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赴延安捐赠文物</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5.25张亚康来西安准备去延安捐赠父亲的文物,让成小东和我陪着去,她父亲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老红军张邦英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安中午很热,下午我和成小东陪着张亚康去延安,一路下雨,4点半进延安雨大了,天已暗下来了,外面只有17度很冷,大家都穿上外衣,冒雨淌水进喆啡酒店。晚上打伞到沁香园醉翁亭吃饭,西北局纪念馆小姜介绍说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馆藏文物共3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7件,“镇馆之宝”是七大代表张秀山等两人的七大代表证。截至2024年7月,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宝塔山等红色旧址群已成功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很看中张邦英革命文物的捐赠价值,他们鉴定为一级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我们休息,在宾馆看2025年多哈世乒赛决赛,中国队战果辉煌,其中王楚钦、雨果男单决赛最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b>、<b style="font-size:22px;">参观延安新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5.26参观延安新区。延安市为缓解老城区土地资源紧张、保护革命旧址、改善人居环境,2012年规划建设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区规划在延安周边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削山填沟”的方式造地,分为北区、南区、东区三个片区,总面积约78.5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区大规模“劈山造城”使延安出现大面积平地,马路宽,城市新,有现代化大城市的气势,但也引发很多争议,认为破坏了原有的山地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新区常住人口十几万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参观杨家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杨家岭位于延安市宝塔区西北约3公里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1938年—1947年)的重要革命旧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驻地。这里见证了中共七大召开,1945年4月至6月,张邦英同志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这里曾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等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十年中我至少来延安5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照片是1975年夏天我随部队培训班在杨家岭学习培训留下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杨步浩是延安大生产运动劳动模范,曾为毛主席代耕农田,我们听他讲延安大生产运动。我清楚的记得,他说主席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百姓的生活比现在好,部队自力更生开垦南泥湾,359旅是模范,1942年不仅自己有余,还向政府交了三百余万斤公粮,成为全边区大生产的一面旗帜。那时老百姓丰衣足食,耕三余一(种三年地,有一年余粮),部队和老百姓都吃得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8年8月带大外孙到陕甘宁革命老区,让他从小感受“延安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8年8月30日我们带大外孙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寻找自然科学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捐赠原自然科学院刘咸一写的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鹏、叶选平等十几个国家领导人都是在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学部)毕业,1948年去苏联留学成才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b>、<b style="font-size:22px;">参观枣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枣园位于延安市宝塔区西北约8公里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环境清幽,因园内多枣树而得名,是延安时期重要的革命活动场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胜利、筹备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枣园我来过多次,现在越修善面积越大,草坪扩大了不少,环境越来越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1975年枣园学习培训的照片,那时枣园很小,绿地很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部队沿着山西、陕北铺设军用电缆,开车经常走陕北延安一线,那个年代公路很窄。尘土飞扬。放眼看去,沿途全是黄色的土山,丘陵沟壑,山上光秃秃的,老百姓粗粮都吃不饱,很难看到大米白面,更见不到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印象最深的是1977年7月延安地区遭遇特大暴雨,部分区域24小时降雨量超过400毫米。引发严重山洪和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延安特大暴雨洪水中杨步浩不幸遇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时我随部队开车赶到延安救灾,这是我在宝塔山下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几十年,延安和陕北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少了,现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山川秀美,变化真大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b>、<b style="font-size:22px;">参观延安1938广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延安1938广场是新建的,是延安市的一个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位于延安新区(北区)核心区域,紧邻延安大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它以1938年这一特殊历史年份命名,旨在还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历史风貌,打造集红色旅游、文化体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青砖灰瓦、木质门窗,还原老延安的质朴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延安市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馆长、主任汪成军陪我们吃晚饭。</span></p> <p class="ql-block">8点多看宝塔山灯光秀,延安的夜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参观西北局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5.27西北局纪念馆得知张邦英还有一份毛主席1953年签发的任命通知书,马上动员张亚康再捐一份。张亚康犹豫了一会儿,同我们商量后还是决定捐赠。