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淬教艺,笃行启师途 ——记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教专业23级3班学生来我校见习

惠州市合生实验学校

<p class="ql-block">  春日初夏,夏阳初长。由惠州学院教科院与我校联合组织,小学教育专业23级3班的学生怀揣着无尽的期待与向往,于5月19至22日在我校开展为期四天的见习活动。</p> 01开班仪式习师道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上午,《启航教育新征程》见习活动开班仪式正式开始。我校李木春书记、张志光主任、见习指导教师,惠州学院刘雪莲博士及全体见习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我校陈萍主任主持。</p> <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李木春书记用他四十一年沉淀的教育智慧为我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塔。</p><p class="ql-block"> “大学是主战场,小学是辅战场”。教育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是讲台上的实践。他提出的"三心"教育理念——爱心、耐心、信心,像三颗种子播撒在教育的麦田,用"五好老师"的愿景绘制职业人生的长卷。</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班主任刘雪莲教授用“三个转变”的要求掷地有声地明确了见习的方向: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从学生到老师。这不仅仅是见习的目标,更是师范生涯的成长路径。</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与会领导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陈萍主任开展岗前培训为见习活动揭开了序幕。</p> 02课例展示传薪火 <p class="ql-block">  5月20日上午,我校联合京师实验小学校、铁路学校开展了以“三校联动汇智,教学交流共融”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为见习生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前沿课堂。</p> <p class="ql-block">  《蜘蛛开店》一课,通过创设“蜘蛛求救”的虚拟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坚持不懈”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核。通过任务群设计“示意图讲故事”和“合作续编故事”激发学生思维,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操范例。</p>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水墨画.溪边》一课,通过“水墨画涂色”活动建立诗歌意象与传统艺术的联结,从品读到仿创的完整语言实践链,体现“做中学”的课标导向。</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新课标理念、任务群教学、AI技术进课堂……都变得具象化。</p>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结束后是评课互动环节。曾展晴同学作为见习生代表与“三校”科组长同场思维碰撞,既符合新课标理念,有见地,且妙语连珠,展现了惠州学院教科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良好专业素养和优秀学业情况。</p> <p class="ql-block">  评课互动之后,铁路学校宁莹莹主任高屋建瓴的课题成果分享。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路径,则为见习生打开了神秘的课题研究之门。</p> 03深入课堂学躬行 <p class="ql-block">  见习生与我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学习小组,实现点对点的指导帮扶。导师们耐心解答,不吝赐教,给予见习生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p><p class="ql-block"> 听课学习:走进真实课堂,近距离观察一线教师的教学智慧。</p><p class="ql-block"> 课后请教:积极主动找教师询问有关教学环节设计,班级管理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勇敢尝试:申请站上讲台,体验真实的课堂,为学生们讲解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堂。 </p> 04总结分享启新程 <p class="ql-block">  5月22日下午,见习总结会在一楼阶梯教室举行。会议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陈萍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她用"守法""公平""成长"三个关键词为我们勾勒出教师职业的底线与追求。教育者的职业成长永无止境,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托起更多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惠州学院三位学生代表的见习分享让我们重温了这段充实且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曾展晴同学用"科技赋能教育"的视角,带我们走进那堂AI技术赋能教学的示范课《蜘蛛开店》。在人工智能时代,身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用AI技术辅助教学;彭嘉嘉同学则从李木春书记在见面会上提出的“三心”理念出发,认为教师是一个有爱的职业,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时刻对学生怀揣着爱。同时,彭嘉嘉同学用细腻的观察,让我们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温度与重量。</p> <p class="ql-block">  孙幸慧同学分享的"闪光点教育"令人动容。她记录的每个教育瞬间都在告诉我们:好老师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她在见习活动中发现,教师会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发现对方的一个闪光点,并积极给予肯定。她希望未来的自己也能如合生实验学校的老师一样,积极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  陈主任为本次见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了“优秀见习生”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见习活动接近尾声,陈主任给见习生送上一份额外的惊喜——她针对教学能力大赛情况看到的症结点,为见习生开展了文本解读、面试备考的策略分享。</p><p class="ql-block"> 盛夏未央,成长继续。会议室里久久不断的掌声为本次见习活动画上句点,这是教育梦想的新起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稿:刘小慧、周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廖祉滢、郑欣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周 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初审:陈 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复审:何伟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定审:阮凯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