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姻悟人生(三)

福自心灵(谢绝赠花)

<p class="ql-block">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莎士比亚说: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时化作甜蜜。古今中外都说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因为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浪漫激情和类似父母之爱的细腻甜蜜,还有幸福期许。对许多人来说,爱情婚姻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种途径,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它是一种靠结婚获得情感稳定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然而,爱情与婚姻也有自私与贪婪的一面。所以老话讲一见钟情就是见色起意,正如纪伯伦所说:当我站在你面前的一面明亮的镜子里,你从我身上看到你的影象。于是你说:我爱你。事实上你只是爱在我身上的你。因此真正的爱情婚姻不是简单地两个人通过婚姻合法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双方家庭的融合与彼此相互扶持、理解、支持和尊重。它要求两个人有良好的沟通、共同兴趣和共同目标。这意味着两个人不仅分享生活的美好时光,也要一起面对挑战和困难。</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爱情是一所让我们成长的学校,婚姻和家庭就应该是一个人生修行的道场,让我们思想和人格逐渐成熟完美,灵魂也越来越高尚。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积累几辈子的福德才能拥有天生就般配的灵魂伴侣呢?幸福美满的婚姻本来就是人世间稀缺的奢侈品,如果说爱情是激情绽放,和谐婚姻的秘诀更多地应该是互相理解和尊重,珍惜和包容,减贪嗔多奉献和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白头到老相敬如宾,一个成功的婚姻需要建立在信任和诚实的基础上。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两个人会相互支持和了解。同时,夫妻之间也应该保持相互的独立性,彼此尊重对方的人生选择和兴趣。爱情婚姻需要两个人相互了解并接受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婚姻和谐就加倍珍惜,实在遇人不淑或三观不合千万不要轻易离婚,完全可以把婚姻当成是还债和修行,不患人不知己,患不知人亦。因上多努力,果上欣然接纳一切的不顺利,把对方当成修行教练和最熟悉的陌生人,不抱任何奢望和期待并做好自己,减贪嗔多奉献,就可以加速磨砺自己的人格圆满,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也许把错误的婚姻进行到底就是胜利和完美!</p> <p class="ql-block">人生是用来享受过程,而不是演绎完美的。己欲立而立人,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贪嗔痴,加上西方弱肉强食和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也许我们批评别人都是专家和法官,反躬自省和检讨自己都是小学生和菩萨。亲人之间三观不同是常态,我们不但需要平常心对待,在非原则问题上还需要求同存异,用行动支持和成就对方,才是真正的和而不同。既然我们可以轻松选择自己做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慈悲宽容和成全别人做别人呢?</p> <p class="ql-block">西方人崇尚个性张扬与绝对的平等自由,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是家庭亲情和家风孝悌。当今信息和元宇宙时代,我们都追求个性化的自己,同时也热切期盼自己的观点被亲人认同和支持。在发现自己与亲人在较大事情上意见不一致后,许多人喜欢外求走极端,要么过度发挥自己的征服欲,执着地给亲人讲道理,造成各执己见的家庭纷争,甚至面红耳赤地道德绑架,行同路人;要么洁身自好和完全躺平,任其矛盾淤积,以致持续冷漠和不断伤。在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中婚姻关系是五伦之首,珍惜爱情婚姻的来之不易,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其中一方主动吃亏,甚至忍辱负重,知其雄守其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p> <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离婚率高居不下,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佛陀说见天地容易,见众生也不难,唯有见自己,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人生就是一场从沉睡到觉醒的修行,向外求我们就继续贪嗔痴做黄粱美梦,向内求洞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才是人间清醒。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明白人生事业的成败荣辱,婚姻的美满与缺陷,甚至有人选择的独自一生,都是过眼云烟和梦幻泡影,也都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真我和童贞,明白清醒地坚守初心和信仰,感恩世界赠与我们的酸甜苦辣和是非成败,彻底无怨无悔地笑对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