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揭开巴尔干的神秘面纱,追寻南斯拉夫的隐藏时光。</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国家,拿起护照、说走就走! 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阿尔巴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曾经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被誉为是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曾经的南斯拉夫是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所以,来这里更是一种情怀!</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彼此共同的记忆,当地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和周总理。</p> <p class="ql-block">广州22:55到贝尔格莱德4:35,时差6小时,飞行12小时,飞机基本都满坐,吐槽一下:座过那么多的航司,塞尔维亚航空公司上的餐饮是最差的,给你的菜单有3种,其实是没得选,只有唯一,既然没得选还发菜单干嘛!差评……。</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塞尔维亚🇷🇸刚下飞机,早晨的气温有点冷7℃左右,直接驱车210km去乌日策。</p> <p class="ql-block">参观弹孔纪念碑,它纪念的是铁托领导的游击队与德军的第一次正面对抗:1941年,铁托在乌日策建立了欧洲战场的第一个解放区,但很快就德军的报复性进攻,赛尔维亚游击队因兵力悬殊而战败,乌日策共和国仅存在了67天便沦陷。</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石头散开,像炸弹爆炸后的物理形状。</p> <p class="ql-block">途中风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来到巴伊纳巴什塔的小镇,一座如童话梦境般"漂浮”在河上的小木屋很出名, 它建在小镇北郊塞尔维亚-波黑界河德里纳河中的一块岩石上,人们称它为“德里纳木屋”。</p> <p class="ql-block">它的历史要追1968年,当时一群年轻的游泳者常常在附近游泳,并把河中间的一块岩石当作大伙的休息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希望休息地能变得更舒适、比如阻挡猛烈的阳光,接下来的一年,他们就将这一粗略的想法逐渐转化为实际建设项目,曾6次被洪水冲毁重建。</p> <p class="ql-block">在水上木屋旁的餐厅用餐</p> <p class="ql-block">乌日策路边拍到野生ying su 开的的确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木头村(Drvengrad)是一座充满艺术氛围与童话色彩的独特村落,它坐落在塞尔维亚西南部兹拉蒂博尔山区,位于乌日策行政区的莫克拉戈拉村附近。</p> <p class="ql-block">大小木屋围绕典型斯拉夫山区式样的木教堂排列。所有的木屋都是货真价实的山民废弃老屋,库斯图里卡将它们从各村搜罗到一起,电影《生命是奇迹》就在这里拍摄。等电影拍完了导演也喜欢上了这里,干脆将这里重新打造成拥有很多座小木屋的度假村,还在木屋的墙上绘上他本人喜欢的人物。塞尔维亚语中,Drvengrad 是木头城的意思,因为这座城里的一切,从教堂到房屋、从影院到餐厅,桌椅板凳甚至道路,全部用当地的木材打造,木头城的名称绝对实至名归。小城所在的金松岭地区盛产松木,从前当地的民居也都用木材建造房屋,导演的木头城,沿用了当地古老的民居风格。这是大导演一手为自己打造的“乌托邦”,寓意远离城市、喧嚣和战乱。</p> <p class="ql-block">风格独特:建筑融合了塞尔维亚传统木构建筑风格与现代艺术元素,多为原木堆砌或拼接而成,外形各异,有的古朴典雅,有的造型奇特,搭配上精美的手工艺装饰,宛如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途中随拍,巴尔干的95#油价兑换成人民币大约在12.5元/L</p> <p class="ql-block">20 世纪初南斯拉夫王国修建了贝尔格莱德至萨拉热窝窄轨铁路,萨尔干 Sargan 8 号铁路始建于 1921 年,全长 15.5 公里,直至 1974 年都是连接塞尔维亚的主要运输干线,被称为南斯拉夫生命线。由于其中一段路轨连续打了两圈,从高处看,恰好是一个"8"字,所以才叫 Sargan 8。整个运行线路共要穿越 10 座桥、22 条隧道。</p> <p class="ql-block">萨尔干铁道站让你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的同时将优美宁静的山区景色尽收眼底。该铁路当年是连接贝尔格莱德和萨拉热窝的重要铁路线,现纯粹作旅游观光之用。人们期望着不久后,古老的窄轨将重新连接塞尔维亚与波黑,使断裂的历史得以愈合。</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晚上住在兹拉蒂博尔小镇🇷🇸,早上驱车177㎞过境黑山🇲🇪</p> <p class="ql-block">黑山🇲🇪【塔拉河峡谷大桥】,这是国人熟悉的前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电影《桥》的故事发生地和拍摄地。再哼上几句“啊朋友!再见",是否能勾起您的一些回忆……</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谷大桥的设计师是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Mijat Trojanović)。他是一名工程师兼教授,在桥梁设计领域有卓越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于1937年开始设计塔拉河谷大桥,并于1940年建成。该桥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展现了他高超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1942年,当地游击队在大桥设计工程师亚乌克维奇的帮助下炸断一个桥拱,成功阻止了意大利军队的前进,</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为阻止轴心国及伪军的运输通道,当地游击队奉反法西斯最高司令部命令炸毁了大桥。