,亲手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当时的树苗只有5毛钱一棵,它们是那么的渺小,却承载着大家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转眼间,当年那些稚嫩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它们的枝干粗壮,树冠如云,为营区遮挡着烈日,带来一片片清凉。这些大树,见证了江浦营的变迁,见证了战友们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也见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与拼搏。</p><p class="ql-block"> 今天老营长与战友们再次相聚在江浦营。站在亲手种下的大树前,年逾八旬的老营长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岁月在老营长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军旅生涯的热爱与怀念却丝毫未减。凝视着这些大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充满活力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老营长吴家勋。</p> <p class="ql-block">  吴家勋、沈新华战友。</p> <p class="ql-block">吴家勋、顾正龙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充满回忆与温情的照片,它见证了老营长与战友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见证了他们对军旅生涯的无尽眷恋。</p><p class="ql-block"> 顾正龙、吴家勋、陈荣堂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些大树,早已成为了江浦营的一部分,成为了战友们心中不灭的象征。它们见证了大家的成长,见证了大家的奋斗,也见证了大家的荣耀。它们是战友们心中的精神支柱,是对军旅生涯的永恒纪念。</p><p class="ql-block"> 沈新华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些大树,将永远矗立在江浦营的营区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军人的成长与奋斗,见证着江浦营的辉煌与荣耀。</p><p class="ql-block"> 陈荣堂战友。</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江浦营区,那熟悉的营房、操场、还有那曾经的猪圈,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陈国鸣战友、吴强战友都有过当“猪倌”的经历。一开始,他们对养猪一窍不通,连猪的品种都分不清。但军人的韧劲让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向响堂生产队的养猪户请教,学习如何配饲料、如何观察猪的健康状况、如何给猪打针防疫。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起床,清扫猪圈,给猪准备饲料。饲料是他们精心搭配的,有玉米、麸皮,还有从菜地里摘来的新鲜菜叶。他们把饲料搅拌均匀,一勺一勺地喂给猪吃,看着猪吃得津津有味,他们满是灰尘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p><p class="ql-block"> 如今,又一次站在猪圈前,陈国鸣和吴强战友感慨万千。那些曾经的辛苦和付出,都化作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周守健、吴强、陈国鸣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1年6月1日,吴强战友的日记,记叙了连队决定他去养猪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在江浦营主楼前,全体老兵与现任连长合影留念。合影队伍中,有六十年代入伍的老兵,也有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入伍的战友,而现任连长入伍还不足10年。战友们来自不同的年代,却因为共同的军旅生涯而紧紧相连。</p><p class="ql-block"> “一、二、三,茄子!”随着摄影师的指令,战友们纷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美好都定格在了这一瞬间。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战友们的容貌,更记录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它见证了他们从青涩少年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军人,也见证了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历程。这张照片将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纪念,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在江浦营度过的那段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老兵吴家勋、左益友。</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老兵刘国成、吴家勋、许保芳。</p> <p class="ql-block">刘勇气、吴家勋、左益友战友。</p> <p class="ql-block">左益友、施晓峰战友。</p> <p class="ql-block">左益友、贾卫兵战友。</p> <p class="ql-block">  吴家勋、沋新华战友。</p> <p class="ql-block">  吴家勋、王修德战友。</p> <p class="ql-block">  陈景斌、吴家勋、石建林战友。</p> <p class="ql-block">  吴家勋、顾正龙战友。</p> <p class="ql-block"> 李正斌、吴家勋战友。</p> <p class="ql-block"> 周守健、吴家勋、孙伟建战友。</p> <p class="ql-block">石建林、许保芳战友。</p> <p class="ql-block">刘勇气、许保芳、刘国成、王正南战友。</p> <p class="ql-block">刘勇气、王修德、王正南战友。</p> <p class="ql-block">  贾卫兵、孙伟建、吴家勋、左益友、石建林战友。</p> <p class="ql-block">江浦营营部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江浦连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陈国呜、施晓峰、王修德、孙伟建、陈桂东、马以民战友。</p> <p class="ql-block">许保芳、谢龙庆、刘国成战友。</p> <p class="ql-block">李正斌、刘国成、许保芳战友。</p> <p class="ql-block">石建林、陈景斌战友。</p> <p class="ql-block">胡光辉、陈荣堂、谢龙庆、刘勇气战友。</p> <p class="ql-block">陈桂东、施晓峰、马以民、贾卫兵、陈荣堂战友。</p> <p class="ql-block">陈景斌、沈新华、王正南、顾正龙、周守健战友。</p> <p class="ql-block">吴强、陈桂东、沈新华、陈国鸣战友。</p> <p class="ql-block">顾正龙、陈景斌、王修德、李正斌战友。</p> <p class="ql-block">周守健、吴家勋、谢龙庆、顾正龙战友。</p> <p class="ql-block">王正南、胡光辉、李正斌战友。</p> <p class="ql-block">陈桂东、吴强、陈国鸣、施长旭战友。</p> <p class="ql-block">  离开部队五十年,再次回到江浦营,我感慨万千。营区的面貌虽已改变,但那些曾经的影子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那片参天大树,那座电缆仓库,还有那些年轻的面孔,都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五十年的岁月,改变了太多,但改变不了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部队的眷恋,对战友的思念。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江浦营永远是我心中的梦,是我青春的见证,是我一生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王修德战友创作的书法作品《重返江浦营》。</p> <p class="ql-block">  王修德战友的书法作品《重返江浦营》其笔力雄健,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在墨香中感受到了军旅生涯的热血与激情,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