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文字:郭亚伟</h5> <p class="ql-block">花明楼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所属县级宁乡市花明楼镇,占地面积690多亩。花明楼景区亦指花明园或刘少奇故居,因花明楼是花明园的核心景观,高大醒目,且又是行政区划的镇区名称,故大多数人将花明园昵称为“花明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区分为两部分:一是纪念场馆,主要包括刘少奇故居、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工运历程专题馆、文物保护中心、炭子冲学校旧址等纪念场馆;二是园林景观,以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专机、一叶湖、柳叶湖为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明楼东距长沙30千米,西至韶山冲30千米,南至湘潭彭德怀故里60千米,已成为湖南省重点推出的“长沙一花明楼一韶山一张家界”名城名人故里游的重要中枢连接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花明楼,才知毛、刘、彭三位先辈的老家相距很近,不由慨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言不虚也!”。</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门楼广场</h1> “刘少奇故里”牌楼,是199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投资建成的。门楼高12.4米,宽15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刘少奇故里”五个苍劲大字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 <p class="ql-block">花明楼不是禁飞区,于是升起航拍器,拍个大场景。</p> 周边绿意森森,山清水秀。 工人们冒着高温在清理杂草。 景区很大,不象故居,倒象是一座优美的公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铜像广场</h1> 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踏步)。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石级中央一条苍翠的匍地龙笔直前伸,广场视野开阔,四周山头连绵起伏,幽远深遂。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平台中央,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像高3.0米,座高4.1米)。 鲜花簇拥,万人敬仰。 铜像的艺术水准极高,代表着我国雕塑技艺的最高水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刘少奇纪念馆</h1>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完整地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采取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纪念馆正门上悬挂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由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题写。 在201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将陈列馆主体进行了提质改造,对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陈列展览进行重新布展。新陈列的主题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以生平为主线,采用生平加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刘少奇同志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展现他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从空中看去,纪念馆色调淡雅,朴素大方,院中的亭子极其醒目,碧绿色的色调,象一座翡翠雕饰镶嵌在庄园之中。 这就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纪念馆匾额。 馆内迎门处是一座刘少奇的汉白玉雕像。 <p class="ql-block">雕像的艺术水准同样一流,音容笑貌仿佛真人再现。</p> 前言,是对其传奇一生的准确评价。 <p class="ql-block">这个由瓷质方块组成的壁画,站在墙边初看没感觉,只觉得墙上凸凹不平,疑是装饰画。但走出数米开外,蓦然回首,发现那竟然是少奇同志的巨幅头像,不由轻呼一声。更加神奇的是,离的越远头像就越清晰。</p> 留洋海外时的少奇同志,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曾经用过的钢笔尖。 开会场景 撰写《认共产党员的修养》。 用过的皮包。 用过的电动剃须刀。 <p class="ql-block">汉白玉坐像</p> <p class="ql-block">少奇同志竟然也是个摄影爱好者?这让我们这些摄影协会的不由心头一热。</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刘少奇故居</h1> <p class="ql-block">这是真正的刘少奇故居,那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p> <p class="ql-block">同样是茅草屋顶、黄土筑墙。</p> 正堂屋 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 <p class="ql-block">木质泥屐——从前的“高档”雨鞋。</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皮鞋、雨伞,放到现在也不过时。</p> 烤火房 厨房 水车 从前的雨具——蓑衣。 门前水塘边的古藤。 柚子树 炭子冲民俗文化展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花明园花明楼</h1> <p class="ql-block">据官方介绍:花明园是以湖湘文化为背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主题,以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重点,采用寓教于游的方式,对旅游观光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景点有花明楼、修养亭、刘少奇同志坐过的飞机、文化广场、一叶湖等。此为花明园正门。