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邱先生说:字体设计中,有一些飞白很多,点画夸张(如捺划伸得很长)是收日本书法(书道)的影响。这种陈述我是认同的,因为商业字体设计和排版,最初设计圈的氛围就是“内地抄港台,港台抄日本”。</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08年就从事平面设计的资深从业者,这确认就是我当年身边和网络上看到的事。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因为当时中国的商业设计还不成熟,我当年学字体排版设计的资料甚至还以英文为范本。几乎没有汉字的设计和排版教程,那么抄袭(模仿/借鉴)就是自然而然的。毕竟当时日本已经有大量的汉字商业设计应用的优秀案例。</p><p class="ql-block">也正如邱先生所言,日本书法不只有粗犷的一面,也有二王一路秀美的……但是日本设计师为什么原则粗矿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粗犷的更有视觉冲击力,更好用。而港台和内地的设计师,在模仿和工作实践中也认为粗犷的更好用。</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因为中国汉字设计受日本汉字设计风格的影响,就称之为“武士道书法”,那无异于把放了辣椒的川菜和湘菜称之为“玛雅人菜”……这是十分荒谬的。因为辣椒只是一种元素,飞白和夸张的笔画也一样,在学习和改造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邱先生觉得丑,觉得“恶心”,应该逐渐用“好的”书法,取代这种丑的。排除这种有失尊重的表达方式。邱先生这种观点太拿自己当盘菜了。还拿辣椒说,辣椒是舶来品,许多老人不吃辣,那他自己不吃就行了。年轻人愿意吃,甚至无辣不欢,你凭什么要用你认为的美食,取代年轻人选择的权力?</p><p class="ql-block">就因为那是“外来的”?可是,如果把外来的辣椒,西红柿……都踢出中国人的食谱,说“保护中国饮食文化”,其实就是按您的口味做饭(设计),荒唐啊!再多的利益推测我也没证据,就不说了……</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的自信源于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来源于交流和融合,百花齐放,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借用一句网络名言结束这篇帖子:建议专家不要提建议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特别的一种,即必须要有取法。这极大地提升了普通人去学习如何审美书法的门槛。所谓的日本武士道字体,在这个书法圈子的审美标准里肯定是没有取法,不值得追捧。但另一方面,跳出这个审美标准,则受到一般大众的欢迎,因为大众是以画,或者说美术的方式去审美的。最适合比较的是瘦金体,同样是以画入书,在书法传统里是偏门,但受到一般大众欢迎。我觉得大众的美商确实需要提高,美术教育需要得到重视,但书法圈也应该有一些反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p> <p class="ql-block">伪国潮字体:慎入!可能引发不适</p><p class="ql-block">网上日式字体教程很多,一步步地如何把一个正常的书法字改造成丑怪的“髭文字”,简直是手把手的教。当然,网上的中国书法教程也很多,问题是,中国书法教程和中文字体设计教程没有挂钩。学书法的独善其身,任由影响更广大民众的字库天下沦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字体就是字体,哪有什么日式字体”这类说法偷换概念。日式字体这个概念是真实存在的,日本书法中有“和样”和“唐样”之分,字体中有“江户字体”的说法,特指江户时代商业发达以来的各种广告字体,如“笼文字”“髭文字”“相扑文字”“堪流亭”字体。我并不反对这些日式书法和字体,尤其当它们被用在日餐厅等场所是和谐的。比如“堪流亭”体我认为是和佛教写经体有关联的,“笼文字”强调了相扑冠军横纲的牛角特征,放在“吉野家”当标志没毛病。我反对的是“髭文字”飞白、贼毫片面夸大,混合禅宗黄檗宗墨迹、神道教神社御守题等形成的一种片面强调气势、力量、炸裂感,不顾及软毫运用技巧的习气,渗透入中国字体设计行业,产生出一整批丑怪的中文手写字体。它们四处泛滥,甚至被用在“国家公祭日”等爱国主题海报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字体弄丑了我们的街头和机场,直接引发了我们很多审美正常的中国人的生理不适,不只是我一个人,很多人都批评了很多年呼吁了很多年。正是因为我将其命名为“武士道字体”,说出了很多了觉得难受却说不出来的感觉,这段其实很随意的采访视频才会迅速传播。这种说法既是一种感觉,也是可以追溯其理据的。我做的这个PPT正是尝试研究其缘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也注意到,很多网站上会把日式字体直接称为国潮,输入搜索“国潮字体”,搜出来的绝大多数是日式字体。不管是号称“国潮字体”,还是专门手写的“国潮手写书法”,无一不是惨不忍睹的“武士道书风”。霸气,丑怪,粗野,贼毫遍地,有的视频中甚至是写完一遍再用散锋的毛笔加上那种“髭文字”特有的“胡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国潮字”基本上都是一些不懂书法的人所为。但凡学过几天书法的人,应该都不能忍受。就这样的丑陋,却打着“国字头”的旗号招摇过市,骗吃骗喝。并自以为代表青年和潮流而越来越自信。有的人专门在商场中售卖丑字,且传播赚快钱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伪国潮”任其泛滥,严重败坏了中国人的基本视觉教养。这不是应该有的国潮,这是伪国潮!他们盗取的“国潮”这个好词已经被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美学之战,但归根到底,这是一场教育的竞争。</p> <p class="ql-block">现在国内很多商家的宣传文案字体都用“武士道字体”,是中国书法不好看 还是中国字体不够多?</p><p class="ql-block">尤其现在的很多店铺、游戏宣传片里用的都是武士道字体,连“国家公祭日”这几个字都用武士道字体,就很让人气愤了!</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