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寻韵山水间——湖滨小学退休教师的桂林文化漫游记

淡然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退休教师们曾以粉笔为桨,在知识的海洋里辛勤摆渡。当告别三尺讲台,他们终于有了闲暇,去探寻那些曾被忙碌教学搁置的远方。5月23日,湖滨小学退教分会的教师们怀揣着对诗意与文化的向往,踏上了桂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开启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深度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旅途的第一天,老师们先乘车前往杭州,在这座同样充满诗意的城市稍作停留后,于当晚搭乘飞机奔赴桂林。当飞机穿越层层云层,缓缓降落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时,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老师们的心中满是激动,他们知道,一场与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度邂逅即将拉开帷幕。夜晚的桂林,灯光璀璨,街道上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老师们带着满心的期待,入住酒店,期待着第二天的精彩旅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酒店的窗户,洒在老师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吃过丰盛的早餐后,大家精神抖擞地乘坐大巴车,向着靖江王城进发。远远望去,这座始建于1372年的明代藩王府,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厚重的城墙、斑驳的砖石,仿佛是历史的书页,每一处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屏息凝神,想要去探寻其中蕴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踏入王城,宏大的规模与严谨的布局瞬间震撼了众人。朱红的宫门、巍峨的殿宇,每一处建筑、每一条廊道,都彰显着昔日王府的威严与气派。老师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眼前似乎浮现出王府中往来穿梭的身影、盛大的庆典仪式。他们不时驻足,轻声交流着,眼中满是对这座古老建筑的赞叹与好奇。有的老师轻轻抚摸着古老的石柱,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仿佛能与过去的岁月对话;有的老师则站在原地,久久凝视着眼前的建筑,眼神中流露出对古人智慧的钦佩。</p> <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这句流传已久的话语,在老师们登上独秀峰的过程中,有了更深的共鸣。石阶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尽管大家的脚步稍显缓慢,但心中满是期待与兴奋。随着不断攀登,离山顶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愈发激动。当终于登顶,极目远眺,整个桂林城尽收眼底。微风拂面,那“一枝独秀、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心潮澎湃。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城市的建筑错落有致,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老师们站在山顶,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与自豪,他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想要将这份美景永远珍藏。</p> <p class="ql-block">  告别青砖黛瓦的靖江王城,老师们在导游的引领下,来到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象鼻山景区,这里也是2017年央视春晚南方分会场所在地。远远眺望,象鼻山横亘江畔,宛如一头汲水巨象,长鼻垂入漓江碧波,躯体凝然静立,形神兼备间尽显灵韵。象鼻与象腿自然勾勒出“象山水月”的奇景,圆拱洞门倒映江面,虚实相生间恍若一轮皎月浮于碧水之上。天光云影在水月中流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老师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纷纷发出惊叹声,快门声此起彼伏,他们想要将这大自然雕琢的绝世画卷永久珍藏。有的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着象鼻山的形态,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有的老师则与同伴相互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后,众人来到了【东西巷·逍遥楼】。东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的历史街巷,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展现着桂林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而始建于唐初的逍遥楼,因颜真卿题写的楼名声名远扬。教师们缓步行走在楼中,欣赏着精美的书画作品,感受着木制古楼散发的独特芬芳。登上二楼远眺,漓江蜿蜒如带,七星、普陀两峰逶迤连绵,老师们沉醉在历史的古韵之中,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们静静地站在窗边,望着远方的景色,心中满是宁静与惬意,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p> <p class="ql-block">  25日清晨,早餐后老师们满怀期待地登上游船,开启了期待已久的漓江之旅。刚一上船,热情的船员便向大家介绍起漓江的历史与风光。漓江,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孕育了两岸独特的文化与风情。听完讲解,大家迫不及待地走上甲板,想要一睹漓江的真容。</p><p class="ql-block"> 站在甲板上,迎面而来的江风带着丝丝凉意,瞬间吹散了旅途的疲惫。眼前的漓江两岸,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与蜿蜒的江水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被薄雾轻柔地笼罩着,若隐若现,仿佛是仙女遗落人间的碧玉簪。天空虽然阴沉,下了几滴小雨,却意外地为这景色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让整个漓江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老师们静静地伫立在甲板上,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他们不时发出阵阵赞叹。