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古城在湖南怀化市洪江区,沅水、巫水在此汇合,明清时期最为鼎盛,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洪江古商城过去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蜡、鸦片而闻名,随着近代陆路交通的发达和重工业的发展,洪江古城开始衰败。 古城入口夹在两幢七十年代居民楼之间,很不显眼,如果不是当地人引领很难发现。这种情况显然是后修的房子将古城包裹的结果,这样一个门脸并不利于旅游开发,而好处在于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城的原始和完整。 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总计380多栋,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按体量和原始度,完全不亚于阆中古城和歙县古城,如果再次评选完整度最好的古城的话,也许就不是四大古城而是五大古城了。 古城的门脸很小,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洪江古城建在一片山坡上,地形限制了建筑扩展空间,使得门脸无法像平地上的建筑那样大规模扩建。此外,古城临街的窗户往往开在二楼以上,少而小,小巧而结实,更注重实用性与安全性,而非外观宏阔。这种建筑形式不仅适应了地形的限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居住和商业功能的实用需求。 福全堂是规模较大的药号之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贵州商人创办。建筑融合了徽派建筑的婉约和湘西建筑的粗犷,木质结构,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封火墙高大伟岸。鼎盛时期,福全堂的年交易额高达十万银圆。现在福全堂成为吸引游客观光的展览馆,陈列着云、贵、川等地不同品种的鸦片样品。 盛业木行是洪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主要经营木材生意。它不仅是木行,也是湖北黄州人建的行业会馆,专门负责协调湖北商人在洪江的生意。盛业木行建筑结构紧凑、工艺精细,体现出浓郁的商业氛围。在洪江古商城的众多会馆中,盛业木行是保存完好的建筑之一。<br> 古城窨子屋大多建于明末清初,为斗拱造型,一色青瓦灰墙,飞檐翘角,雕龙画凤。目前只有少数人居住其间,把原住民牵走的旅游开发方式使古城的烟火气消失殆尽,一座鲜活的古城至此成为一个观光品,对古城的推广极为不利。外部资本是来逐利的,人家出了钱自然想早点回本,高昂的门票可以印证这一点。 高耸的封火墙,老青砖具有防火功能,还增强了整体性与安全性。围墙的高大和紧密排列,使整个古城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的独特格局。这种布局不仅适应了地形的限制,也反映了当时商帮文化的繁荣与独特性。 古窨屋建筑群一律按井字排列,巷内青石板路蜿蜒迂回、高深莫测。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时期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题字随处可见。 整修后的房屋立柱,下端木桩被石材替换,五十年内没有问题。 城内小型广场重新铺设青砖,中间镶嵌清代通宝。 新开的古玩店,陈列各种新旧古董,真假莫辨,谨慎交易。 上坡的窨子屋是古城依山而建的典型建筑形式之一。窨子屋的封火墙高大,防火防盗。 高家大院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江西临江府新淦籍商人高玉轩的私宅。高玉轩早年为躲避土匪骚扰,举家迁徙至湖南湘西洪江创业,历经艰辛,创办了“高灿顺”油号。随事业发展,他修建了这座大院,中设“高家书院”,专门培养高家子孙读书,经商从政双管齐下。 高家大院建筑结构具有典型的“窨子屋”特征,但级别更高,它有二进三层,三雕精美,设有暗道直达财神巷。窨子屋天井通常有干湿之分。干天井上方有顶棚可防雨;湿天井则为露天设计,雨水可直接流入天井。天井地面多用青石板铺就,美观实用。高家采用湿天井做法。门楣、楹柱、窗格、家具等饰龙凤、云纹、花鸟等图案,雕刻书法或诗词,增添书院的文化气息。 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以吏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设置洞庭水师,并在洪江分设一个水师营“长胜水师”。这个兵服厂即为保障军队后勤供应所建。我们知道,皇家对军队的控管实行单一制,不要说官员不得募兵,就是分封的王爷也就几个保镖而已,否则有造反嫌疑。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不是遇到一般的社会困境,实际上是太平天国之乱,洪秀全定都南京,清廷震动,不得不发展各地团练,所谓“团练”即“团集训练”,通过招募本地壮丁成乡团和练勇来训练军队。