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阿拉善篇(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要去阿拉善,这次跟随“国家地理·边疆行”《走遍内蒙》摄制组自呼伦贝尔开始自西向东一路走来,内蒙古一共12个盟市,至目前已有11个盟市走过,行程最后在阿拉善结束。</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磴口友谊大酒店吃过午饭,我们乘车离开磴口,上京藏高速一路南行,磴口便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前面就是京藏高速的磴口黄河大桥,桥头的雕塑耸入云霄,深邃的天幕碧蓝而澄净。桥下黄河的水量很小,水道两边裸露着大片干涸的河床。</p> <p class="ql-block"> 还是在车子出磴口上京藏高速时,逆着夏日午后的阳光远远地南眺,就隐隐约约地看到黄河对岸的鄂尔多斯高原了。连绵起伏的沙丘、少有绿色的地貌,与磴口绿意葱葱的广阔农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车过黄河大桥就进入鄂尔多斯境内了,京藏高速的两边,全是高地起伏不平的沙地,这里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沙丘遍野,不见草色。此次沿京藏高速又上鄂尔多斯高原,这里的空气能见度却比上次沿包茂高速上鄂尔多斯高原时看到的要好的多。实际上,这里因在鄂尔多斯的边缘地带,没有包茂高速沿途的那些工厂,空气的污染程度减少了很多。炎炎的烈日当头,稀薄的岚霭一片。</p> <p class="ql-block"> 车子行驶在少有车辆的京藏高速上,路两边的景色单调而苍凉。在乌海下京藏高速,驶上110国道,再过黄河,就开始进入山地了。京藏高速是绕着贺兰山东麓到达银川而走河西走廊的,而110国道是直接穿越贺兰山至阿拉善再上河西走廊。因此,走110国道至阿拉善比走京藏高速要近好多。</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看过贺兰山的地形图,巍巍的贺兰山脉,它是一道南北纵列的天然屏障,阻挡了其西麓阿拉善沙漠的东侵,保护着黄河岸边宁夏平原的千里沃野。不曾想到,自己今天就已经走近了它的腹地,并与其能如此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 看着车窗外一路裸露着的山体,想象着自它生成以来,就无数次地遭受着疯狂沙暴的侵袭,是不是这裸露的山体就是它在千万年岁月的抗争中留下的累累伤痕?眼前的贺兰山,就是用它这伟岸坚强的躯体一次次地把肆虐的沙暴征服在自己的脚下,而给春风不度的苍凉西部带来了无比迷人的美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车子在贺兰山峡谷内沿110国道一路蜿蜒而行,车窗外的山体景色单调的令人发困,又加之夏日午后的倦意袭来,人昏昏入睡了。待一觉醒来,我们的车子就快要驶出贺兰山了,此时才看到渐渐地开朗了起来。中午离开磴口至乌海时,我们还是在贺兰山的西麓,而待山中一觉醒来,人已在贺兰山西麓了。眼前是一片广袤的草原,只是这里的草色由于雨水较少,盛夏时节却开始泛黄,看上去酷似秋日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西麓是缓坡起伏的阔野,一眼望不到边缘。这一路的缓坡很长,前望显在缓坡上的路一直延伸至远方与地平线相接的天幕里。车子行驶很长时间至坡顶,前方的路又延伸的不见尽头,能望见隐在远方气岚中的阿拉善盟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了,就在那贺兰山脚下,斜阳充沛的阳光泼洒着,有带状的浮云缠绕在贺兰山顶,小镇安详地显在一片天光云影之中,恍若世外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在快至巴彦浩特的公路边停下车子,喝下阿拉善的蒙族歌手献上的下马酒,在这无边的旷野上,男歌手弹动着手风琴,漂亮的女歌手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就地献上一曲《陪你一起看草原》。人刚到阿拉善,就感受到了蒙族人民这份浓浓的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