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两家皆有所蔽

东海儒家

<p class="ql-block">佛道两家皆有所蔽</p><p class="ql-block">佛道两家皆有所蔽。其一是蔽于天而不知人,有得乎天,但为天道所蔽而不明人道;其二是蔽于坤而不知乾。天道即太极,乾坤兼备。但佛道所得不全,只得乎坤,未得乎乾。</p><p class="ql-block">佛家归宗空寂,道家归宗虚静,都具有明显的坤道特征,与归宗至诚无息、生生不息、於穆不已的乾道的儒家形成了明显区别。</p><p class="ql-block">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这个批评非常正确,这是佛道两家共同的特征。佛道之所以知天又蔽于天,是因为对天道认证不全,蔽于坤而不知乾。</p><p class="ql-block">注意两点。其一、荀子乃儒门外道,自己亦有大蔽,蔽于人而不知天,恰好与庄子相反。荀子之所以蔽于人,是因为对人性认证不全,蔽于习而不知本,只知习性易恶,不知天性至善,更不知天命之性即天地之性。正因为不明性天,荀子之礼学无根。</p><p class="ql-block">其二、坤道也有刚动性,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云,但这不同于乾道的阳刚健动。佛教中的禅宗也说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万物资生的坤道之生,不同于乾道的生生。</p><p class="ql-block">东海儒眼金睛,揭出佛道二蔽,纵然释尊老子重来,不能不心服也。当然,这正是出世法的特色。佛道若与儒家一样归宗于乾道,就无法出家出世了;若与儒家一样立足于人道,就不成其为宗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