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八正法

静悟轩

<p class="ql-block">积极情绪八正法</p><p class="ql-block"> 积极心理学专家彭凯平教授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五施法”来调整我们心情,让自己快乐。</p><p class="ql-block"> 1颜施:要笑。人在真心微笑的时候,会有三块肌肉同时活动。装笑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眼角肌,因此显得皮笑肉不笑,缺乏感染力和魅力。研究发现,即使是假笑也能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的笑是天生的本能,只要我们装笑,大脑会自动解读为真实的笑,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 2身施:要动。马约翰曾说过:“运动是健康的源泉”。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让自己动起来。运动能改善情绪,每天10分钟就能产生效果,30分钟效果更理想。运动能够增加血清素水平,帮助振奋情绪。自然疗愈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看到自然环境时,大脑会分泌出愉悦的神经化学物质,带来积极的心态。在疫情期间,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自然环境的方舱医院,结果发现这些医生、护士和病人的康复和愉悦程度都要更高。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人类是群居生物,和大家在一起容易产生愉悦的感受。一起打球、跑步、嘻嘻哈哈的互动,都是特别重要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法。这种互动不仅带来快乐,还能增进人际关系。总之,通过身体的运动、与自然的接触、人际互动,我们都能找到更多的快乐,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这些方法简单而有效,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愉悦。</p><p class="ql-block"> 3言施:要说。学会积极沟通,好好说话。沟通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个关键特征。没有沟通,我们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团结。沟通不仅仅是合作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甚至是爱情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沟通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商水平,因为它涉及到词汇、表达和逻辑的运用。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言行并重”,我们也应该注重言行一致,不仅仅是说好听的话,也要诚实地表达批评和建议。根据洛萨达比例,成功团队的秘诀之一就是保持一定的正面比例,即五句好话配一句批评或建议。这种比例不仅适用于团队合作,也适用于夫妻关系以及日常社交中的各种场合。表达感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表达感恩可以帮助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关怀、同情。</p><p class="ql-block"> 4心施:要悟。 福流(Flow)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学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通过追踪一批特别成功的人士,他发现,这些人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能够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完全沉浸其中,勿我两望,酣畅淋漓,如痴如醉,他称之为“流”(Flow)。 “福流”的特征是,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此时不知是何时,此生不知在何处,做起事来特别流畅,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个过程点滴入心,丝丝入扣,完成后,会有一种醍醐灌顶,酣畅淋漓的快乐。每个人都可以产生这种澎湃的福流体验,尤其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特别容易产生福流。运动、艺术创作、深度学习和专注工作等都是常见的福流体验的来源,相比之下,闲逛、看电影、上网刷短视频等活动往往难以产生福流体验,因为它们不需要等待,缺乏时间的沉浸,福流一定是慢慢欣赏、积累感受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5眼施:要观。 最后,产生幸福的积极体验,需要培养慧眼禅心的能力。1981年,两位诺贝尔获奖者发现中国人所谓的“心眼”并非位于心脏,而是存在于大脑的视觉皮层。事物通过视觉神经通道到达大脑前额叶的视觉皮层后,才算真正被我们看见,否则只是视而不见。我们在看一些图的时候,可能只会看到斑点、杂乱无章的图案,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没有被提醒去关注这些图片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大脑前额叶的视觉皮层被激活,被告知了图片的意义,会突然间看得很清楚,明白其中的深意,这就是“慧眼禅心”。中华民族特别强调用心去欣赏身边真善美的小事,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沙一净土,一念一境界,从中可能会领略到非常美好的人世间生活。建议大家去欣赏周围的环境,比如,城市、身边人的变化,以及之前没有注意到过的家里的物品,并与家人分享,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慧眼禅心”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分享了一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山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刻意的寻找春天,就像我们刻意寻找幸福、财富、地位一样,无论提前做多少的功课,也有可能芒鞋踏破,一无所获,那怎么办?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从身边开始,从眼前开始,从关注那些没有绽开的梅花开始。慢慢看,我们会看到梅花的新芽在绽放。绽放的新芽,犹如满园春色,我们一边走,一边闻,一边笑,拈花微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