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28日,晨曦穿透梧桐枝梢,在校园铺就斑驳光影。云龙区科学骨干教师第四小组精神抖擞,再次来到上海市徐汇区光启小学。这座承载徐光启文化底蕴的校园,古典风貌与现代教育理念交融,新的一天关于科学教育的深度研习,正悄然启航。</p> 探科学之本 筑项目之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士钦老师的《各种材料的杯子》一课巧妙运用生活化素材,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水杯,引导其分析水杯由哪些材料组成。课堂采用“做中学”模式,学生既能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实证精神,又能通过设计“杯子”的任务实现工程思维迁移。该设计将科学探究与生活应用相结合,既落实了物质科学核心概念,又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梦莹老师在《不同的纸》一课中,从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其材质。接着出示四种纸:卡纸、宣纸、牛皮纸、瓦楞纸,指导学生从厚度、纹理、颜色、吸水性、柔韧性等角度观察差异。通过触摸、折叠、滴水实验等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纸的特性,理解材料与用途的关系。课程注重实践探究,培养观察力与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材料决定功能”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海华书记的专题讲座《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呈现的学习过程优化路径》给我们详细解读了目前上海中小学在项目化研究中开展的情况及取得的成绩。PISA 测试凸显出目前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弱的问题。教育必须由知识的传受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转变。</p> 启探究之智 绽创新之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付含菲老师的跨学科研讨课《蔬菜变身会:从田园到餐桌》以蔬菜为线索,融合生物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蔬菜不同食用部位;借助语文手段,如编儿歌、编句子,锻炼语言表达;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多种学科元素有机融合,既丰富课堂形式,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摩课上,思维火花随实验器材跃动,灵动课堂演绎科学魅力;专题讲座中,教育智慧如清泉流淌,前沿理念启迪育人新思路。知行相契的深度研习,为科学教育发展注入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文字:第四小组</p><p class="ql-block">图片:李彬</p><p class="ql-block">审核:培训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