</span></p> <p class="ql-block">上午到延安市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给我们介绍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张邦英同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共中央西北局卓越的领导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看到姑夫张邦英的雕像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我2008年7月29在北京什锦花园张邦英房间拍摄。张邦英(中)那年已经是98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很好,饭量也好,但行动不太方便了,成小东知道大姑夫特别喜欢吃陕西饭,亲手做陕西食品送到北京,张邦英见到成小东和我女儿非常高兴,兴致勃勃的同我们全家聊天,嘱咐我们要好好工作,张邦英(前排)那天精神很好,张亚康(右)、张亚梅(左)同成小东(中)站在后排。</span></p> <p class="ql-block">张邦英送我们一本他写的回忆录《革命生涯》,</p> <p class="ql-block">张邦英挥笔题词,送书后同我们全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珍贵的照片是2008年7月29日在北京什锦花园张邦英房间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有关张邦英的照片、文字记录、实物多达二十几件,客观真实的再现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发现成小东爷爷成柏仁照片,当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长(上四排右三),张邦英当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四排左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共中央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第一次会议合影,彭德怀(第一排右五)、习仲勋(第一排右六)、张邦英(第四排左二)、成柏仁(上四排右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捐赠仪式</b></p> <p class="ql-block">《张亚康在捐赠张邦英同志革命文物仪式上的讲话(2025年5月27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尊敬的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杨局长、马处长、各位来宾、同志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家好! 我是张邦英的女儿张亚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代表我们全家将父亲张邦英同志生前珍藏70多年的《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及信封共3件革命历史文物,这是毛主席1949年12月2日签发的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1949府字第 0680和1953年第4831号,任命张邦英为中央人民政府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我们把这两份《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及信封捐赠给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我的妹妹成小东和妹夫王严明陪同我来延安参加捐赠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份珍贵的任命通知书承载着一位老共产党员、老红军对延安的深情,也凝结着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追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父亲张邦英同志,是陕甘宁边区革命斗争的亲历者,1927年入党,1930年任陕甘边特委委员,参与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1932年秋建立中共耀县县委任书记,1933年成立耀县游击队进入照金革命根据地,为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曾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组织部部长,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等职。1941年5月曾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西北党校校长,中共陕甘宁边区延安卫戍区政委,延属地委书记兼359旅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中共陕南区委第一书记兼陕南军区第一政委、第十九军第一政委,为解放西北、陕南和鄂西北一部分地区作出重要贡献。曾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三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在党的第12大、13大当选中顾委委员、是党的13大、14大、15大、16大、17大特邀代表。民政部副部长,行政5级,部长级待遇。201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份任命通知书我们珍藏了76年,纸张已经褪色,但它们记录的革命历史永不褪色。这份任命通知书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选择将它捐赠给延安,是因为这里不仅是它们的归宿,更是它们精神的源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物,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触摸到有温度的历史,读懂什么叫“延安精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革命后代,我们深知:传承不是停留在记忆里,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今天的捐赠,是我们对父辈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愿这些文物在纪念馆的展柜中,成为一颗颗种子,在参观者的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的信仰代代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革命传统,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感谢延安这片热土,永远守护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大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副馆长李娜向捐赠革命文物的张亚康颁发捐赠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在张亚康女士捐赠父亲张邦英同志 革命文物仪式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杨秀芬</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7日)</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五月的延安,绿意盎然,景色宜人,特别是西北局纪念馆所在的山体,槐花盛开,沁人心肺。在这样美好的一个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于西北局纪念馆,共同见证张邦英女儿张亚康女士向我们捐赠珍贵文物的感人场景。这份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珍贵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在此,我谨代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及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全体同志,向张亚康女士的慷慨捐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张邦英同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共中央西北局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1927 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组织部部长,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等职。