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老虎🐯的美篇

纸老虎🐯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9日,我们从长沙出发,2025年5月24号回到长沙。为期16天的山西之旅开心愉快!成员有10人:黎月娥,王桂尧,张自强,易云清,苏小凤,向人民,罗放清,赵艳玲,胡庆国,刘建英。总共三台车,由王桂尧,向人民,胡庆国主驾,往返行程4000多公里。总的旅游攻略和行动线路由胡庆国设计,沿途的餐饮住宿由苏小凤张自强黎月娥悉心安排。全体成员紧密配合,一路美食美景,欢歌笑语。这么美好的旅程必须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9日,晴。早上7点多,我们从浏阳大鹏湾出发,到梅溪湖接上张自强,易云清。从许广高速向河南南阳进发,车行600多公里,下午5点多到达南阳,入住新丽都酒店,晚餐是30元的自助转动火锅。有上百种食材可供选择,感觉超值。</p> <p class="ql-block">  5月10日:今天,我们游览了南阳府衙、药圣祠、卧龙岗。宿南阳。</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几千年的延续中,到目前为止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府衙只剩下两座,一座是江苏淮安府衙,一座是河南南阳府衙。南阳府衙位于河南南阳市区,建于1271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40余间。府衙建筑有大门、仪门、大堂、演恭门、二堂、三堂、内宅门等。府衙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古朴典雅,是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南阳府衙是南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父母官”、“召父杜母”、“羊续悬鱼”、“蒲鞭示辱”等词语便源于南阳府衙。</p> <p class="ql-block">  南阳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是为纪念东汉时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现占地面积120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墓祠古建筑群占地32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拜殿、仲景墓、及历代名医塑像等</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南阳府衙和医圣祠,在南阳厨八怪午餐,餐馆上莱的公鸡打鸣交响曲,让大家嗨起来啦!记录一下欢乐时刻</p> <p class="ql-block">  卧龙岗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那位声名赫赫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诸葛亮而精心修建的大型祠堂建筑群它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也是刘备“三顾茅庐”以及那场著名的“草庐对策”故事的发生地。这里承载着太多三国时期的传奇故事,每一寸土地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河南南阳—山西晋城。宿晋城。</p><p class="ql-block"> 从河南南阳到山西晋城,车行300多公里,珏山赏月,青莲寺打卡,品泽州宴,过不一样的母亲节</p> <p class="ql-block">5月12日:游晋城皇城相府。宿晋城。</p><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这里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取“河山为囿”之意的河山楼,据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所建,整体为砖石结构,没有方木,同时能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大规模的民用军事防御堡垒,一般人很难想象,即使今天看来,河山楼的设计也非常科学合理。它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两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为了便于探知敌情,河山楼楼顶不仅建有垛口和堞楼,而且还专辟有利于转移逃生的秘密地道。</p><p class="ql-block"> 逛完皇城相府,我们去了郭峪古城。</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从晋城出发,前往八泉峡。夜宿八泉峡。山西长治八泉峡,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太行山大峡谷中段,主要景点有绝壁悬梯、高峡平湖、壶穴洞天、玉皇广场、北天门等,最令我震撼的是高峡平湖,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夜宿峡谷大酒店,张总换开了麻将房,兴致勃勃打麻将!</p> <p class="ql-block">  5月14日:参观太行山八路军纪念馆,昔阳大寨,夜宿阳泉。</p><p class="ql-block"> 早晨从八泉峡出发,经风景优美的太行山峡谷,到达武乡县太行山八路军纪念馆,缅怀先烈,感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去阳泉的高速路上,看大寨服务区,立即决定去昔阳大寨看看。大寨给我们这代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当我们站在虎头山上,仿佛回到了那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p> <p class="ql-block">  5月15日:阳泉一娘子关。宿阳泉。</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同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关隔山相对,同为控扼井陉的锁匙,是沟通山西、河北两省的咽喉要地。在古代,占据此关退可扼守三晋,进则逐鹿中原。因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关城的来历也颇有意思,当地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相传这里修筑过纪念介子推之妹介山氏的"炉女祠",其二是因为唐平阳公主在这里驻过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阳泉一山西忻州五台山,宿五台山。</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坐落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是我国声名远扬的佛教圣地之一,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共同被誉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那旖旎的风光、璀璨且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还有诸多的神话传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香客纷至沓来,虔诚朝拜、进香祈福。</p><p class="ql-block"> 从阳泉到达五台山下,免费换乘景区18公里长的巴士,到达汉庭酒店。入住后在景区逛街,汉庭酒店餐食,非常美味!还买了台蘑酱,红枣醋等!</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五台山一太行业1号旅游公路一浑源。宿浑源县。</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了解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我们特地找了导游,可惜这个导游让我们大失所望。没有任何旅游组织经验,到寺院的时候,连台词都背不下来。我们参观了五爷庙,灵显寺,菩萨顶等。五爷庙人最多,我们排了两个多小时队才到庙里,庙里面也是人山人海。</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我们沿着太行山1号旅游盘山公路,穿行在太行山中,翻过一座座大山,下午六点多到达浑源县城入住。