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收秋种过后农活越来越少,所以冬季是人民公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候,各生产队要派遣劳力去修水渠。</p><p class="ql-block"> 修水渠是个力气活,也是每天有指标、由生产队长带队、集中劳动不能偷懒的累活。以壮男劳力为主,辅以女青年。每年修水渠我都去,因为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热闹;因为不用自己做饭(知青自己做饭是很头大的事情)还有馍有菜吃;因为全队不分男女社员在一起劳动可以听老农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农田灌溉全靠水渠</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机械化不普及,修水渠基本是人海战术,是实打实的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挖出来的泥土是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走的。先是用白灰(就是石灰)画出要挖的区域,各生产队长带领自己的人按要求挖掘。</p><p class="ql-block"> 关中是黄土地,没有沙石比较好挖,就是挖到深处需要把泥土甩到头顶一铁锹高的地面上,比较累还常常会泥土落一身。再往深里挖,就阶梯形操作,修出台阶,最下面劳作的人把泥土先甩到台阶上,在台阶劳作的人再把泥土甩到地面上。有时候渠底有水,冬天穿着雨鞋站在水里挖泥,二脚冻的冰冰冷,连泥带浆一起往上甩,更是满身满脸都是泥浆。</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应该是现在的,过去人民公社组织修渠,水渠比这宽的多、场面比这大的多,人欢马叫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有点像当年的劳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 修水渠是真真切切累人的活,特别是刚插队的知青,干活不会用巧劲都是用的蛮劲,一天干下来真是累的散了架子浑身疼,有时候大会战还会挑灯夜战,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劳作,真是把人累惨了。手上打泡是必须的事,打了泡用针挑破裹上手绢继续干活,今天打了泡挑破,明天继续打,修完水渠知青个个一手老茧。长时间二手握锹,松手时手指僵硬伸不开,要忍着疼缓缓的才能伸直,多年以后直到今天,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只要握手用力时间一长,我的手指就会僵硬就会疼,半天伸不直。</p> <p class="ql-block">站在水里挖泥比干挖辛苦的多,挖的深往上甩泥很容易搞的满头满脸都是泥浆</p> <p class="ql-block">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挖土是需要把铁掀垫在腿上才能使劲(电视里看到的只用二只手端铁掀干活就不是行家),甩土需要腰用力才能甩上去,一掀一掀不停的挖土甩土,修一天水渠累的吃完饭不洗不涮倒头就睡,女娃也顾不上干净、形象,第二天起床腿像灌了铅腰像折断,还是要坚持去上工。身体的摧残多年以后才显现,我腰、腿没有一处没有毛病,如今一年四季轻时带护围重时贴膏药。</p> <p class="ql-block">我现在想起修水渠腰腿还会疼</p> <p class="ql-block"> 修水渠是热闹高兴的,成百上千的人呼啦啦铺开,镐头、铁锹、架子车,人欢马叫热闹非凡。男女社员在一起干活,边干活边聊天边开玩笑,我因此知道了许多村里各家的好事坏事有趣的事;知道了关中地区曾经大量种植罂粟(后来看《白鹿原》里面也有叙述),解放后政府屡禁不止,某年在罂粟收获时,政府一把火全部烧掉,种子也没留下而彻底禁止;知道了北宋时期刚正不阿、力主抗辽的丞相寇准是渭南人,白居易也是渭南人;知道了渭河二岸水丰地肥,河滩上以前撒上种子不用管到时收割就够吃。</p> <p class="ql-block">罂粟开花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黄河最大的分支——渭河</p> <p class="ql-block">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西源)和壑壑山(南源),自西向东流经甘肃定西、天水,陕西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最终于潼关注入黄河</p> <p class="ql-block">关中的麦子个高穗长</p> <p class="ql-block"> 修水渠每天是可以吃饱饭的。上山下乡都是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孩子,到农村烧火做饭需要学习,计划吃粮需要学习。社员家有老人做饭,我们下工需要自己做饭,手忙脚乱的有时饭做好了来不及吃,扒拉二口就走,特别是麦收期间,拿个凉馍边走边出工是常事。麦子面是定时从生产队仓库里领出来,先磨成面粉才能做馍,经常要做馍了发现没有面粉了,只能先煮点包谷籽充饥。修水渠每天有“杠子馍”吃,还有一碗菜,偶尔菜里还会有点肉片,真是幸福的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杠子馍”吃是多么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修水渠应该是集体劳动优势的充分体现,现在人民公社没有了,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集中力量办大事还是不能抹杀。记得在河南参观《红旗渠》被深深震撼,想到自己也曾经为修水渠出过力颇感自豪(战国时期郑国也是这样用人海战术修出了郑国渠吧)。</p><p class="ql-block"> 离开农村50年了,不知道现在农村是个什么样子,一定要抽空回去看看,看看当年善待我的老乡,看看曾经修过的水渠,看看村子变成了什么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