虽然没有明确资料表明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大桥设计师)是否直接参与了炸桥行动,但有资料提到他可能为炸桥提供了帮助。为炸桥牺牲的游击队员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图一餐厅就餐,一边享受黑山美食,一边欣赏峡谷上波澜壮阔的桥。</p> <p class="ql-block">有无人机朋友要从桥下飞过时注意了,桥下两边都有索道钢缆及电线,我飞回来看到吓一跳,还好我贴着桥拱飞没炸机。</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桥中央</p> <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著名电影《桥》在此改编拍摄,电影讲述了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炸毁德军撤退途中必经桥梁的故事,该桥也因此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谷大桥后来在1946年得以重建,基本保留了原来的设计。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设计的这座大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还因电影《桥》而闻名于世,成为了黑山的标志性建筑和热门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路上风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黑山🇲🇪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位于黑山共和国西北部,面积350平方公里,属于狄那里克山脉的一部分。1980年,该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被划定为“生物圈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共有15座巨型山峰,最高峰为博博托夫库克山,海拔2522米。杜米托尔山横亘在深谷,山上石灰岩峰林峻峭兀立。</p><p class="ql-block">公园内有16处冰川湖,其中黑湖是最大的湖泊,为翡翠色,被松林所环抱显得幽暗而得名,它同时供给塔拉河与科马尼卡河</p> <p class="ql-block">路上随拍</p> <p class="ql-block">黑山🇲🇪波德戈理察市</p><p class="ql-block">波德里察基督复活主教座堂,是一座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阿尔巴尼亚🇦🇱当年我国政府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76笔援助,总金额高达100亿人民币。这一时期,中国还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142项成套设备、180多万吨粮食及大量钢材、石油等工业生产必需品,以及众多武器装备。此外,中国还派遣了6000多名专家,为阿尔巴尼亚培训了1600多名实习生 ,到现在这里仍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阿尔巴尼亚🇦🇱地拉那首都印象,城市不大,但有很多地堡……</p> <p class="ql-block">90年代,阿尔巴尼亚面临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外国投资少,国内资金也匮乏。同时,民众对金融市场不熟悉,国家金融体系不完善,监管框架缺失,一些所谓的贸易公司开展欺诈性集资活动,以高息吸纳新储户来支付旧储户的高息。这些公司承诺每月向投资者支付高达20%至30%的利息,吸引了约70%的阿尔巴尼亚家庭参与,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30%,1996 - 1997年,集资骗局被揭穿,引发全国性社会动荡。内战期间约2000人丧生,大量人员受伤,30万人沦为难民,国家经济遭受重创,后在国际社会干预下,从民间收缴13万支枪及弹药,并用枪弹铸造该警示钟。</p><p class="ql-block">我也要坐在警示钟下,警醒自己……</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街头涂鸦艺术随手拍,</p><p class="ql-block">华为手机的“天际通”没有该地区的服务,要另外购流量1G要20元…</p> <p class="ql-block">2月20日阿尔巴尼亚🇦🇱→黑山🇲🇪168㎞,途中在斯库台湖边用餐</p> <p class="ql-block">黑山🇲🇪斯库台湖是巴尔干半岛最大湖泊,位于黑山共和国与阿尔巴尼亚边境,原为海边潟湖,后因地壳轻微下沉而加深。湖面海拔12米,面积在370-530平方公里之间,最大深度44米,由河水及少量地下水补给,冬季水量增多,湖水经布埃纳河注入亚得里亚海</p> <p class="ql-block">服务区小休随拍</p> <p class="ql-block">黑山🇲🇪布德瓦</p><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岛15世纪时是渔村,为抵抗土耳其人入侵,当地人修建了要塞。铁托执政后,村民被转移,岛屿被收归国有并改建成度假村。黑山独立后,安缦集团于2007年中标,获得30年租约,将其打造成奢华度假酒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岛~岛上遍布酒店、度假村和陶瓦屋顶,保留了大量复古元素,如裸露的石板墙、狭小的窗户、欧式小壁灯等,建筑风格充满中世纪韵味。圣斯特凡岛是黑山沿海地区最大亮点之一,被视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也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众多名人如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卓别林、史泰龙、英国玛格丽特公主等都曾到此度假,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极高。</p> <p class="ql-block">附近海滩狭长多石,拥有粉色沙滩,其海岸线被认为是黑山最美的,海水澄澈,周边还有松树、橄榄树等植被,风景如画。安缦圣斯特凡岛酒店设有50余间客房、小屋和套房,还有中心广场、两个教堂、一个露台酒吧、两个游泳池等,此外还有三个私人海滩,分别是斯韦蒂斯特凡海滩、国王海滩和皇后海滩。