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0日慢行记(中)

顺祥

<h1><p>接上集。多日谋划自驾游贵州,今日一拍即合。时间:2025年3月21日到31日;路线:深圳→贵阳→平坝樱花→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荔波大七孔→肇兴侗寨→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青岩古镇→夜郎谷和天河潭→贵阳→深圳;我们想要的是:自然风光、人文体验和美食品鉴。</p><br><b>4. 荔波大七孔</b><br><br>晨早驱车,从黄果树瀑布出发,目的地是荔波大七孔。导航显示,一路高速330多公里,需要3个多小时。贵州一山连着一山,山不算高大,却平地而突起,尖尖的山峰,陡直的山坡,加之覆盖着的不是森林而是灌木,很难让人与美丽富饶相联系,印证了“万笏朝天瘠土生,黔山不识稻粱丰”。但逢山开隧道、遇水建大桥的高速公路,让自驾贵州不成问题,此行深有感触。<br><br>高速路傍不时可见的旅游景点指示牌,刺激着游人兴奋的神经。我们就被“好花红村景区”所吸引,决定下高速一游。这个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以布依族为主小村,还是国家4A级景区呢。村民完全不在乎远道而来的我们,任由您随便走随便看,好一个自在!<br></h1> <h1><p>中午抵达荔波大七孔景区小镇,即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梦柳布依风情小镇。正是旅游淡季,景点附近的食宿选择性较多。我们直奔已经选好的住处:湘约小七孔酒店。这是一家民宿,主人很热情,张罗着停车、搬运行李,宾至如归的感觉;加上过了马路就是游客中心,实在没有理由再去寻找他处。<br><br>做攻略时,发现大七孔和小七孔相隔有距离,到达实地方知,两个景点同属一个景区,即荔波大/小七孔景区。<br></p><div><br></div><div>都说贵州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但近两日气温升高,位于黔南州南部的美景被骄阳和高温笼罩。午觉小息,但见太阳西斜,赶紧起身奔向大七孔。入口处乘游船,一小段水路后,上岸走栈道,一路观峡谷,直抵天生桥。<br><br>挡住河道的一座山上,从底部穿出一个洞,洞下是流淌的河水,让山变成了桥,即天生桥。正值枯水期,又遇高温,大七孔的美景打了折扣,但仍获得了游玩的享受。<br></div></h1> <h1>回到驻地,已是晚霞漫天。梦柳布依风情小镇景色迷人,原来这里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呢!广场上的铜鼓据称全球之最,彰显布依族人民的智慧。晚餐品尝黄焖鸡、米豆腐和野菜,一天的快乐尽收心间。</h1> <h1><b>5. 荔波小七孔</b><br><br>小七孔的景点多,景色好过大七孔。做攻略时,推荐西门进东门出,一路观卧龙潭、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石上森林、断桥飞瀑、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 ,最后到达小七孔古桥。实地发现,我们由于早晨出发,从东到西视觉和拍照效果更好,于是更改了攻略路线。<br><br>从入口乘景区观光车,第一站就是小七孔古桥,湖水与古桥相映生辉,一副副动人的水彩画展现在面前,游人陶醉在桥的周围。更有湖面上一对泛舟情侣的演绎,让美景更加动人。缓步上行,湖面变幻着不同的画卷,单人戏舟荡出一波又一波的涟漪。真是人间仙境!<br></h1> <h1>过小七孔桥数百米,突然在路面一侧的山坡上水流倾泻而来,把我们从静静地七孔桥美景中惊醒,原来这就是拉雅瀑布。<br><br>“拉雅”是布依族语,意思为美丽的姑娘。瀑布的水源自山体洞泉,截流后沿崖体陡岸悬空而下,游人无不被这场面所惊喜!再看脚下的河面,不知那位设计师勾画出这座洞桥,游人小心翼翼的走上去,随脚下的溪流跳动了起来。<br></h1> <h1>正逢枯水期,跌水瀑布并不张扬。但由于河道变窄,号称68阶的瀑布仍吸引着我们。