有的老师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江风的吹拂,仿佛想要将自己融入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有的老师则轻声朗诵着描写漓江的诗句,用诗意的语言表达着对漓江的喜爱。他们慢慢举起手机,想要将这如诗如画的景色珍藏,想着回到家中,一定要和家人及老友们分享,告诉他们,退休后的生活,依旧可以这般诗意盎然,这般令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  从漓江游船下来后,老师们带着漓江山水赋予的惬意,踏入了银子岩。还未从漓江碧波与青山的诗意中抽离,便一头扎进这地下艺术殿堂。五彩灯光倾泻而下,将形态万千的钟乳石勾勒得如梦似幻。石笋拔地而起,石幔垂落如银河倾泻,光影交织间,洞穴宛如被施了魔法的秘境。老师们在洞穴中缓缓前行,眼神中充满了惊奇与赞叹,不时驻足观赏,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有的老师仔细观察着钟乳石的形状,想象着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的老师则拿出手机,拍摄着精美的照片,想要将这奇妙的景象分享给更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鼓乐声自远方漫来,拉开了晚会的序幕。侗苗儿女身着盛装华服,载歌载舞,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族文化盛宴。寨花清越的歌声穿透夜色,在山谷间回荡;对歌环节引得全场欢腾,老师们也被这份热情所感染,纷纷参与其中。侗族大鼓歌雄浑唱响,多声部和声似潺潺溪流,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侗王祭祀庄重肃穆,承载着千年信仰,让大家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多耶广场上篝火燃起,映红了张张笑脸,众人手挽手踏歌起舞。老师们脚步轻盈,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感动,在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里,抛却烦忧,尽情领略文化交融的迷人魅力。</p> <p class="ql-block">  26日,晨光轻笼漓江,老师们乘车抵达兴坪古镇。尚未入内,粉墙乌瓦已在山水间若隐若现,蜿蜒石板路串联起千年岁月,浓郁人文与秀美风光交融,宛如水墨画卷铺展。漫步古镇青石板路,漓江虾饼的酥脆、桂花糕的香甜、田螺酿的鲜香引得众人驻足品尝。许老师买下两竹筒酒,笑言:"这酒配漓江景,醉人心扉!"当导游揭秘古镇正是20元人民币背景图取景地,老师们手持纸币对照实景,望着元宝山、竹筏与青山重合,惊叹与欢笑此起彼伏,或倚墙留影,或石阶闲谈,尽享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告别古镇烟火,一行人踏入七星景区。七星山七峰如北斗洒落,与普陀、月牙两山遥相呼应,构成天然星图。走进1100米长的七星岩,五彩灯光下,石钟乳、石笋姿态万千,似玉树临风、飞瀑垂帘,众人仿若置身仙境,不竞赞叹:"真是大自然的艺术长廊!"</p> <p class="ql-block">  行至骆驼山脚下,这座酷似伏地骆驼的山峰,以其惟妙惟肖的造型惊艳众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师们换上苗服变身"阿哥阿妹",</span>并纷纷拿出相机,俏皮单人照与欢乐集体合影不断。景区内,他们穿行林间听鸟鸣,溪边赏鱼戏,欢声笑语与山水清音交织,绘就一曲幸福乐章,将美好时光永远珍藏。</p>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清晨,品尝完别具风味的当地特色早餐后,大家怀揣着满满的期待踏上行程,向着电影《刘三姐》实景还原地——【桂林经典•刘三姐景区】进发。踏入景区的瞬间,喀斯特地貌雕琢的山水画卷便在眼前缓缓铺展:漓江水面波光粼粼,青山层峦叠翠,草木清香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旅途的疲惫也随之消散。</p><p class="ql-block"> 漫步景区,极具壮族特色的金蟾对歌台造型精巧,与周围山水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大型汉白玉刘三姐塑像栩栩如生,仿佛正将那段动人的传说娓娓道来;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榕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而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景区精心编排的“民族歌舞秀”招亲环节。伴随着悠扬的山歌声响起,身着五彩斑斓壮锦服饰的姑娘们踏着欢快的节奏款款登场,邀请游客参与舞蹈、对山歌选“婿”。当幸运游客被选中上台,姑娘们立即热情簇拥,用欢快灵动的舞蹈与即兴编唱的山歌,将独具魅力的壮乡婚俗生动呈现在众人眼前,现场欢笑与掌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一旁的斗鸡表演同样扣人心弦。两只雄鸡怒目圆睁,尖喙利爪激烈相搏,每一次惊险的交锋都引得观众屏息凝神。随着战况的激烈起伏,观众的欢呼声与山水间飘荡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将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老师们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周围的人们一起欢呼、一起鼓掌,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五天的桂林之旅,恰似一卷徐徐铺展的水墨丹青,将山水的灵韵深深镌刻在老师们的心底。乘游轮漓江观两岸风景时,两岸青山似翠屏,云雾缭绕间,仿佛误入古人诗画;漫步阳朔西街,灯火摇曳中,手作店的匠心、小吃摊的烟火,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温柔;驻足象鼻山前,那天然形成的巨象汲水之姿,更让人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此刻大巴车缓缓驶向机场,窗外的峰林、村落渐成虚影,离别的怅然与眷恋在心头翻涌。这一程,老师们看尽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绮丽,也收获了与同行者的欢声笑语。再见,桂林!愿这份山水间的诗意与温暖,永远珍藏于心,盼来日再赴这场山水之约。老师们坐在大巴车上,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景色,心中充满了不舍。他们回忆着这五天来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美好与感动。他们知道,这段旅程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而桂林的山水、文化和风情,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参加活动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编 辑:车宗滔</p><p class="ql-block">审 核:许惠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