</p> <p class="ql-block">路上美食随拍</p> <p class="ql-block">乘坐科托尔-洛夫琴缆车</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欣赏科托尔、蒂瓦特和整个海峡</p> <p class="ql-block">路上随拍</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古城</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晚上住布德瓦海边酒店,布德瓦因其 2500 年的悠久历史而成为亚得里亚海岸边最古老的定居点,这里曾长期被威尼斯所控制,城中各处的细节无一不透露出威尼斯式的奢华,白色石头铺就的路面及石质的建筑,小窗户、瓦片屋顶、众多的小铺、咖啡或是啤酒屋,那么的宁静、充满阳光,是游人向往想去逛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优美的亚德里亚海边小镇</p> <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科托尔市游览</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的美可以称得上 360°无死角。城外的科托湾被群山环绕,峡湾般的景致可称得上全欧洲最佳摄影点之一,科托尔是位于黑山西南部的科托尔湾东岸的一座中世纪小城,</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科托尔古城曾经被罗马、 拜占庭、威尼斯、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等先后统治,特别是威尼斯的统治时间长达接近四个世纪,这使得科托尔的建筑深受威尼斯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威尼斯风格,前往古城要先经过护城河。环绕在科托尔古城外的从 9 世纪-18 世纪不断修建的古城墙,固若金汤的城墙和碧绿清澈的护城河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像迷宫一样,将小广场与古老的教堂和昔日官员的豪宅连在一起。在这旅游的乐趣就是在这环境绝佳的城镇里漫步。</p> <p class="ql-block">-圣特里芬大教堂:建于1166年,为罗马式与巴洛克的融合风格,是亚德里亚海沿岸现存最古老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公元九世纪动工,十五世纪建成,从海边沿着山坡蜿蜒向上,长达4.5公里,之字形的墙体上有飘扬着旗帜的要塞,1657年曾抵挡住奥斯曼军队的入侵。</p> <p class="ql-block">据传说,在1918年奥匈帝国海军起义期间,斯拉夫水手将船只带到科托尔湾,也带来了他们的猫。此外,由于科托尔是海洋和山脉之间的小镇,有许多老鼠和蛇,猫在捕鼠除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视为城市的保护者,逐渐成为黑山好运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市井随拍</p> <p class="ql-block">这天气不知怎说你好,一会蓝天白云,一会又乌云密布,说下雨就下雨……</p> <p class="ql-block">老画家用蜡笔蘸“水”可能是火水,一笔一笔画上去,画出来的效果有点像油画。</p> <p class="ql-block">哈哈哈!猫都会凭本事赚钱了</p> <p class="ql-block">开船跳岛~圣母岩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次航程由我来开……开一小段😃。</span></p> <p class="ql-block">从佩拉斯特小镇乘船前往圣石母岩岛,航程短且风景美。岛上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有精美的壁画、银制祭坛和当地妇女用银线制作的刺绣作品。站在岛上可将科托尔湾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是欣赏海湾美景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岩石圣岛:1452年或1470年,两名水手发现带有圣母玛利亚图标的岩石,此后船员路过会向岩石周边抛石头,每年7月22日当地居民也运石块抛入海中,逐渐扩大岩石面积,1632年罗马天主教教堂建成,形成如今的圣母岩岛。</p> <p class="ql-block">岩石圣母天主教堂:岛上最著名且最大的建筑之一,为纪念圣母玛利亚建造,蓝色圆顶、雕花窗格和红瓦,精美雅致,教堂内供奉着从拜占庭帝国传入的圣母玛利亚雕像,艺术价值高。</p> <p class="ql-block">导航灯:位于岩石圣母小岛西端,夜晚为过往船只提供导航服务。它是黑山重要的宗教圣地,承载着当地渔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每年7月22日的投石传统,体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继续跳岛去马穆拉岛看蓝洞。</p> <p class="ql-block">外海风浪太大了,我们背靠风浪前行,背后全湿透,改去峡湾看科托尔前海地隧道潜艇的秘密基地,这里是一处南斯拉夫时期的废弃的军事设施。</p> <p class="ql-block">随手拍,浪漫的恋人</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过境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晚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住在特雷比涅小镇</span></p><p class="ql-block">该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及黑山接壤。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它就是六个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解体后,波黑在1992年宣布独立 。波黑国内主要有波什尼亚克族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民族和宗教成分复杂,曾因民族矛盾爆发波黑战争,战后通过一系列国际干预和内部调整逐渐走向稳定。</p> <p class="ql-block">波黑~莫斯塔尔古桥:1566年由苏莱曼大帝委托建造,是巴尔干地区伊斯兰建筑的典范,也是莫斯塔尔的象征。