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庙的变迁

蓝天

<p class="ql-block">儿提时的猴王庙,早己被人们遗忘,今天发给大家,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p> <p class="ql-block"> 猴王庙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旦前夕,滨河北段铁路桥下美化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就绪。它不仅沟通了滨河东西两路人们行走方便及上河社区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加固了河堤,保证了两岸人们生活安全。平坦的桥面、S型的盘崖梯道、铺上防滑碎石路面、配上安全护栏和照明设施,简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里原来的真实面貌呢?</p> <p class="ql-block">猴王庙旧址上的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是县河从北山流出途径县城的出口,西侧是县城北面的官坡最东头的悬崖峭壁,东侧是尖坡最西头的龙头堡,县河水从这峡窄处流出。一到雨季山洪爆发,洪水酷似一头脱缰的野马,荡平了整个东城门外数百亩的大河滩(包括现在的水电局、二中、幼儿园、卫健局、体育场、滨河西路、文明路、文明路东街、文化路东段等在内的位置)。就在这悬崖峭壁的北侧河边坎坝上,居住着十来户人家,小地名就叫上河。这里居住的主要是郅、耿、袁三大姓,还有常、王、李姓等人家。 </p><p class="ql-block"> 郅、耿、袁三大户他们各自都有一盘水磨,昼夜不停的转动,供整个县城人生活。城里人上水磨最初出东门向北经过王书田家屋场下河向北去上河。后来县中队在东门外下坎向北处修了一个大操场后,城里人上水磨大多数就改走操场边上向北去上河。不管咋走都得走悬崖中一段砭路,砭路最高处,有一座小庙叫《猴王庙》,不知它的来历如何?反正我们搭记事起一直就这么叫,路人经过这里总见到有人叩头、作揖,还有人披红挂匾,祈求保佑。庙下面有一个水潭,每年夏天我们三五成群的小娃总是背着家里大人到这里洗澡玩耍。</p> <p class="ql-block">猴王庙</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56年冬全县抽调民工3000余人治理县河堤坝工程,就在《猴王庙》山崖处开山取石,修堤建坝。1957年修筑县城至金盆公路,又将《猴王庙》山崖拦腰斩断。从此猴王庙就彻底灰飞烟灭永无踪影了。上河人们行走在新修的公路上,也就更舒服方便了。后来,2006年西安至合肥铁路桥在此落成;紧接着铁路复线开通;2011年在这里架起了北环大道大桥,就这样三桥两隧道交错编织,上有火车奔驰,下有汽车奔跑,构成一幅立体画面。2014年移民拆迁又将上河片区重新规划设计,现已楼房林立,上河社区就设在楼房群里。2024年又对滨河北段实施改造重建,使得上河片区面貌彻底得到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猴王庙》及所在地貌也就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 </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蒸蒸日上,《猴王庙》旧址虽被遗忘,换来的却是幸福美满的艳阳天。</p> <p class="ql-block">滨河北段面貌</p> <p class="ql-block">上河社区楼房群</p> <p class="ql-block">龙头堡新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