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为没有提前预知,5月2号在高平市区碰上了马拉松交通管制,车子被堵得进退不能,只能听天由命。折腾了好久才拐到去大粮山的路,到定林寺山门已经十点多了,那天郑州热成38℃,山西虽说凉快,也34℃,大太阳晒得头蒙,差点中暑。停车场停满了外地车辆,一进门先加入长长长长的排队环节,等着上山门阁楼看藻井。因为楼梯过于狭窄,每次只让上一人,咱也别抱怨,能让看就不错了,假期前都是不开放的,而且这次没让买门票,直接就进了大粮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依山而建,建筑规模宏大,山门为明清建筑遗存,外看是三层楼阁,实则是两层,重檐歇山,第一层为砖砌,第二层为木构,前面有个三开间的抱厦,这个抱厦不是常规样式,也是重檐,当心间还有三朵华丽的斗拱。整个山门是个重大看点,气势磅礴却又灵动飞逸,两边的钟楼鼓楼通过掖门和它相连,像两个雄壮的卫兵保卫着美丽的公主。</p> <p class="ql-block">山门同时也是天王殿,里面有四大天王塑像,二楼就是大家排队的执念,我也一样,来都来了一定要看看上面的莲花藻井。</p> <p class="ql-block">怪不得一次上一个人,那楼梯是真窄,两个人根本站不下。</p> <p class="ql-block">过山门沿中轴线看过去,两边是观音殿和地藏殿,中间是主殿雷音殿。雷音殿创建于元延柘四年(1317年),不同于之前看过的粗犷之风,雷音殿是中规中矩的“学院风”,面阔进深都是三间,近乎正方形。没有粗大的阑额、没有弯曲的梁架、也没有雄壮的体魄,小巧玲珑,太没有元代感了。</p> <p class="ql-block">雷音殿屋顶的琉璃脊饰据说是金代遗存,斗拱也很古朴,双下昂五铺作。</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的明代壁画也是看点,距今四百多年保存相对完好,为当地乡人所画并留有名字。内容是“地狱十王”图像,以佛教轮回观念为基础,描绘亡者在十殿阎君前接受审判、根据生前善恶受罚的场景。部分场景通过“业镜”(照映生前行为的镜子)强化因果报应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过了三佛殿的最后一进院子需要拾阶而上,制高点是七佛殿,是一座七开间的原址重修建筑,规模挺大,但来这里的重点是俯瞰整个定林寺。</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最初的创建年代不详,但最迟在唐代就有了。整个定林寺依山而建,共有四进院子,是高平地区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寺院。寺内有定林泉,寺名由此而得,现有泉水从西侧的洞门流出汇聚入池,泉水清澈,里面养有金鱼。</p> <p class="ql-block">从定林寺出来的停车场左侧有一条小路,沿此上山就能看到开凿于北魏时期的石窟,规模不大也比较分散,不嫌累的话可看一二。</p> <p class="ql-block">无意中看到墙角扔着的廉颇像,大粮山就是长平之战前,赵国大将廉颇驻守并屯粮食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