</p> <p class="ql-block">进门沿右侧小路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花明楼。花明楼取意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楼高33.02米,共五层,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面采取集中式布局,逐层上收,“花明楼”匾额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赴朴初先生亲笔题写。楼内分别陈列了宁乡十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湖湘文化名人及青年刘少奇的雕塑,向游人展示宁乡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自然环境和人杰地灵的文化氛围。</p> 楼前楹联,上联:山重水复,下联:柳暗花明。 进得门来,又是一副长联,上联为:楼成百尺,功若千秋,灵气溢三湘,四海鱼龙朝靳水。 下联为:德播九州,才雄两论,英名垂万古,一腔肝胆照花明。 《花明楼记》原文为纪念刘少奇故里重建花明楼所作,全文以古朴典雅的文言风格描绘楼阁风貌,并借景抒怀,赞颂少奇同志的历史功绩与精神品格。全文如下:<div><br></div><div>公元二OO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少奇故里人民重建花明楼落成。主持者嘱予作记,故尽心成文。</div><div><br>古往今来,锦山秀水,金城胜地,屡见名楼。今欣看靳江之滨,白鹤岭之巅,重建一座气势不凡,独具江南风韵的五层高楼,名曰花明楼。<br><br></div><div>观其楼,古朴典雅,雕栏飞檐,伟岸肃穆,抚云揽月,雄立于玉宇苍穹之下。四周碧野,树木葱茏,修篁滴翠;丘岗山塘,白鹅戏水,丹花霞映;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情景交融;牵动百尺高楼墨瓦红梁,招来无数雅士放歌吟颂。<br><br></div><div>入其楼,凝眸环顾,感慨万千,把酒临风,兴会无限。如振翅行空,思接千里。虽楼堂天地有限,然则,北闻洞庭涛声,东睹岳麓春色,南贯韶山瑞气,西融雪峰血脉。是可谓盛世修楼,楼聚民心,岁月更替,风云变幻,柳绿花红,山河斑斓,人世冷暖,尽收眼底。<br><br></div><div>登其楼,拾级而上,如攀山,如驾云,如踏浪,凌顶远眺,四面来风。晴日,蓝天浩瀚,可展青云之志,苍山绵长,可抒创业之怀;至夜,皓月当空,群星闪耀,天高地阔,蛙虫和鸣,皆如琴瑟清音,弹咏生活之新韵,未来之壮美。<br><br></div><div>每忆大地之子,生于斯,学于斯。历半个多世纪风云,为国开新元,民族振兴,立极神州。虽蒙不测,终是云不遮月,雾不蔽花,声播霄汉,名垂青史,亦如花明楼之巍峨,之雄奇,之灵秀,之久远。可曰:天也悠悠,世事茫茫,人心耿耿,浩气荡荡。思民亲民爱民为民,乃浩政之大道。立言立德立功,乃经世之根本。故余以为楼同此理,不在高,不在名,不在琼,不在古,而在植地之深,临水之近,得山之灵。嗟乎,纵然花开花谢,不减春秋景色;月缺月盈,自有千古光华。是为记。</div> 素纱高悬,上有名言警句。 花明楼中的刘少奇铜像。 站在楼上极目远眺,花明园秀美风光尽收眼底。 重重台阶之上是修养亭。 花明楼下的正前方,有一个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德育文化广场,以花岗岩雕塑万德鼎为中心,九龙柱顶天立地,一叶湖波光粼粼。 刘少奇坐过的飞机,因是文物,特地增加了保护设施。 园区里的水系景观一叶湖,不大但非常精致。 <p class="ql-block">远方的高塔,不知是何用途,似为观光之用。</p> <p class="ql-block">楼下的游客,显然是单位组织的活动,服装统一,正在合影留念。</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万德鼎</h1> 万德鼎,由十六块方形花岗岩和一万个德字组成,鼎身以宁乡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人面纹鼎”为模型。四面正中分别镌刻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书写的凹“德”字。其余的9996个凸形“德”字均为历代名家集字。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撰写《万德鼎铭》。万德鼎气势恢宏,是花明园的点睛之笔。 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撰写《万德鼎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坐过的飞机</h1> 刘少奇同志坐过的飞机,是中国于1959年从前苏联购买的第一批(共5架)伊尔18型飞机中仅存的一架,保存较为完整,机内的座椅和休息舱内的军用床、床单都是原物。该机作为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专机,刘少奇、周恩来、彭真、陈毅等都曾乘坐过。它曾伴随刘少奇同志参加过许多外事活动。2002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下达了文物博函[2002]1160号文件,拟征集刘少奇同志乘坐过的飞机。伊尔18-240经当年驾驶过的机长和机械师鉴定,确定无疑,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该机为国家一级文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修养亭</h1> 修养亭是为纪念刘少奇同志的光辉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修建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个院落及小型集会广场组成,是一座以当地民居形式为基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建成的仿古园林建筑群,质朴大方、庄重典雅。<br><br>“修养亭”由全国政协委员、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题写。陈列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提纲手迹、历代名家论修养和中国三代领导人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评价及名家赞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书画作品。 欧阳中石书法“正则离骚昭日月,啼鹃化碧注春秋”。 <p class="ql-block">与韶山冲不同,这里和其他普通景区一样,出入口有许多商铺,精致而且干净。</p> 商品琳琅满目、品类众多,但天气酷热,购买的人并不多。 <p class="ql-block">纵观花明楼景区,似乎比伟人故里更为壮观。花明园锦山秀水、气势非凡,花明楼高耸入云、伟岸肃穆,专机干净整洁、机库质地精良,修养亭翘角弯弯、建筑群精美绝伦,故居陈设齐全、宅院布局巧妙。即便不是名人故里,也是一处绝妙的旅游胜地,堪称国内纪念名人建筑中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本人拍摄,使用时请标明出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