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25/05/19 波兰克拉科夫 奥斯维辛集中营

szl

<p class="ql-block">5月18号上午从波兰首都华沙中央火车站搭乘火车前往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p><p class="ql-block">波兰的火车站基本没有候车室,坐火车就像乘公交车一样,可以站台买票、站台候车,无需检票和安检,站台随时开放,随时上车。火车车次很多,没有严格的车次和座位限制,上下车人流相互交叉,人来人往,很繁忙。</p> <p class="ql-block">3个多小时车程,中午抵达克拉科夫,我们预定的酒店在克拉科夫中心火车站附近,很方便。克拉科夫是波兰的第二大城市,始建于公元700年,1320年至1609年为波兰首都。</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成立于1364年的尼雅孟洛大学,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在此就读,这里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p><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波兰,克拉科夫成为波兰占领区首府。</p><p class="ql-block">克拉科夫完好地保留了历史建筑,是波兰最具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被认为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预留了三天时间,将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古老的盐矿、老城区及皇家城堡。</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提前在网上加团,参加奥斯维辛一日游。抵达克拉料天的第二天清晨,旅游车来酒店接我们前往奥斯维辛。</p><p class="ql-block">在欧洲旅行,这是第一次实名制购买景区门票,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安检也比较严格。</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参观门票,门票不收费,但收导游、讲解费。</p> <p class="ql-block">1939年德国吞并波兰后先后在波兰建立3座主营和39座小集中营,核心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主要参观3座主营中的1号营和2号营,两个营之间约10分钟车程。</p><p class="ql-block">3号营是劳动营,我们就没有时间去了。</p> <p class="ql-block">先参观1号营。下图是1号营景区大门,门外是停车场。</p><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1号营是最初建的集中营,用于拘留政治犯和囚犯,包括囚室、办公楼、刑讯室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建立的灭绝营和劳动营,是纳粹时期建立的最大集中营,距克拉科夫市区约60公里的奥斯维辛小镇。</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后经过一段地下通道,进入1号营营区。</p> <p class="ql-block">临时组成的英语旅游团一日团,游客来自四面八方。</p> <p class="ql-block">1号营营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一号营:1940年4月由纳粹德国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下令兴建,是最先建立的集中营,也是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最主要的行政管理中心。在这里,大约70,000名波兰境内知识分子、苏军战俘和德国境内同性恋者及罪犯被杀。</p> <p class="ql-block">1号营最初由20栋砖房组成,后经扩建,到1941年春共有48栋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4栋前,英语导游在做讲解。</p> <p class="ql-block">使用后的空毒气罐,每罐可杀上千人。</p> <p class="ql-block">堆成小山的眼镜。</p> <p class="ql-block">囚犯使用过的梳子。</p> <p class="ql-block">残疾囚犯的假肢及辅助用具。</p> <p class="ql-block">水杯。</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囚犯是裸体被害,衣物鞋子均被脱下。</p> <p class="ql-block">这间房的窗外是死亡墙,是处决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死亡墙,有数千人在这里被抢杀。</p> <p class="ql-block">一号营毒气室与焚尸炉。</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1号营之后,乘车前往2号营,2号营也叫比克瑙集中营。</p><p class="ql-block">2号营旅客集散中心门口的一个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2号营兴建于1941年,是最主要的处决场所,又被称为“比克瑙灭绝营”。该营占地175公顷,修建了300余座排房,火车可以直达这里。</p> <p class="ql-block">火车直达,成为收容人筛选地。一条专用铁路从南大门一直通到集中营的北端。营内设有四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储尸窖和焚尸炉,一次可屠杀12,000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焚烧8,000具尸体。</p> <p class="ql-block">2号营区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2号营区最北端的毒气室和焚尸炉。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被炸毁。</p> <p class="ql-block">囚徒抵达站台后就被赶出车厢,不许携带财物,妇女儿童体弱者直接送入毒气室,尸体在焚尸炉里火化。少数人送到另一边去干苦役,寿命通常只有几个星期。</p> <p class="ql-block">干苦役的囚徒就住在这样的排房里。排房里的一层板床可容纳4个人,但最多时是一层容纳一二十个人。这里没有任何的卫生设施。</p> <p class="ql-block">排房板墙上囚徒留下的刻痕。</p> <p class="ql-block">电网林立,阴森恐怖。</p> <p class="ql-block">这些排房都是囚徒用生命建造。</p> <p class="ql-block">这样简易的焚尸炉有56座,矗立在空旷的田野上。</p> <p class="ql-block">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p> <p class="ql-block">1979年,集中营以“奥斯维辛 - 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的名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