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8月15日,是二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十周年的日子;9月3日是中国军民经过14年浴血抗争,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纪念日。在这两个纪念日到来之际,自己总想着该为这写点什么才好。这个月的19日,我突然心血来潮到本市湘东镇的云程岭,拜谒瞻仰了建在该岭上的抗日阵亡将士骸骨纪念塔,并写下美篇《云程岭上,瞻仰缅怀抗战英烈》之后,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和同学、同事及家人的肯定。有朋友向我推荐,说安源张家湾村灯盏窝也有个抗日英烈墓地,建议我也去看看。小学同学张建得知这一信息后,还特意邀集了几位老同学,并确定这个月的25日和我一同前往瞻仰拜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25日上午九点多,阴天多云,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我与小学同学张建、刘建云、杨放萍、唐选明等一行五人,怀揣着对抗日先烈的敬仰,乘坐萍乡至安源的3路公交,开始了前往安源镇张家湾灯盏窝抗日先烈纪念墓地的缅怀瞻仰之旅。车出萍城,我们心情都有几分沉重和急切,早已飘向了那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家湾村我并不陌生,1981年秋,我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城关区(现安源区)委宣传部,报到后接到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参加全区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工作组,我们这个组进驻的就是张家湾村(当时叫大队),记得当年的大队书记姓邱,大队长姓周,我们工作组的正、副组长分别是区教育局的李局长和区科委的赖主任。就在我回想之际,车已到站。下车后,我们几人步行近四公里,一路的汗水与疲惫都在望见那片英烈墓地的瞬间消散。眼前的抗日先烈纪念墓地,安静地躺在安源镇张家湾灯盏窝的小山坡上。这里埋葬的,是在1937至1938年那段烽火岁月中殉国的英雄们。他们曾参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在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受伤后被送到萍乡安源煤矿医院救治,其中有一部分因伤重不治而永远地留在了萍乡这片陌生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墓群前,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据史料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伤病员沿着浙赣铁路往西撤退,而当时的安源拥有全国煤矿中最早最大的西医院,许多伤病员被往送往这里医治,其中有些将士不治身亡而长眠此地。据称,这里曾有墓碑几百块,甚至有将军级别的将士墓。在安源这样一个当时非抗战前方的地方发现这么多抗战英魂墓葬在全国都极为罕见。这些墓碑,有的因岁月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损毁严重,残缺不全地散落在草丛中,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苦难与沧桑。据传,直到2013年11月,有当地村民偶然发现该处山上有大量抗日将士墓碑,其墓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知这一消息后,引起了有关方面和部门的重视。2014年, 市志愿者协会多次派员探访,协助淸理,祭扫悼念,并广泛联系,多方寻找,努力帮助抗战英烈寻找家人,让抗战英烈叶落归根,魂归故里。2016年,安源镇党委政府投资200多万元,积极实施了抢救性修缮、保护,让抗战英魂安息山林,重见天日,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纳入红色旅游新农村景观之一。据资料介绍,经发掘整理,这里埋有有名有姓的烈士37名,而那些数以百计不知名姓的官兵,他们同样是英雄,同样值得我们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缓缓走近一座座墓碑,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先烈们生命的厚重。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等十多个省市,不同的籍贯,却有着相同的使命--抗击日寇,保国卫家。他们牺牲的时间大都集中在1938年3 - 11月期间,有些墓碑上还标有先烈部队番号和职务。看着这些,我们不禁泪目了,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先烈们在战场上是如何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又是怎样在伤痛中坚守着对胜利的渴望的?此时,我突然想起了前清革命党人徐锡麟的《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不正是这些先烈们浴血疆场的真实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非常欣慰,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志愿者组织都对墓群的管理和保护十分重视。多次清理和修缮,建立和完善档案资料,以及申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切都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如今,这片墓群不再孤寂,时常有人前来缅怀先烈,汲取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墓群周围,我们静静地伫立,心中默默悼念。微风拂过,草木轻轻摇曳,仿佛是先烈们的英灵在回应我们的敬意。回想起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猛烈进攻,虽装备悬殊,却毫不退缩,“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守孤楼 ,抗敌寇铸军魂”的故事传颂至今;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那是一场规模宏大、艰苦卓绝的战斗,沉重消耗了日军军事力量,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速战速决的企图归于失败 。这些长眠于此的先烈们,就是那场伟大抗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正是他们的奋勇抗争,避免和挽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亡国灭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近中午,我们该告别了,张家湾灯盏窝之行,让我们对抗日先烈有了更深的敬意。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用热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离开时,我们一步三回头,望着那片墓地,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抗战,这段惨烈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勇敢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后就会挨打,血的教训,国人不应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5.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