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张斌桥

陶醉::丨

<p class="ql-block">  听说西江古村的民国街,有一个越窑青瓷博物馆,想去看看。趁着左右无事,开启说走就走模式,到了目的地博物馆还未开门,随着年龄增长习惯于早起了。来得早也有好处,景区里游客不多。怀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朝着西江古村早期开发的“西江东流”照壁方向游玩过去。过大路桥到西江河东岸,沿河向南绿树成荫,好一个清静之地。呼吸着清新空气,满眼绿意,偶尔有一、二位垂钓的,仿佛亦成了画中之人…。忽然右前方树梢的缝隙里,隐隐有座古石拱桥。我快步冲向河边,拨开垂柳枝,古香古色的石拱桥展现在眼前。仔细打量一番隐约看出是“張斌桥”仨字。我心里一阵激动,这、这、这是三十多年不见的张斌桥?赶紧摸出手机拍照,接着我几乎是跑上桥去的。站在桥顶慢慢闭上眼睛我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张斌桥原来是在大河路上的,所谓的大河就是东乡的后塘河,河是东西走向,桥是南北跨,北岸桥脚有纤道,与后塘河北岸的纤道相连,与纤道平行的叫大河路。</p><p class="ql-block"> 纤道上纤夫是否拉出爱情来过,这我是不知道的。但每每听到于文华、尹相杰合唱《纤夫的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我总是想起小时候看到拉纤场景。其实我们这里是没有专业纤夫的,再说那个年代运输业不发达,乡村运输物资大都用船载的,靠橹摇速度慢不说,载重量一大,根本摇不动,那是要拉纤人作为动力的,这时船上的橹只能发挥舵的作用了。而拉纤的纤夫由力大的村民临时客串的,所以我们这里是叫作“拉纤人”。据我所知后塘河沿途的桥下都有有纤道,除了五乡的汇纤桥,维独汇纤桥下没有纤道。“拉纤人”到了汇纤桥要把纤绳丢给船上,过桥后再丢还给纤夫,所以桥名叫汇纤桥。</p><p class="ql-block"> 张斌桥的南面有条小河,大概是彩虹河吧,后来河填平成为彩虹路了,彩虹路的东面有家波特曼大酒店,他的前身是东港饭店,但在我的记忆深处是鄞县第一招待所。由于我父、母的工作原因,每年会有几次来县上开会,一般都住在第一招待所。但凡有机会,会带上我。当然是母亲带我的机会多,因母亲参加的大多是业务性的会,会场纪律没怎么严,给我上张斌桥上玩创造了机会。县一招的对面有个彩虹牌坊,上面有“节孝”二字。再往南有座“卖席桥”,凭我小时候记忆,从灵桥开始的百丈路也应该在这里到底了。</p><p class="ql-block"> “喂!桥名的来历知道吗?”喊声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下桥来到西江河的西岸,有一块石牌,上面刻着关于桥名的传说;再建张斌桥的事迹等等。</p><p class="ql-block"> 关于桥名的来历,我小时候听到的版本是:有一位名叫张斌的老人,人称张斌公公,以卖草鞋为生,为了解决过河难的困难,筹钱建造了这座桥,桥建成后人们为了感恩张斌公公,以张斌名字为名。</p><p class="ql-block"> 我每每听到这个传说,心里会生出另一种念头,不是公公!是婆婆!是张斌婆婆!不知道为什么,这念头长时间挥之不去,一直困扰了我好多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长大参加了工作,工作单位在舟孟桥附近,舟孟桥往西就是卖席桥,卖席桥往北转弯就到张斌桥了。结婚成家的房子离张斌桥更近,过桥的次数更频繁。后来,后塘河大河路段填平成为中山东路。张斌桥也在1988年拆除,拆除时我还去跟桥告了个别,当时发现拆桥工人用红、黑二色油漆,在每块拆下来的石块上进行了编号。我知道张斌桥还有新生的一天。我纠结着的心稍许平复了些。</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带着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去东钱湖玩,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堆有编号的石块,仔细探寻后石块肯定是桥上拆下来的,是不是张斌桥不敢肯定,因为没见写有“張斌桥”的桥额。我女儿是1989年出生的,是年张斌桥拆迁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了。在当天回家后,我做了一个梦:养我的婆婆领着还是蒙童的我过张斌桥。这里的婆婆不是北方人所称的婆婆,是称年长的女性,相当于阿娘,也就是北方人的奶奶。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阶石,不愿意自己走上去,想要婆婆抱,已经上去几阶梯的婆婆哄我说:“这里有小狮子,好看。”“阿里,阿里,…”喊着被哄上了桥,还伸出小手摸了摸石狮子…。梦中醒来就呆住了,记忆深处的片段慢慢清晰起来:我自小寄养在婆婆家,好在离我自己家不远,婆婆家的墙门与我们家住的墙门,中间就隔了一个枪笆(篱笆)墙门。婆婆的小女儿住在过卖席桥右转的老墙门里,婆婆去女儿家,必过张斌桥。我婆婆是会打草鞋的,每年冬天用红(晚)稻草,编制草鞋,供应给挑冰的大人们穿。挑冰这行当,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过去没有制冰技术的年代,在宁波甬江边建有一座座小山一样的冰厂,基础是用大石条垒起,顶部用稻草盖成人字型,用以给冰块保温。冬天的夜里气温低,待水结冰后,将冰块挑去冰厂里堆放着,挑满一座把冰厂封起来,待到来年夏天再开封,里面的冰块依然在。舟山渔民买去,冰冻捕捞上来的鱼货,增长海鲜鱼货的保质期。</p><p class="ql-block"> 我婆婆会打制草鞋!我的脑子里灵光一闪:只有婆婆会打草鞋!这是我自小形成的思维定式,好像公公不应该会打草鞋,会打草鞋的必定是婆婆。至此心底里的执念才算解开。</p><p class="ql-block"> 现在西江河上的张斌桥的石牌上解绍说:张斌桥在东钱湖草丛中,等待了25年,终于在2013年重建在西江河上。似乎与我多年前,在东钱湖草丛中所见相符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桥下找了找纤道,没有。桥似乎高了,仔细一想:西江河没后塘河宽,重建时要缩短,看上去会高些的。还有我蒙童时摸过的小狮子,只留下了残体…摸着小狮子残体,心里泛起一阵酸楚…。</p><p class="ql-block"> 老朋友张斌桥!我们终于重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