沿途美景如画,山上的羊群,山边的村庄…真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我们从浑源县城坐旅游巴士,先到悬空寺,再到恒山。宿浑源县。</p><p class="ql-block"> 今天气温非常低,大约4到5度,我们穿上了所有的御寒衣服还感觉很冻。</p><p class="ql-block"> 北岳恒山,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不仅是以“奇”著称的中华五岳之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p><p class="ql-block"> 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等美誉。 </p><p class="ql-block">早在四千年前的隆冬,舜帝北巡至此,看到此山雄伟不凡,遂即封为“北岳”。</p><p class="ql-block"> 恒山地处雁门关以北地区,历史上战事频发,仅皇帝的御驾亲征还有13次之多。而在这波澜壮阔的战事风云背后,渐渐出现了恒山的三教合一文化。 体现最集中的当属举世闻名的悬空寺。不论是造设背景,还是建筑价值,以及宗教文化内涵,悬空寺一直都是恒山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浑源一大同,宿大同</p><p class="ql-block"> 大同,18年前来过,今非昔比,城市干净整洁,景区规范,餐食精美!祝愿大同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在大同,我们主要是看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佛教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有众多精美的佛像、菩萨像、飞天像等,造型各异,神态逼真。像第六窟15米高的塔柱上,雕刻了释迦牟尼的一生故事,栩栩如生;第十二窟的音乐窟,雕刻了北魏乐伎,箜篌、排箫等乐器形象栩栩如生,堪称古代交响乐团。</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大同一应县木塔一万年冰洞,夜宿太原。</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它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有幸这三个塔我全看过。</p><p class="ql-block">万年冰洞:位于海拔2300米的芦芽山万年冰洞,距离山西省宁武县城西50公里的春景畦乡。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认定,该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因此得名为万年冰洞。踏入冰洞,犹如置身于一个晶莹剔透的宫殿,可以深入各个层次感受不同的景象:冰柱、冰锥、冰帘、冰瀑、冰笋、冰花和冰葡萄分布在各个空间中;冰钟、冰人和冰菩萨形态各异,洁白无瑕。没想到在这个小小的洞口背后,竟然隐藏了如此美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山西平遥古城一王家大院一洪洞大槐树,宿临汾</p><p class="ql-block"> 古城平遥,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地处山西省中部,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为“土”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古城内的商店铺面沿街而建,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20号晚上我们去看了王朝歌的大型实景演出《遇见平遥》,说实在的,有点失望。</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从平遥古城出发,从介休下高速,在灵石县看王家大院。这个地方叫介休,意为介子推休养之地。据传说,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功臣,他曾割股救主,后来隐居绵山。为了逼他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火吃冷食。绵山现为5A景区,本想去绵山看看,但游完王家大院太累了,放弃!</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确实比乔家大院更豪横,它是一座面积庞大的城堡式建筑群,有"中国民间故宫"之称,其精湛的三雕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其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比故宫还大。目前开放的只45000平方米。大院为城堡式建筑,有五座堡群,石雕、木雕、砖雕是大院的精彩之处,装饰华丽,寓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今天下午山西洪洞气温高达40度,没想到5月份会这么热啊,晒爆了!这个景点人造氛围感强,商业氛围浓,主打寻根祭祖气氛</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临汾一壶口瀑布一三门峡大坝,宿三门峡市</p><p class="ql-block"> 上午从临汾开车往壶口瀑布,路遇瓢泼大雨,能见度不足30米,赶紧开往服务区避雨,好在时间不长。</p><p class="ql-block">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段,瀑布西岸属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岸则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两岸夹山,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我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因此也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p><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大坝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兴建,1960年10月大坝建成蓄水。建成后的三门峡大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工程之大,气魄之雄,当时在我国首屈一指,也为世界瞩目。以后,工程又进行改建,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p><p class="ql-block">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结束了黄河“三年两缺口”的漫长苦难历史,改善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库区正常蓄水时,黄河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高峡出平湖,碧波粼粼,一望无际。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5月23日:三门峡市一陕州地坑院一襄阳,宿襄阳。</p><p class="ql-block"> 上午从三门峡市出发,参观河南陕州地坑院。陕州地坑院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这里现存地坑院100余座,其中部分做了商业开发。“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地坑村的特色,印象最深的是穿山灶,又叫火龙灶,是陕州十碗席制作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的一炉多灶、灶心相通的独特火灶。在承办宴席时需要多个锅灶,人们可以根据不同锅灶的火势,进行蒸、煮、炖、焖、保温等操作,灶台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做成饭菜的速度,真是陕州一奇。</p> <p class="ql-block">5月24日:襄阳一监利一长沙</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从襄阳出发,中午的时候到达监利,曾经在中央台看到过监利、潜江一带龙虾非常独特好吃,毫不犹豫在监利下高速,美美的吃上一顿,开心返回长沙,回到幸福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