古桥长28米,高20米,1993年在战争中被摧毁,2004年重建完成,2005年桥和附近周边地区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很可惜华为手机的“天际通”没有该地区的服务,要另外购流量1G要20元……。</p> <p class="ql-block">波黑🇧🇦莫斯塔尔,该桥在1993年11月9日,克罗地亚 - 波斯尼亚战争期间,古桥因克罗地亚防卫委员会的炮击而坍塌,矗立427年后遭此浩劫,战争结束后,1998年10月,UNESCO成立专家组成的国家委员会检查设计和重建工作。尽量按照原貌恢复,使用同样技术和材料,匈牙利军队潜水员从河中捞起原来石料,不足部分从当地采石场获取。重建于2001年6月7日开始,2004年7月23日落成 。</p> <p class="ql-block">街上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小镇在波黑战争中的痕迹,至今仍提醒世人战争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了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萨拉热窝新旧城东西分界线,表明该城市以多元文化交汇著称,也预示这是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的历史可追溯到1541年,最初是一座木桥,由皮革工人胡赛因建造。1565年,当地知名人士阿里·阿吉尼-贝伊建成了石桥。1791年的洪水使桥受损,1798-1799年在商人阿卜杜拉-阿加·布里加资助下得以重建。</p><p class="ql-block">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在拉丁桥附近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拉丁桥也因此成为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地点。</p> <p class="ql-block">波黑~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原属奥匈帝国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参加指挥军事演习。因演习地点靠近塞尔维亚边境,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访问被认为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塞尔维亚的秘密组织派出多名杀手,埋伏在萨拉热窝市内。在斐迪南夫妇前往医院探视一名副官的途中,年仅19岁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站在该墙边的位置上向正在桥上行走的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p> <p class="ql-block">拍摄原声</p> <p class="ql-block">打卡萨拉热窝古城</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好多人都记得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经典电影,钟楼,钟表店,清真寺,铜匠铺,小巷等均在老城这里拍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老城6号街打匠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由他的爷爷出演,老匠人还能讲些中文……。</p> <p class="ql-block">作为波黑战争的中的主战场,在这方石板路上,那如血迹般的印记(战后由艺术家充填红色漆,名为:红色玫瑰🌹),宛如历史无声的呐喊。墙上的弹孔它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动荡与伤痛,提醒着人们和平的珍贵。每一道痕迹,都是岁月刻下的疮疤,让我们在前行中,永远铭记历史的沉重,珍视当下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5月23日波黑🇧🇦→塞尔维亚🇷🇸385㎞,车程差不多7小时,这天基本都是在下雨。</p> <p class="ql-block">5月25日,塞尔维亚最宁静的小镇—卡尔洛夫齐小镇,曾经是伏伊伏丁那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现在是一座安静优美的巴洛克小镇。由于出产的红酒特别出名,因此被称为红酒小镇。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酒庄品酒这里出名的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踏入小镇,仿佛踏入了历史与美酒交织的梦幻之境。小镇周边坐落着众多风格各异的酒庄 ,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与美酒佳酿。比如历史悠久的“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酒庄”酒庄,酒庄占地超10英亩,整个酒庄包括房屋都化作了一座博物馆,展示着酿酒的悠久历史 。在这里品酒,就像在与过去的时光对话,你可以品尝到散发着清新果香的霞多丽葡萄酒,以及带着浓郁花香、有着独特“长相思”风味的长相思白葡萄酒,这些美酒的葡萄都来自弗鲁什卡山最美的山坡,经过现代工艺精心酿造 。</p> <p class="ql-block">酒庄也是不可错过的品酒之地,它的酒窖可追溯到1864年,位于市中心,长达50米,恒温11摄氏度,是储存美酒的绝佳之所 。这里最著名的白葡萄酒品种有意大利雷司令、莱茵雷司令以及当地的Sila品种;红葡萄酒则有当地的Portugizer、Vranac和赤霞珠 。此外,这里还出产在19世纪末曾供应欧洲宫廷的芳香型Bermet葡萄酒,并向首航的铁达尼号供过酒……</p> <p class="ql-block">古董的酒庄地窖酒,叫做 Bermet,偏甜,酒精含量偏高,且在酿造过程中会加入草药、香料和干果,有一种特别的香气和味道。