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忆青春中自我激励

湘疆逸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湘疆逸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49594514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 片:致谢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到中年,历经十字路口无数,以前从不畏惧、自信十足,如今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岗、融入社会的挑战,心中隐隐泛起不安。不是害怕离职,实恐无专长傍身,对融入社会、创新创业,心中无底、自信不足。故写此文,回忆往事,展望未来,以兹自励。也献给接班继续留疆奋斗的女儿,她很优秀、很励志,毅力坚定、让人感动。——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个十字路口,是高三复读、找份工作,还是奔向远方。一九九二年高考失利,计划复读的几百元钱,受表哥鼓动做生意所剩无几,复读需先攒够钱。于是在县城物资公司找了份苦力活,实习两月之后,公司大姐见我高中毕业,踏实肯干能吃苦,准备将一座仓库交由我管理。一天中午,舅舅告诉我一个消息,当年12月有去大西北的名额,如有意就去报名竞争。从未走出过大山的我,在征求家人意见后,毅然选择了诗和远方,并通过检查考核,踏上西北征程。至今仍在继续并践行这一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个十字路口,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是留在北疆,还是奔赴南疆。在西北工作两年半后,参加人生第二次高考,以较高分数,从北疆考上了在安徽的一所大学。毕业分配时,采纳了人事部门建议,他们说南疆环境艰苦,但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我认同他们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西北我无亲无故、无牵无挂,在哪都无所畏惧,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感到只要用功就没有干不好的事。经过数天的奔波,终于抵达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县城。心有所安、行必所至,在血气方刚的年龄,在不服输意念下,一切顺利展开,扎根南疆基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个十字路口,是继续扎根基层,还是挑战机关。引发这个想法的,是遭遇一次不公正待遇。在基层工作两年后,取得系列成绩,受到各级肯定。当时空出三个副职岗位,连我共4人竞争,结果是我出局了。当时想不通,不比他人差,为何没有我?后来有机会调入机关,面临留在基层,还是挑战机关。当时想法很简单,基层不如意,就到机关去,虽然没有机关经验,但干了就会有。当时才二十几岁,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一决定,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从此从相当于县机关,先后调到市级机关、副省级机关、省级机关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N个十字路口,是留在相当于省级机关工作,还是转岗到真正的省级机关工作。2017年11月,伴随着国家机构调整改革,省委设立新的正厅级机构。省委机关给单位来函,协商予以人力支持,要求为处、厅级干部。直接领导征求我意见时,我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当时就一个念头,看一看真正的地方工作是什么样,不懂就学、不会就问。这一干就是6年,前3年筹备组建机构并运行,后3年担任机构内设处处长,负责发展与规划工作。在地方平台期间,干了许多大事急事难事,解开了地方工作的神秘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彰显了价值,收获颇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结 束 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7月,已从地方岗位平职轮换到原来体系工作,至今又近两年时间。从1992年起算,已在疆工作近33年。按照现行政策,不久将卸甲离岗归乡。或许是忙习惯了,一闲下来,还真有点不适应。正如题记中所述,这个不适应,是真正融入地方工作生活后的本领恐慌。正如生活在内地的家人们所说:“抓紧学习,抓紧充电,补齐短板,增强自信,方不被out。”是啊,自信方能自强。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遵循内心、遵循规律、遵守法纪,学习调研、铆定方向、保持定力,一定会创下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很难成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