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许久前听了一场主题为《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教师只是我的社会身份,相比之下我更想做一个幸福的自然人。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p><p class="ql-block">老教材有一篇《幸福是什么》的课文,讲述三个放羊孩子在智慧的女儿的指引下花了十年时间寻找幸福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传递给学生这么一个道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个说法重在帮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有失偏颇。它强调了“付出与奉献”的必要性,却忽视了“得到与收获”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其实不应该有固定的答案,它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老师给我们分析“幸福”这两个字:幸=土 + ¥,福=衣 + 一 口 田,从字面看可以这样理解:有点钱,有衣穿,有一块地可养家糊口就是幸福。这应该是人类处于农耕社会时的愿望与追求。在现代社会,“一口田”已不再是字面上的那一口田,它早有了更多的含义:比如一份事业去耕耘,一片天地去打拼,一方领域去驰骋……可见时代不同,人们对幸福的要求就不同。</p><p class="ql-block">我在朋友圈里询问大家,他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人说家人健康平安就是幸福;有人说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天黑有家归出门安全伴就是幸福;有人说知足常乐就是幸福,有人说有钱就是幸福;还有人说有份喜欢的工作,能让人把它当作事业去经营就是幸福;最有趣的是一个朋友直接对我说:你就很幸福……呵呵,由此看来,自己的生活被他人羡慕也应该是一种幸福吧。</p> <p class="ql-block">幸福既是个常态,又是个变数。一个人身份发生了转变,或是经历过不同的事情,他对幸福的定义也会不同。当政客是政客时,居庙堂之高是他的幸福,当他成了病人时,能够恢复健康就是他的幸福。老人的幸福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孩子的幸福是吃好玩好,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可一旦他成为父母,儿女满分的成绩单就是他的幸福。睡到自然醒是睡眠不足的人的幸福,尝遍天下所有美食是吃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幸福真的只是一种心态,是只属于自己的一种感受。生活现状让你心理满足时,它会表现得稳定而长久;但即使生活糟糕到一塌糊涂,它也会在某个瞬间或特定的时刻灿烂呈现:悲伤时一个温暖的拥抱,疲惫时一句怜惜的话,甚至于春天里绽放的第一朵花,寒冬夜晚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都能释放出幸福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但遗憾的是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却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明明阳光照在大家身上都很明亮,你心中的阴影却比别人深——总是在比较后不满,在不满中失落,于是就有了“别人家的孩子”“国民老公”等词语,却不去想那样的幸福适不适合自己。</p><p class="ql-block">做好自己,别总是去和别人比,尤其不要拿你没有的和别人有的去比: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不与从政者比地位,不与学者比知识储备,不与美女比颜值,不与少年比青春,不与老人比阅历……“生年不满百,莫怀千岁忧。”一生很短,不要自寻烦恼,抓住即时幸福,好好做你自己。倘若能做到这个,平凡的你也会被别人注意到,你的生活也会被贴上幸福的标签。</p> <p class="ql-block">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幸福很难,幸福也可以很简单。对小草来说,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就是幸福;对小鸟来说,回到鸟巢中就是幸福;对游子来说,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就是幸福……</p><p class="ql-block">最后,以一段网上流传甚广的话作结:什么是幸福? 生命中,有喜欢做的事,有健康的身体,有爱你的人,有懂事阳光的孩子,有几个一段日子不见就想的朋友,这就是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