尤其是河水中成群的小鱼,仿佛在追逐着游人的身影,导游说,那是冷水鱼,洁白的鱼鳞折射到阳光时,便像闪电一样映入游人的眼帘,清澈的河水就这样发生了耀眼的闪烁。<br><br>再向前行进,河水不见了,只有一座人工桥横在那里;寻找之间,一股倾泄的水流从头顶上飞过,又让我们惊喜了一回。这分明就是断水桥了!<br></h1> <h1>乘景区车西上,越过维修中的水上森林和石上森林,我们来到翠谷瀑布。在这里,两侧的山峰左右拉开,让河道开阔了许多。<br><br>正当我们寻找翠谷瀑布时,发现她远远的挂在半山坡上。瀑布的水量不大,沿着山坡划出几道流线。旁边的导游在讲解,“瀑布水来自溶洞地下河,从半山腰串流而来”。<br><br>我们已经看过黄果树瀑布,见到了从山顶而下的瀑布,还从没见过从山腰穿出来的瀑布。这瀑布好像不影响山坡上的植被,反倒增加了更多的养分,从而让整座山谷翠绿了起来。这可能就是翠谷瀑布名称的由来。<br><br>这正是:山屏忽展碧参差,一练斜分云半时。暗洞潜流滋草木,青崖不泻自霏微。已惊黄果垂天壮,更爱翠腰束素奇。何必飞湍争气象,涵虚长养绿离离。<br></h1> <h1>翠谷瀑布的脚下,生出壮阔的湖面,延续着瀑布之美。一条湖上栈道,让我们尽享湖中有山,水天一色的美好画面。更有能工巧匠添了堤坝,赏景者可以步入其中,仿佛踩在湖面上一般。不顾烈日当头,我们与秀丽的山水融为一体!</h1> <h1>天钟洞一游,把我们带入另一个世界。从东侧洞门进入,穿行在溶洞中,直到眼前被一尊如钟的熔岩拦住。这是一座无水的溶洞,但十分清凉。待从西侧洞门走出时,发现我们处于半山腰之上,必须沿长长的石阶走下来,才踏上景区大道。天钟洞令人难忘!</h1> <h1>乘景区观光车,到达小七孔的最后一站:卧龙潭。午后的太阳格外火热,径直照在卧龙潭上,折射出山的倒影。游人不顾高热,仿佛在寻找潭水中的卧龙。“看到了!”我从心里惊喜起来。但仔细辨认,那是卧在水底的枯树。</h1> <h1>从卧龙潭不远处的西门乘景区大巴,不走回头路,穿行在大山和峡谷之间,直达游客中心。<br><br>由于枯水期,小七孔的美景可能打了折扣,也由于气温骤然升高,干扰了游览的兴致。但贵州的大山之中,还藏着可与九寨沟媲美的美景,真是非人所思。 回到小镇,烤鱼和鲜笋的美味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br></h1> <h1>6. 肇兴侗寨<br><br>晨起,早餐完毕,驱车直奔今天的目的地:肇兴侗寨。走过好长一段公路,才上到高速,一路都是贵州一座连一座的山。百余公里,历时两个半小时。<br><br>一眼看到进入侗寨的路口,见有车辆穿行,我也径直驶去,却被拦了下来。“没有居民通行证的游人车辆,停到停车场!”工作人员说道。好在做攻略时,已经略知二三,也不感到意外。但不方便啊,自驾游带行李较多,一大一小的行李箱,还有随身物品呢。好在有免费的摆渡车,我们只好人先进寨,一探虚实。<br><br>摆渡车走过一段爬坡道,转过山去,肇兴侗寨呈现在面前。两面是山,中间较宽阔的谷地,侗族建筑密集,形成罕见的布局和独有的风格,以前只在影视和书画中见过。<br><br>走近一看,侗寨的大门十分独特,更有侗族男人的芦笙和女人的歌舞让我们耳目一新,还邀请游客对起山歌来。这就是侗寨的迎宾歌舞和下马酒,热情而豪爽,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br></h1> <h1>走进侗寨,立刻被独特的街市所吸引。一栋一栋相连的二层或多层建筑,橘色原木结构、深灰色的瓦顶,结实、好用、耐看。只见满街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更有不少老者,她们埋头编制着擅长的手工艺品。任凭游人随便看,她们不叫卖也不多言,她们只是享受在其中。<br><br>深入到街巷内部,一座一座的大院相连,展示着民族独特的手艺和产品,让整座建筑的艺术氛围浓厚了起来。<br></h1> <h1>最具观赏性的非鼓楼莫属。做攻略时就攒足了劲,憧憬着“仁义礼智信”鼓楼,今天一睹芳容。<br><br>鼓楼更像一座塔,底层由多根木柱支撑,许多休闲的老者在此聊天纳凉,他们的眼神里已经习惯了天南海北如织的游人。向上一层又一层的独特造型,却不能居住,但有木梯可攀爬到顶。<br><br>在我的眼里,“仁义礼智信”鼓楼造型基本相同,但各座鼓楼的雕刻和文化内涵各有彰显。再仔细观看,每一座鼓楼都搭配一座风雨桥和戏楼,三者浑然一体。更有当地居民以鼓楼为宴请宾朋的场地,喧嚣着他们的欢乐。