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孩子学习开窍的方法,比补课强100倍

<p class="ql-block">有家长跟我说:“孩子都五年级了,每天都循规蹈矩的学习,可考试成绩总是在七八十分,是不是孩子天赋不行?”这个家长之前也问过我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所以我知道这孩子的智商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现在网上有不少言论,包括我文章评论区里的一些留言,我都不敢随便放出来,就怕误导了家长们。什么“孩子天赋不行,不是学习的料”,“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再努力也卷不过那些有天赋的”。</p> <p class="ql-block">我从来没有否认天赋的作用。但说实话,哪有那么多天赋异禀的人呢?绝大部分都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智商差距其实没那么大。而且,大脑是具备可塑性的,智商是会随着学习而发生变化的。</p><p class="ql-block">现在咱们孩子在学校里学的,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不是让孩子去参加数学大赛或者科技大赛然后拿奖回来。我也认为自己没什么打工的天赋,那我是不是就能不当牛马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这篇文章,说不定能彻底改变你对学习的看法。如果孩子总是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但就是没办法集中精力,或者学完之后很快就忘了,那这篇文章说不定就是你的救星。</p><p class="ql-block">咱们一定要知道,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要想让学习有效果,无非就是两点: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时间。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学习效果,但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这两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学习只是光靠拼时间,那清华北大还不挤满人啊!有些人忙起来一天学七八个小时,为什么成绩上不去?问题就出在有效时间上。你花了七八个小时,但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能有多少?方法对不对也很关键。</p><p class="ql-block">就像有些人工作一整天,看起来忙忙碌碌,实际上真正有效的时间可能就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摸鱼。这就解释了为啥有些同学看起来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是要告诉你,怎么才能真正让孩子在学习上开窍。下面我会说到四点,哪怕你做到其中一点,学习效果都会大不一样。</p> 学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p class="ql-block">看了好多书,但最后感觉什么都没学到?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就像一粒粒沙子,零零散散的,没有连成一片,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知识不整合到一起,怎么可能连成一片呢?怎么可能真正懂呢?</p><p class="ql-block">有些孩子学了一整天,觉得自己什么都记住了。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成绩二十五。我们学习有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记住内容就行,这其实太肤浅了。学习其实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必须用脑子去思考,用你原来学过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把旧知识和新知识重新组合,这样你的知识网络才能越来越丰富。</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把知识体系化的过程。只有当你把那些零散的知识点正确地放到对应的网络里,这些知识点才算真正被你吸收了,你才算真正理解了。</p><p class="ql-block"><br></p> 无法管理学习时间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对时间管理这事有误解,以为时间能被管理。其实时间是管不了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不会因为你的管理就变多或变少。</p><p class="ql-block">我们能管的,只有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你把注意力放在哪,你的成果就在哪。</p><p class="ql-block">时间本身不会混乱,也不会因为你去管理就变多。时间是固定的,混乱的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不混乱,时间肯定够用。</p><p class="ql-block">我跟一个985学霸聊天时,他提到有同学在聊他同桌和谁走得很近,问他们是不是谈恋爱,他竟然完全不知道这回事。</p><p class="ql-block">学霸的时间只给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他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哪有空关注这些闲事。平时的闲暇时间,他要么用来培养兴趣爱好,要么用来读书,要么去打篮球。其他的事,他根本不想知道。</p> 学会正确看书 <p class="ql-block">必须学会怎么看书,把书看薄。一本书少的一两百页,多的甚至有五六百页。但其实真正关键的内容都在目录里。目录就是书的骨架,能让你一眼看出书的大致结构和重点。</p><p class="ql-block">如果想快速了解一本书,就先看序言,或者看看其他作者的推荐语。这些地方通常会总结书的核心内容和亮点。</p><p class="ql-block">会读书的人,不管是看一章还是一段话,都能迅速找到主旨句。其他的内容,不管是举例、正面解释还是反面说明,都是为了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主旨。</p><p class="ql-block">所以,读书的时候,你只需要把关键的概念提取出来,真正理解它,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p><p class="ql-block">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就说明你真的掌握了。一本200多页的书,精简下来,核心内容可能就只有两三页。两三页的内容,你还记不住吗?</p> 拖延是效率的最大克星 <p class="ql-block">如果自控力不太好,那我的方法就是什么都别想,直接开始。这绝对是解决拖延的最好办法,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孩子想早读,那就别犹豫,直接读起来。先把习惯养起来,慢慢地再调整读的内容,比如从普通的课文开始,逐渐过渡到对成绩更有帮助的资料,像文言文、古诗词之类的。别纠结先读什么,先读起来再说,后面再慢慢调整。唐僧取经也是在取经的路上才有了团队。虽然他一开始有皇帝赐予的马匹,但这些根本没法应对路上的艰难险阻。他是后来在路上才遇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几个得力助手的。</p><p class="ql-block">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过一句话:“良好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我们和学霸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智力和能力,而是因为学习方法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要知道,用高效的学习方法,1个小时的高效专注学习,远远超过三四个小时分散低效的学习收获。</p> <p class="ql-block">什么费曼学习法、西蒙学习法,还有输出学习法,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两个重要的点。</p><p class="ql-block">① 学习和应试要分开来看。</p><p class="ql-block">学习是为了真正理解知识,这个过程能让你的大脑越来越聪明。而应试是为了拿高分,这中间有很多应试技巧。</p><p class="ql-block">看书、听课、看网课,这些其实都是输入。但光输入不行,练习也得跟上,而且最好能让听课和练习的比例达到1:1。只有这样,大脑、记忆力和理解力才能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才能拿到高分。</p><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长看了我的文章,也想让孩子逆袭。但逆袭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必须要有基础,才能熟能生巧。我的文章毫不保留地告诉大家正确的方法,就是为了让你们少走弯路,少踩坑。不过,光知道方法不行,还得自己去实践,去执行,是不是?</p><p class="ql-block">② 睡前读读书或者思考压轴题。</p><p class="ql-block">咱们学完一章新知识,如果马上去测试,记忆的正确率可能60%左右。</p><p class="ql-block">学完马上去睡觉,第二天一早再测试,你觉得正确率会是多少呢?很多人肯定觉得,睡了一晚上,那些突击背的东西肯定忘得差不多了,得分肯定比60%还低。恰恰相反,睡一觉之后再测试,正确率反而会提高。</p><p class="ql-block">我最近看到一本书,是一个53岁的日本教授写的,叫《不熬夜,不死背,睡前1分钟惊人学习法》。看了书,我才知道这个方法叫睡眠学习法。作者用这个方法考取了91个资格证书,打破了“年纪越大,记忆力越差”的误解。而他的方法,就是在睡前花一分钟来学习。</p><p class="ql-block">睡眠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其实并没有休息。大脑和身体是分开的,身体休息了,大脑还在工作,它会持续整理和巩固你之前学过的知识。</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在睡前给大脑提供一些素材,比如读一段书或者想想难题,大脑就会优先处理这些信息,帮你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到大脑对应的网络结构里,帮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