团练通常是地方性安保武装,到曾国藩的时候,曾家军成了救国救民的正规军,击破太平天国后为晚清续了五十年寿命。 窨子屋是洪江古城的灵魂,窨子屋以砖、石、木为建筑材料,外围高墙(封火墙),内为木质结构。一层多用作商铺,二层为仓库,三层为居室。节省空间又兼顾商业居住功能。 两栋窨子屋之间用横木连接,在窨子屋这类以木结构为主的民居中常见。从建筑角度看,横木连接两栋建筑之间的梁架或柱体,来防止因风力、地震或其他外力导致的结构分离。如在窨子屋屋盖结构中,横木不仅用于支撑椽子或屋面板,还用于连接屋脊梁与墙体,形成一个整体的承重体系。此外,一些横木还通过榫卯结构或金属连接件与墙体或屋架固定,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 过去的石质养鱼池,雕工精美,比现在的玻璃鱼池高级多了。 与群众演员店小二合影。 窨子屋为四合院结构,外围高墙环绕,形成“一颗印”形状,整体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依山势而建,或筑于高坡,或吊脚于岸边低洼处。 “顺坡而建”,沿山体坡度逐层升高,形成阶梯式房屋布局。有利于排水防洪,有助于采光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 窨子屋之间的过楼。主要用途是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既可商用也可作为行人通道。过楼或天桥可以作为通风和采光的通道,加速建筑内部空气流通,提高居住舒适度。 屋顶从四面按比例向中心低斜,形成小方形天井,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同时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建筑装饰如木石雕刻、书画彩绘等增添了文化气息。 不知何故古城豁然出现一张清朝地图,由图可知乾隆时期(1759年)我国版图达到鼎盛,疆域面积1316万平方公里,明显是海棠形,比现在的小公鸡好看多了。流行名曲《梦驼铃》歌词有“风沙挥不去印在 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海棠血泪”即是台湾人对失去疆域的无限眷恋。这张图也可以看出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才是日本。 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是最早的会馆之一。靠近水码头,建筑包括正殿、偏殿、正厅、客厅、客房和戏台等。 忠义镖局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依照北方四合院的样式修建,前庭后院式布局,左右对称,主次分明。<br> 前院是镖师日常练功习武之地,墙壁上刻“忠、孝、礼、义”和“十八罗汉练功图” 后院是镖师起居和洽谈生意的场所,供奉“武圣关羽” 忠义镖局主要为豪商巨贾押运银票、货物,还有看家护院、坐夜守店、开馆收徒等业务。 镖师武艺高强,号称万夫不当,这是表演团队模拟镖师出征场景。 盛丰钱庄,不仅服务本地商团,还连接武汉、镇江、上海等地分号,形成较为完善的汇兑网络。 穿到钱眼里是人的本能之一。 地下金库,深2米,面积5平方米,为研究洪江古商城的商业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厘金局,就是税务局。始建于咸丰五年(1855年),单进三开间木质穿斗式结构,占地33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两个天井,内部布局严谨。 厘金局主要征收特税,鸦片税是主要收入来源,据载洪江一年烟税达40万两白银,占湖南全省烟税的1/4。可见虎门销烟之后,鸦片并未禁绝,各地瘾君子仍如过江之鲫。庞大的税收成了政府主要财源,人类吸毒的历史远在上古之前,寻求刺激几乎是人的本能之一。 窨子屋(一颗印)是侗族创造的民居建筑,窨字的本义即地下室,可见其小。窨子屋大多坐北朝南,门内有门,里面是天井,内院为两层穿斗式木结构小楼。从立面上看,居住面积窄小,墙上的开窗形如狗洞,居住密度不是一般的大。 窨子屋中的老人常常聚集在一起打花牌,享受彼此的陪伴和交流。 抽空给导游拍了一张。 古室之下,渺然千古。 望客台是什么地方,您可以猜猜。 绍兴班是古城中一座清代高级妓院,专供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声色犬马,艺妓“琴、棋、诗、画”名闻遐迩。整个建筑为三进三层木质穿斗结构,四周封火墙围护,每层楼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口与楼梯为“暗道”。 洪江古城:<br>旧称小南京,筏走满河岸。<br>商道始衣食,油盐茶米贩。<br>镖行以信义,错节官商款。<br>偷税集金矣,险中富贵旦。<br>青楼绍兴班,票号鸦片馆。<br>财团打天下,不出三代憾。<br>清明上河图,洪江眼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