<br><br>这些鼓楼是谁修建的?一问才知,是早年聚集在这里的侗族各大家族竞相自建。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再问方知,早年的鼓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运动中被毁,眼下的鼓楼于八十年代重修。鼓楼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br></h1> <h1>再走侗寨,独特的歌舞犹在耳旁,原来,是当地政府助推的非遗项目。<br><br>侗寨谷地的河水并不发达,但彰显着水的魅力,她让侗寨更加迷人。整座侗寨,建筑并不算精致,但人烟味很浓,这里不仅是旅游之地,也是人居乐园。<br><br>这一趟游走,观赏的彻底,白天的肇兴侗寨美景尽收眼底。<br></h1> <h1>想起了侗寨外的行李,立即寻找到一处侗寨附近的半山民宿“相约肇兴”,一对年轻的夫妇热情好客,身边的小孩也十分可爱。返回停车场取回行李,稍事休整已是太阳西斜。<br><br>翻身起驾,立即出发,重走夜幕中的侗寨。晚餐选择“醉.第一楼酒家”,推开酒家的窗户,一座鼓楼和风雨桥就在楼下,在夜幕中灯光亮起,更是别有风情。还有一家酒吧的霓虹闪亮,弹唱声不绝于耳,仿佛在为我们的晚餐伴奏。酸汤牛肉火锅真的把我人辣香到醉。直到侗寨完全沉浸在灯火璀璨之中,我们才舍下美味,投入到夜晚的侗寨之中。街市里灯光和着鼓乐,还有喧嚣热闹的欢笑。鼓楼呈现出另一种姿态,戏楼也上演起侗族戏剧,台下聚集了不少老人,游人纷纷止步观赏。<br><br>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住处。推开窗户,整座侗寨仍在欢乐中。这正是:鼓楼叠影月华新,酸汤香漫侗家春;灯火千窗歌似海,长风万代聚人文。<br></h1> <h1><b>7.西江千户苗寨</b><br><br>怀揣着肇兴侗寨的美丽动人,驱车高速一百八十公里,近三个小时到达西江千户苗寨。汲取了侗寨的教训,这一次决定住在寨门外的酒店。感觉酒店安全可靠、服务标准,收费靠谱。遵从夫人选好的“金叶子酒店”,位于苗寨西门附近,径直寻找,如愿入驻。<br><br>攻略时一直认为,千户苗寨一定一望无际,真是与我心中城市的模样混为一谈了。行至苗寨西门时,只见气势恢宏的西门游客中心,不见苗寨。按照指引驶往北门,却一路下山道,只好半道折回。<br><br>原来,与我想象中的情形不同,苗寨隐藏在两座大山的深谷中,苗寨西门在大山的拦腰位置。正遇苗寨天然气工程改造,西门公路封闭。我们只能从西门乘索道下到北门,再由北门进入苗寨。<br><br>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午后的苗寨骄阳似火,但挡不住游人潮水般的涌入。不少人拖着行李,他们的住宿订在苗寨内。我们则轻松了许多,一个心眼游苗寨。<br></h1> <h1>漫步在喧嚣的苗寨古街上,人潮鼎沸,风景独好,感受苗族人民的智慧。商业味果然很浓,让古老的苗寨建筑赋予了新时代气息。如果没有商业只有景点,苗寨的人气哪里来,我这样遐想。<br><br>与商业相媲美的,更是苗族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的苗族先民们曾居住在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后因战争逐渐迁徙至西南山区。苗族具有绚烂的文化,这是我们进入西江苗族博物馆留下的深刻印象。了解到苗族历史、生产、生活、节日、音乐、歌舞、服饰、银饰、苗族医药、建筑、巫文化、宗教信仰等,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为英雄的苗族人民而感慨。其实,西江苗寨何尝不是其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今天,苗族人民已经融入中华大家族,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也已经现代化。<br></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敬请留意《贵州10日慢行记》(下)</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