</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市</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的地标性建筑~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它耸立在城市里并从这里俯瞰城市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25日贝尔格莱德~铁托墓,在蓝天白云下,这座建筑静静伫立,<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面6个石墩及后建筑物墙上的6个人,代表</span>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1991年开始解体,分成了6个国家(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黑山),还有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独立,但大部分国家不承认。</p> <p class="ql-block">铁托墓,这里原本是铁托办公之余常去的花房,他希望死后一切从简,让花丛为伴,于是人们将花房改建为他的长眠之地。花房简单朴素,墓两旁有绿色植物和花草,中间顶棚是玻璃房拱起,白色灰纹大理石地面尽头,陈列着白色灰纹的大理石棺椁,上面只刻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几个金色大字。旁边还有的墓是铁托第三任妻子,墓的一侧房间里陈列着铁托生前用过的办公桌椅等物品,以及与各国领导人的大幅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赠送给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礼物“象牙塔”</p> <p class="ql-block">铁托1980年逝世,华国锋作为中国领导人出席葬礼。</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铁托诞辰日,也是塞尔维亚青年节来这里的老兵及“铁粉”特别多,他们对铁托有着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圣萨瓦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也位列世界十大教堂。 建筑风格:采用了东正教常用的拜占庭式设计,教堂主体为四边基本等长的正十字形状,东西长91米,南北长81米,显得方正整齐、宏伟异常。标志性特征是巨大舒展的穹顶,主顶被巨大的青铜穹顶覆盖,规模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有精美的壁画,穹顶壁画描绘了圣经故事,其中位于主穹顶下的基督画像是基督教世界最伟大的画作之一,仅救世主脸上的眼睛就超过一米。教堂用于供奉圣萨瓦,他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和中世纪塞尔维亚的重要人物。1595年,奥斯曼帝国首相思南帕夏在弗拉查尔高原焚烧了圣萨瓦的遗体,此地后来便成为圣萨瓦教堂的建造地址。1895年,塞族人为纪念圣萨瓦决定修建教堂,不过由于战争及其他原因,直到1935年才真正动工。1941年二战爆发,修建被迫中断。战后在1985年9月,在当时塞尔维亚主席团的支持下修建重新启动。1992年南联盟分解,建设再度停滞。2004年教堂竣工正式开放。</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 彼得瓦拉丁要塞位于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坐落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的多瑙河右岸,因雄踞40米高的火山岩石之上,战略地位险要,被誉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其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末,为抵御土耳其与奥匈帝国侵犯,塞尔维亚从1692年动工,历时94年(至1780年)才完工,是欧洲现存最大古城堡之一,1948年被列为国家历史保护遗迹。</p> <p class="ql-block">建造时间:始建于1692年,历经94年,于1786年完工。罗马帝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有大规模防御工事,凯尔特人曾在此建造防御型要塞,后被匈奴摧毁,由拜占庭帝国重建为petrikon要塞1692-1780年:奥匈帝国为保护诺维萨德镇免受土耳其占领,在此基础上兴建了如今所见的彼得罗瓦拉丁要塞。</p> <p class="ql-block">街头涂鸦艺术</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时,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战机轰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数十人受伤……。<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人来塞尔维亚必定来此打卡,缅怀烈士,珍爱和平。</span></p> <p class="ql-block">大使馆旧址现改建为泷鼎昇酒店,由山东高速公路投资</p> <p class="ql-block">街头随拍,人家街头的足球都玩的那么溜,唉!对比国足……</p> <p class="ql-block">泽蒙小镇</p> <p class="ql-block">旅行最后晚餐在泽蒙小镇多瑙河边游船上,一边看着太阳落下(20:00点),一边享受着塞尔维亚烤肉与啤酒🍺……。</p> <p class="ql-block">泽蒙小镇留下我们最后的脚印,当我们塞尔维亚初来到巴尔干半岛,仿佛踏入了一本厚重的历史长卷,这片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土地,既有饱经战火的沧桑,又充满独特迷人的风情,每一处风景、每一处城堡要塞,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巴尔干半岛之旅,是一场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奇妙旅程。它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历史的伤痛虽然难以磨灭,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的追求从未停止。这片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土地,值得每一个旅行者用心去感受、去铭记。</p> <p class="ql-block">10天4国旅游结束了,完成了我们周游世界的第38国,晚上搭乘塞航JU988航班回家,再见了!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阿尔巴尼亚🇦🇱。下一站去那儿?……</p>