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西北党校校长,他与西北局同志一道,在党的领导下扎根群众、艰苦奋斗,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民主中国的模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4月至6月,张邦英同志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纵观张邦英同志的一生,他用热血和忠诚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生动篇章。</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张邦英同志在西北局的岁月,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缩影。他留下的每一件物品,都是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更是我们理解"延安精神"的鲜活教材。</p><p class="ql-block">张亚康女士将父亲张邦英在1949年、1953 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毛主席签字的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的任命通知书无偿捐赠给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这一义举不仅体现了革命后代对父辈精神的坚守,更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我们承诺,将以此次捐赠为契机,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张邦英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最后,再次感谢张亚康女士对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共同祝愿: 革命薪火永续,红色江山长存!</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播放电视剧《西北岁月》片段,其中有张邦英1933年率耀县游击队进入照金革命根据地,参与创建照金、南梁等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延安电视台当天“延安新闻”</span></p> <p class="ql-block">对《张邦英同志革命文物捐赠仪式》活动进行全程报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九、 参观西北局旧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年5月成立,位于延安市枣园镇,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负责领导陕甘宁边区及周边革命工作。西北局在延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旧址现为延安2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延安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一排排窑洞都是用石块彻起来,质量很好。</span></p> <p class="ql-block">西北局在延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旧址现为延安2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延安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排排窑洞都是用石块彻起来,质量很好。</p> <p class="ql-block">西北局张邦英旧居窑洞</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窑洞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走进窑洞,看到张邦英的照片和办公用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亚康扶摸旧居里的实物倍感亲切,她俩坐在沙发上都有回家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参观西北组织部旧址,我们在窑洞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西北局旧址食堂吃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秀芬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同张亚康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秀芬、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馆长、主任汪成军及工作人员同我们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参观于右任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5.27下午开车路过铜川市耀州区于右任纪念馆,看于右任与成柏仁的雕像,同爷爷成柏仁雕像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右任雕像(左)、成柏仁雕像(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雕像简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18年于右任回陕西担任靖国军总司令,成柏仁担任靖国军参议,二人经常在论军事要务,同心同德,全力推动陕西靖国军的发展。从1933年7月杨虎城等人发起成立"西京金石书画学会",成柏仁成为第一届会员,成柏仁先生在金石书画方面颇有研究。这尊雕像,就是根据1920年于右任来耀州期间与成柏仁讨论金石书画的场景创作而成,成柏仁端起摊开的《姚伯多兄弟造像碑》拓片,向于右任讲述着造像碑背后的故事,二人被拓片上的内容所吸引,眉眼间露出如获至宝的神采,对精美的造像和苍劲有力的书法赞不绝口。想必接下来肯定是一场高谈阔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成小东站在爷爷成柏仁雕像边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亚康站在姥爷成柏仁雕像边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亚康(左)、成小东(右)在成柏仁雕像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亚康(左)、成小东(右)小时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亚康是成小东的表姐,1953年在新疆石河子早产,张邦英当时任新疆第三书记,新疆条件非常艰苦,张邦英忙全疆土改在外,照顾不了家。大姑成景曼忍痛将亚林、亚康送回西安,由姥爷成柏仁和姥姥照看。1954年张邦英调任西北局组织部部长兼农村工作部部长,张亚林回到爸爸妈妈身边。1955年,张邦英任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全家搬北京什绵花园。张亚康体质弱留在西安姥姥身边,姥姥精心照顾9年多后同亚康一起回北京。亚康同成小东俩人从小在西安市西梆子市街姥爷(爷爷)成柏仁家一起长大。她俩穿的衣服、鞋都一样,都是成柏仁买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成柏仁(二排左1)全家三代人1954年春在西安市西梆子市街5号家里院子合影。成柏仁抱着张亚林(二排左2)、姥姥张竞群(第二排中)左手抱着张亚康(第二排右)、右手抱着成小东(第二排左)、张亚康的妈妈(后排左2)成景曼、成小东的爸爸成青阳(前排右1)、成小东的妈妈宋锡惠(后排右2)、二姑成景星(后排右1)、三姑成景宴(后排左1)、叔叔成景昭(前排左1)、成小秦(前排左3)、成小蓟(前排右2)、表叔(前排左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严明(左)、成小东(右)同成柏仁雕像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三天革命圣地延安之行感慨万千,张邦英同志革命一生,最辉煌的经历在照金、在陕北、在新疆。他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中最后一个去世的红军将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