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卓克基土司官寨

贡山王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西索村,占地面积14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p><p class="ql-block"> 土司官寨是由四组碉楼组合为封闭式的四合院,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略呈正方形,中轴线对称布局。卓克基土司官寨建造年代虽短,但它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数千年积累的建筑技术之精华,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它不仅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民族发展史中的一段历史遗迹,而且有较高的建筑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沿着G317国道,从马尔康或理县方向驶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庄严肃穆的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西索村村口是“东方古堡”一一羌族碉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官寨引路牌……</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也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在藏语里,“卓可基”代表着“顶尖”,可进一步引申出“至高无上”的意思。土司官寨既是土司办公的衙署,也是土司及其家眷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来到卓克基土司官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有7层藏式雕花装饰的大门。在藏式建筑中,门框的层数是建筑主人地位的象征,官寨的大门装饰了7层纹样。这是相当豪华的规格,一般只有土司或寺庙才有权享有。</p> <p class="ql-block">  在官寨主体和大门之间,是一座正面绘老虎背面绘麒麟的藏式风格照壁。</p> <p class="ql-block">  官寨的主体是由四组高大的石木楼组合而成的,中间有一个1400多平方米的天井。官寨总共分为五楼,所有的楼层通过回廊相互连结,回廊外用窗花的图案作装饰,楼层由低到高,体现着农奴制下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土司生活的日常需要、精神追求。一楼住土司家的农奴,二楼是土司的客房,三楼是土司日常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四楼和五楼则均是宗教用途,楼层都采用汉式回廊,回廊外用汉式花窗与嘉绒式窗花做装饰。</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在官寨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  红军桥下的梭磨河依旧滚滚流向远方,卓克基土司官寨几经风雨,迎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火焰,长征红军的点点滴滴都镌刻在每一块石砖上。传闻它乃是当地仅存的一座古老石拱桥,当年红军正是从这座桥上北上,踏上了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廊桥的棚顶由石块巧妙垒砌而成,它不仅承载着桥梁的交通功能,更兼具了转经廊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红军桥旁,可以远眺西索民居的全貌。西索,这个坐落于卓克基土司官寨旁的藏族村寨,其房屋都彰显出独特的嘉绒藏区民居风格,充分展现了嘉绒藏族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技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