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上)

沈建

应来大之邀我和沈冠随他们夫妇自驾南游。我们南游的目的不太一样,他们是想周游祖国大好河山,我们的目的是想拍点好照片,出点作品。但是想去祖籍老家看看的目的是一致的。他们2月底就出发了,我俩是3月17日乘火车到上海和他们汇合。<div>在上海稍事休息后第一站到炉头(现在叫桐乡)。首先去的是乌镇植材小学。据说这是沈竟外婆的父亲创办的学校,茅盾曾在此读书。学校里有茅盾铜像本想进去拍个照,保安不容许只好放弃。</div> 在门口拍张合影。 学校门前小广场有个名人走廊,走进看有好几个姓沈的。判断可能和咱家有亲戚关系。 马上拍下来,我只知道汤国梨是章太炎夫人也在此列。 还拍了很多可我手里没有照片了。 随后开车到沈家老宅地,在一条挺宽河边,运输船还挺多,吨位也够大。这桥叫龙翔大桥。 站在桥上看当年的老宅地就在河边,多年前是一所学校现在废弃了。据说当年院里还有个沈氏祠堂。 老宅地就在这房子后面,有条路可以过去。左手箭头是一口井的位置。 在河边我们遇到几位热心人,知道我们的目的后。她们对沈家的事略知一二,但是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和她们聊聊也能多知道一点。 最后在桥边和她留个影。 在河边还发现一家还称炉头的机械厂,判定是当年沈家人开办炉头冶坊制造铁锅厂遗址上现还留存的工厂,只是面貌全非了。产品也不同了。 随后我们来到乌镇探寻冶坊历史 当年的冶坊全国著名 是皇帝特批允许制造铁锅的工厂,好似现在的产品许可证。 据说铁锅从楼上扔下摔不坏,神了。 这是历届冶坊的管理人员。如想再进一步了解我就不知道了,可以咨询咱家的档案沈馆长。 在冶坊大锅前合影留念 乌镇里还有一个牌坊据说是为陪太子读书的尚书沈约而立,。是咱们家什么亲戚关系年代久远这个我更不知了,详细咨询沈馆长。 以前琪伯,蔼伯常讲起她们小时候在杭州的事清波门,府前街现在这些老房子都没了,但地名还在。 这地方离西湖很近步行也就二十分钟。听说那时爷爷经常带全家去西湖游玩。 在这地方留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